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规模猪场不同日龄仔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仔猪口蹄疫疫苗首次免疫时间,以规模化养猪场经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后母猪所生产的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阻断ELISA诊断试剂盒对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20、30、40日龄仔猪99%以上被保护的分别占该日龄组的60%、80%、80%、50%,50、60、70、80日龄仔猪99%以上被保护的分别占该日龄组的40%、0、0、0,60%以上仔猪未被充分保护。随着日龄的增加,抗体效价明显下降。对检测猪O型口蹄疫抗体小于1∶45的45日龄仔猪10头进行猪O型口蹄疫免疫试验,结果O型口蹄疫一免后14 d抗体效价≥27的有10份,达到100%保护。因此,对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45~50日龄。

关键词: 仔猪 口蹄疫 母源抗体 效价 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Brassica napus L.)BnPGIP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菜品系甘蓝型油菜宁RS-1为植物材料,以南京油菜田里收集的核盘菌为致病菌,根据已经报道的油菜PGIP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宁RS-1基因组DNA中经PCR克隆到1条包含1个内含子与2个外显子的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该基因与已公布的油菜PGI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99%,编码区序列全长984 bp,编码332个氨基酸,富含亮氨酸。以翻译延伸因子EF-1α作为内标,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BnPGIP基因在核盘菌未诱导和诱导后宁RS-1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发现,核盘菌诱导后宁RS-1中的BnPGIP表达含量明显提高,表明宁RS-1在受到核盘菌侵染后体内的BnPGIP基因受到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BnPGIP基因在抗核盘菌侵染的作用,构建了BnPGIP基因过量表达载体。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化肥投入现状与地区差异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分别从农业化肥投入总量、强度、结构及其粮食增产效应等方面对中国化肥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详尽阐述了中国化肥投入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高强度的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作用已变得不显著,表明我国化肥投入已过量,单纯靠增加化肥投入以实现粮食增产只能带来农业经营成本增加并加大环境风险;化肥投入结构仍不合理,化肥利用效率偏低;与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一样,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强度也呈现出东、中、西逐级递减的特点,同时,几乎所有省区的化肥投入强度已超过225 kg/hm2的施肥上限,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更是超过了500 kg/hm2。

关键词: 化肥 投入 粮食增产 利用效率 地区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烫漂和速冻加工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微波烫漂和速冻后新大粒1号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黑毛豆仁鲜样、微波烫漂和速冻处理后分别检测到31、34和3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化合物。1-辛烯-3-酮、己醛、(E,Z)-2,6-壬二烯醛、1-戊烯-3-酮、(E)-2-壬烯醛、(E)-2-己烯醛、1-辛烯-3-醇对黑毛豆仁鲜样风味贡献较大;1-辛烯-3-酮、1-辛烯-3-醇、(E)-2-辛烯醇、己醛、2-庚烯醛、3-甲基丁醛、3-羟基-2-丁酮对微波烫漂黑毛豆仁的风味贡献较大;1-辛烯-3-酮、1-辛烯-3-醇、(E)-2-辛烯醇、2-庚烯醛、3-羟基-2-丁酮对速冻黑毛豆仁的风味贡献较大。与鲜样比较,微波烫漂和速冻加工后黑毛豆仁的豆类清香风味保持良好。

关键词: 黑毛豆仁 微波烫漂 速冻 风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黑毛豆仁风味成分和结构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经热风干燥、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的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对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黑毛豆仁的感官品质和细胞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热风干燥、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对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中的醇类、醛类、酮类、含硫类和杂环化合物影响较大。黑毛豆仁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过程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1-辛烯-3-酮、1-戊烯-3-酮、(E)-2-庚烯醛、(E,E)-2,4-庚二烯醛、(E)-2辛烯醇、3-甲硫基丙醛的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此外,热干燥过程产生的糠醇、糠醛、乙酰呋喃赋予黑毛豆仁一定的焙烤风味。与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黑毛豆仁相比,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联合压差膨化干燥黑毛豆仁口感较好,结构更为疏松。

关键词: 干燥方法 风味成分 黑毛豆仁 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秸生物水解的影响因子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水解是利用秸秆制取气态或液态生物质能产品的重要步骤,而提高秸秆水解率与速率是秸秆生物气化或液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秸秆水解率,本试验以稻秸为材料,探讨了添加麸皮、无机营养盐、表面活性剂及调节初始pH值对毛头鬼伞菌(Coprinus comatus)水解稻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麸皮和营养盐的处理与未添加麸皮、无机营养盐、表面活性剂和未调节初始pH值的对照相比,并未明显提高稻秸生物水解率,而添加表面活性剂Tween-80则能显著提高稻秸生物水解率,其中添加5.0%Tween-80的处理,水解10 d,半纤维素降解率为22.90%,较对照提高了50.59%;水解5 d还原糖含量达到峰值,为9.37%,较对照提高了47.51%;水解5 d后的水解液经8 d厌氧发酵,累积产甲烷量达196.17 ml/g SCOD,较对照提高了79.89%,且甲烷含量发酵2 d即升至55.76%,大大缩短了稻秸厌氧发酵启动的时间。

关键词: 稻秸 生物水解 毛头鬼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曲病数量性状座位及效应分析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japonica)/IR28(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采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稻曲病的表型值。2007年和2009年,鉴定亲本及RILs对水稻稻曲病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对水稻稻曲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两年检测到qFsr1、qFsr2、qFsr4、qFsr8、qFsr10、qFsr11、qFsr12共7个QTL,分别位于第1、第2、第4、第8、第10、第11和第12染色体上,贡献率在9.8%~22.5%之间。其中,2007年检测到qFsr1、qFsr4、qFsr10、qFsr11、qFsr12共5个位点;2009年检测到qFsr2、qFsr8、qFsr10、qFsr11共4个位点,qFsr10、qFsr11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对性状的解释率在18.0%~19.3%之间,使病情指数下降8.0%~16.3%,提高了抗病性。根据抗性位点加性效应方向,在qFsr1、qFsr2、qFsr8、qFsr10、qFsr11和qFsr12位点上,亲本IR28存在抗稻曲病的增效等位基因,大关稻具有减效等位基因,而位点qFsr4的抗性效应来源正好相反。qFsr11、qFsr12及其附近的标记可望在稻曲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抗病性 数量性状座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及水禽黄病毒病流行动态与防控

中国家禽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1H9亚型禽流感1.1疫病概况从2008年11月份开始,该病几乎每年冬天均会发生,但2010~2011年度最为严重,表现为反复发生。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有黄色干酪样栓子堵塞,发病鸡呼吸困难,窒息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日龄较小的鸡,一般在12~29日龄,平均25日龄,发病率100%,死亡高峰为发病后的3~10d,死亡率一般在15%~40%之间,最高为80.59%,平均21.7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雨及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水耕铁渗人为土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及滴定的方法,研究不同pH降雨和施氮对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在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后进行不同量酸碱滴定,土壤在pH 4.0~7.5的突跃范围内与酸碱加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表明该测定方法对供试土壤适用。同时施氮和降雨对土壤的酸化都有加速作用,各处理0-40 cm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91~2.20 cmol/kg,增加施氮量、降低降雨pH都降低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且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与盐基淋出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不同酸度降雨对土壤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容量变化影响主要为0-20 cm层,而对20-40 cm层影响较小;而施氮除影响土壤pH及酸碱缓冲容量的0-20 cm层外,还影响到20-40 cm层。表明研究土壤处在以盐基离子为主的酸碱缓冲体系,在此体系下,施氮或氮沉降对土体的影响比酸沉降更为深入。

关键词: 降雨 土壤酸碱缓冲体系 水耕铁渗人为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作用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生长、结构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得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2.5 mmol/L和5.0 mmol/L,经10.0 mmol/L肉桂醛分别处理2 h和3 h的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此时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绿脓杆菌周围产生了大量絮状物质。在肉桂醛处理后,大肠杆菌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提高,而绿脓杆菌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肉桂醛可能通过氧化胁迫损伤大肠杆菌菌体,并导致其死亡;而绿脓杆菌在肉桂醛作用下,虽能形成菌膜,保护菌体免受氧化损伤,但抑制了其生长。

关键词: 肉桂醛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