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等面积可伸缩地球网格投影分析与应用
《海洋测绘 》 2012
摘要:详细介绍了等面积可伸缩地球网格(EASE-Grid)投影,包括参数设置、特征以及如何定义该投影。选择南半球的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常用的地图投影软件ArcGIS,实现了海表面温度基于等面积可伸缩地球网格投影的显示和应用,为我国捕捞南极磷虾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南极 等面积可伸缩地球网格 投影 ArcMap


盐城市异育银鲫池塘高效养殖模式
《科学养鱼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盐城位于江苏中部,全市现有养殖总面积180万亩,其中淡水养殖88.5万亩。盐城市主要养殖的大宗淡水鱼品种为异育银鲫,拥有全国最大的异育银鲫养殖基地,并已形成了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高涂蓄水综合养殖、潮间带滩涂围栏养殖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养殖模式,异育银鲫养殖规模达到40万亩,年产量20万吨。由于主要以咸淡水养殖为主,异育银鲫肉质较好,除销往上海、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外,还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创汇。盐城市异育银


低温硝化细菌固定化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聚乙烯小球为吸附载体,通过吸附固定化法固定筛选到的低温硝化细菌,以新设计的低温硝化细菌培养装置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了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固定化后低温硝化细菌菌群的硝化性能显著提高。将低温硝化细菌固定化水体处理生物滤器应用于冷水鱼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水处理,在系统运行期间,养殖水体中未检出致病菌,处理15 d,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大于98%。试验证明了低温硝化细菌的吸附固定化及其在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处理中是安全有效的。


中美渔业捕捞与渔业工程专利分析与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中国和美国在渔业捕捞与渔业工程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以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CNIPR)等的中外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和美国在渔业捕捞和渔业工程领域的专利进行了归纳、比较和技术分析。着重对比研究了1976~2010年间中美两国在该领域专利数量的历史变化趋势以及两国在渔业捕捞与渔业工程次领域中的专利比重,指出了两国该领域专利发展存在不同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进一步地探讨了我国在渔业捕捞与渔业工程专利研究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我国在渔业捕捞和渔业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专利情报信息。


电子标记辅助虹鳟家系建立及快速生长家系筛选
《中国水产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选育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G1世代为基础群体,开展了电子标记辅助的大规模虹鳟家系构建工作,建立了G2世代全同胞家系72组,并初步进行了快速生长家系的筛选工作。对不同家系鱼种进行电子芯片植入后放在同池进行生长比较,本研究中虹鳟上市日龄(约为850日龄)体质量、体长的总体家系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01);通过对不同家系间850日龄体质量和体长的家系效应显著性检验与最小二乘均值的多重比较分析,获得了682BABB、6717B7A、6828308、682A50A、6829C24、6829DC7、682A382、68284DA这8个体质量和体长性能优良的家系。上述家系将作为优先入选家系进入组建G3世代的储备亲本群体。本研究结果可以与本课题组先期开展的基于个体育种值BLUP分析的多性状复合育种工作相互印证。这将有助于提高对虹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同时对其他水生动物数量性状的遗传选育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急性温度应激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度应激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在26℃下驯养3周后,直接放入16℃、21℃、26℃(对照)、31℃和35℃水环境中,在不同温度应激后(0—24h)对鱼体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及其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除对照组外)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上升(P<0.05)。16℃组血清葡萄糖水平在24h时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在0—24h内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4h后,1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上升,而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16℃和35℃组肝脏丙二醛含量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应激可显著改变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HSP70mRNA的表达水平。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密切关注温度的变化,降低温度胁迫对鱼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温度 生化指标 HSP70 mRNA


脊尾白虾3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水产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2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莱州湾(LZ)、海州湾(HZ)、象山(XS)脊尾白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12个位点在3个群体中均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12个微卫星位点共得到115个等位基因,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介于6~14,平均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9.583 3个;各个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278、0.517 5、0.705 1,表明3个脊尾白虾野生群体均有良好的多态性。经F-统计分析,各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均值为0.093 0(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珍珠层的三角帆蚌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5龄(体质量为262.5~587.5 g)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外套膜中央膜、边缘膜、性腺、鳃丝及肝脏5种组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颜色珍珠层边缘区的个体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组织差异。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肝脏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34.8±61.7)mg/kg,极显著高于其它4种组织(P<0.01),依次大于性腺>边缘膜>鳃丝>中央膜,而4种组织间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边缘区珍珠层颜色为区分标准,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的肝脏、性腺、鳃丝及中央膜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同一个体珍珠层边缘区前端为白色、后端为紫色的边缘膜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同一个体中紫色区域外套膜边缘膜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高于白色区域(P=0.01)。研究表明,肝脏是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化及沉积的重要器官之一,外套膜边缘膜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引起珍珠层颜色差异的原因之一。


温度和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活力的联合效应
《生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CCF)和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温度(12—34℃)和盐度(0—26)两因素对体长为(4.36±0.105)cm,体重为(2.45±0.153)g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活力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1)温度和盐度的一次效应和二次效应对Na+-K+-ATPase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和盐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经响应曲面法分析,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增大,Na+-K+-ATPase活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建立了Na+-K+-ATPase活力与温度、盐度间关系的模型方程(R2=0.9829,Pred.R2=0.8550,P<0.01),并可用于预测吉富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的活力;(4)优化结果显示,温度为24.15℃,盐度为11.75时,Na+-K+-ATPase活力最小为0.62μmol无机磷.mg-1蛋白.h-1,满意度函数值高达0.961。Na+-K+-ATPase活力可以作为检测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指标,其活力较低时,一般反映了鱼体生存环境适宜,生长代谢旺盛,消耗于渗透调节的能量较少。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温度 盐度 Na+-K+-ATPase 响应曲面法


绿色荧光蛋白在IGF2b基因慢病毒载体感染鲤受精卵中的标记效果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然后加上酶切位点BamHI和NheI,构建pLenti6.3-IRES-EGFP载体,转染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菌落PCR,取阳性进行酶切鉴定,再取呈阳性的质粒进行测序,使用浓度为1μg/μL的质粒与慢病毒表达载体进行连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本实验获得的GFP和慢病毒载体整合成功;用此转染293T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同样检测到了绿色荧光。使用建鲤的组织提取RNA,然后按照Fermentas公司的M-MLV操作说明书进行反转录,得到IGF2b基因后加酶切位点进行扩增,将IGF2b整合到用GFP作为标记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上,再以此转染建鲤未分裂的受精卵,48 h后通过荧光显微镜也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试验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在IGF2b基因慢病毒载体感染鲤受精卵中的标记是成功的。这些结果为基于含有GFP慢病毒转基因鱼育种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