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饥饿对卵形鲳鲹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能力、Na~+/K~+-ATP酶活力和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2

摘要: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经短期饥饿处理后测定其鳃、肝脏和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Na+/K+-ATP酶活力和全鱼生化组成。结果显示,饥饿7 d后鳃丝和肌肉的T-AOC显著升高,肝脏的T-AOC显著下降(P<0.01);鳃丝和肌肉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的SOD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鳃丝、肝脏和肌肉的b(MDA)在饥饿后上升,鳃丝b(MDA)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b(MD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肉b(MDA)差异不显著(P>0.05)。饥饿8 d后鳃丝Na+/K+-ATP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肝脏Na+/K+-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肌肉Na+/K+-ATP酶活力也有所升高(P>0.05);饥饿后鱼体水分质量分数上升,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能值下降,而且相对损失率是粗脂肪>粗蛋白,表明卵形鲳鲹幼鱼在饥饿早期主要消耗脂肪向机体提供能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将被消耗。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幼鱼 抗氧化能力 Na+/K+-ATP酶活力 生化组成 饥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的设计

水产学杂志 2012

摘要:本文论述了鱼类耗氧率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讨论了平均体质量(156±3.36)g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试方法。在结构设计中,尺寸参数的选择确保了鱼类耗氧率、窒息点测试过程中流入呼吸室的水流均匀,水样采样准确;方便了测试过程中对鱼类行为生物学的观察,呼吸室中没有空气气泡干涉,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实测结果表明,匙吻鲟幼鱼耗氧率的最高值为(0.528±0.035)mg.g-1.h-1,最低值为(0.197±0.028)mg.g-1.h-1,窒息点为3.468 mg.L-1。

关键词: 鱼类耗氧率 测试装置 匙吻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海参产业现状及质量控制对策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

摘要:总结了当前海参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海参养殖环节存在安全隐患,指出了海参加工环节出现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海参产品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海参 养殖 产业 潜在风险 安全标准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代染色体及同工酶比较

淡水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肾细胞体内注射法分析了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及其杂种F1代的染色体核型.三种龟染色体倍数为2 n=52,核型公式为18 m+10 st+24 t,臂数NF=80.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法检测了上述三种龟的肌肉、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醇脱氢酶(ADH),分析了三种龟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共检测50个基因座位,其中中华草龟15个,中华花龟16个,杂种龟19个,多态位点3个(Ldh-3,Pod -2和Pod -3),多态座位百分比P分别为13.3%、12.5%和15.8%,平均观测杂合度(H0)分别为0.025 6、0.041 7和0.1023,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041 6、0.0407和0.074 6,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为-0.386 4、0.023 7和0.372 5.结果表明:杂种F1代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而亲本群体相对较低;在POD上,杂种F1代与母本中华草龟相近.对比发现,肝脏的POD和LDH及心脏的POD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以作为鉴别杂种F1代的生化遗传标记.

关键词: 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 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 杂种F1代 染色体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天津市淡水养殖适宜性评价

天津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采用GIS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研究确立天津市淡水养殖影响因子指标及其权重的基础上,利用IDRISI作为适宜性分析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建立淡水养殖区域适宜性分析模型,得出可开展淡水养殖的区域,并将可规划区域划分为"不适宜"、"比较适宜"、"适宜"和"最适宜"4种类型,期望为水产管理部门制定未来水产养殖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淡水养殖 适宜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壳色福寿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

生物安全学报 2012

摘要:【背景】福寿螺因其食性杂、抗逆性和繁殖力强以及自然天敌少等不断扩散,侵害农作物,被列为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对其的防治与监控。自然界中福寿螺存在2种壳色——黄色和黑色,壳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广东省福寿螺多以黑色为主,福寿螺倾向于与不同壳色的螺交配。壳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交配的选择性,但2种壳色的福寿螺繁殖力指标差异不显著。而关于这2种壳色的螺在形态学上的差异鲜有报道。【方法】利用生物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研究2种壳色福寿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2种壳色福寿螺的体质量、层高的变异系数较大,且黄色比黑色变异系数大。对黄色福寿螺体质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壳高、口宽;对黑色福寿螺体质量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口宽、层高。【结论与意义】2种壳色福寿螺在形态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可以将壳色作为特征标记,为福寿螺的监测与灾害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形态参数 通径系数 决定系数 体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 d时以上指标(头肾SOD除外)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整个过程血清NOS活性水平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可增强机体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机体血清溶菌酶活性水平。此外,抗菌肽对花鲈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具有诱导调节作用。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抗菌肽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G1基因的中国近海13种石首鱼科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中国近海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了石首鱼类9属13个种类的RAG1基因序列。对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基于Kimura双参数法计算属间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并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以攀鲈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将所得的分子数据与形态学分类进行比较,推论如下:(1)中国近海石首鱼类分为两个类群。(2)叫姑鱼亚科与石首鱼亚科以极高的置信度(90%)聚类,并处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支持了形态学上二者是原始种类的分类观点。(3)分子系统树显示黄姑鱼属比银姑鱼属更为原始,但二者在形态分类上归为一个亚科的观点有待进一步商榷。(4)支持尖头黄鳍牙与银牙置于同一牙亚科的不同属的观点。(5)支持了形态学上黄鱼亚科分化最晚的结论。

关键词: 石首鱼科 RAG1基因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Na~+-K~+-ATP酶活性和渗透压的影响

台湾海峡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酶活性和血清渗透压在最初72 h内出现一定波动,随后变化平稳.试验结束时(96 h),NKA活性随盐度梯度呈"U"型分布,盐度35处理的酶活高于其他处理,盐度20处理活性最低.各处理的血清渗透压大小在96 h时,随着盐度的变化,以盐度15、20为中心,呈对称变化,在盐度20后随盐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盐度的鳃渗透压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逐渐稳定的趋势.肾渗透压除盐度5、10处理外,其他盐度组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卵形鲳鲹幼鱼在生理上具有广盐性鱼类的"高渗环境高NKA活性"特征,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与平衡能力.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卵形鲳鲹幼鱼 急性盐度胁迫 渗透压 Na+-K+-AT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与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效应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以影响能量代谢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为自变量,以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为响应值,研究并探讨了温度(13~36℃)与盐度(0~2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的一次效应、盐度的二次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对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的二次效应对耗氧率和CO2排泄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所考察因子与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 1、0.977 8和0.979 5(P<0.01),可用于预测。温度效应较盐度明显,盐度较低时,能量消耗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在等渗点附近,耗氧率、排氨率和CO2排泄率较高;盐度超过等渗点时,低温和高盐环境对幼鱼的能量代谢有抑制作用。氧氮比(O∶N)随盐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36℃与0~10时,罗非鱼幼鱼主要依靠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供能;盐度为20时,脂肪成为主要供能物质;本实验条件下呼吸商的均值为0.752。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温度与盐度对罗非鱼新陈代谢的影响,同时可以为研究环境因子对能量的时空分配模式的改变提供生物能量学依据。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幼鱼 耗氧率 排氨率 CO2排泄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