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粉垄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的影响
《花生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新型耕作方法(粉垄耕作)对之后两年花生田土壤物理性状及花生根系、产量的影响,为通过耕作方法获得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豫花22号为材料,设旋耕(CK)、粉垄25 cm、粉垄40 cm三个处理,于前茬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其他田间操作均保持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对土壤性状、作物根系发育和产量构成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粉垄40 cm处理土壤容重降低12%,土壤孔隙度增加17.20%,花生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增加111.90%、93.37%、42.09%,根干质量提高54.55%,增产21.55%。粉垄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加产量。


郏县红牛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关键基因SNP分子标记在育种的应用研究
《中国牛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更好地扩展对郏县红牛基因组变异的研究,开发更多有效的分子标记,达到促进郏县红牛的进一步选育改良的目标.本研究对30头郏县红牛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了郏县红牛的基因组变异情况,并结合查阅文献筛选影响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检测这些变异在郏县红牛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同时通过实验在3头郏县红牛中加以验证,为郏县红牛的保种与淘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郏县红牛;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利用


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以及对策建议
《中国牛业科学 》 2021
摘要: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是由河南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牛肉需求不断加大以及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同时由于河南肉牛遗传改良基础好,培育具有优良肉质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河南省育种产业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河南肉牛产业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河南省地方牛种质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肉牛;育种;种质;产业


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在氮磷钾用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和无机化肥配施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纯无机化肥处理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10.83%,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增加11.81%~26.97%,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小麦产量比不施肥的增产幅度为35.91%~46.58%,比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5.85%~14.16%,其中以有机肥氮替代60%无机肥氮(60%OM)处理产量最高,年产量达8 434 kg/hm2,40%OM处理次之。相对于常规施肥处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36.13%),40%OM和60%OM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高达46.64%、47.88%,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为70.31、59.70 kg/hm2,低于常规施肥处理(126.18 kg/hm2)。说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以40%和60%有机肥氮替代无机肥氮不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无机化肥是河南省砂姜黑土区冬小麦的推荐施肥措施。


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对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和提高生产指标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对舍内空气指标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同一批次、平均日龄为70 d、平均体重为32 kg的保育猪1 224头,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06头,2个重复。对照组猪舍通风方式为负压通风、试验组为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每日0时、6时、12时、18时收集舍内气象数据、有害气体浓度、微粒浓度;每3周定期抽检猪群健康指标;病、死猪及时送检;详细统计生产物料用量、猪只状况和出栏均重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温度高0.92℃、湿度高8.3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风速低0.19 m∕s,差异极显著;NH3浓度低3.13 mg∕m3,差异极显著;H2S、CO2、CH4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M10浓度低133.91 mg∕m3、PM2.5浓度低337.33 mg∕m3,差异极显著;试验组发病率少1.9%、死亡率低0.82%、出栏率提高1.79%,3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增加5.8 kg∕头、生产物料成本降低17.54元∕头,饲料费用、兽药费显著降低。建议规模化或有条件猪场安装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换气系统。
关键词: 空气过滤系统 废气除臭系统 垂直立体通风系统 空气质量 生产指标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估算方法
《应用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含量是植物学和农业相关研究领域常用的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功能密切相关,但是现有的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法实现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功能的同步测定和关联分析。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35个小麦品种旗叶的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别使用不同时间的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的荧光值,以及33个常用荧光参数与对应叶片的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使用室内和大田两组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RC/CSm建立的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叶片的SPAD值,可以用于非严重逆境胁迫下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估算,从而丰富无损测定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方法,简化试验流程,实现小麦光合功能和叶绿素含量的同步测定与分析。


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养分积累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养分积累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穴施不同生物型肥料能提高烟株的氮素积累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土壤速效磷含量;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在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的叶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增幅分别为9.2%~40.5%、9.4%~48.7%和16.4%~47.9%;虾肽健叶肥处理在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的叶钾素积累量显著高于有机碳液肥和猛生根海藻肥处理的;在旺长期脲酶活性以虾肽健叶水溶肥处理最高,猛生根海藻肥处理次之,绿色木霉处理居第3位;在成熟期,不同生物型肥料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的,增幅分别为13.1%、18.3%、13.6%和23.3%。


饲养密度和硫辛酸对肉鸡血清指标、行为及骨骼发育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饲养密度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硫辛酸(LA)对肉鸡血清指标、行为及骨骼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 530只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饲养密度组(ND组,15只/m2,饲喂基础饲粮)、高饲养密度组(HD组,18只/m2,饲喂基础饲粮)和高饲养密度+LA组(HD+LA组,18只/m2,在基础饲粮在添加300 mg/kg LA),每组6个重复。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1)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以及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OX)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上升(P<0.05)。2)与ND组相比,HD组肉鸡行走、梳翅、采食频次与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而饮水频次以及饮水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升高(P<0.05)。3)与ND组相比,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胫骨与股骨直径、重量、密度、强度以及钙、磷、灰分和矿物盐含量(P<0.05)。4)与HD组相比,HD+LA组肉鸡血清钙含量和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CORT含量以及NOX和MPO活性显著下降(P<0.05);采食频次和时间占比显著增加(P<0.05),饮水频次和趴卧时间占比显著降低(P<0.05);胫骨质量以及钙、磷含量与股骨密度、强度和钙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高饲养密度致使肉鸡发生氧化应激,改变了肉鸡行为,并使肉鸡骨骼质量下降,而饲粮中添加L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饲养密度对肉鸡造成的损伤。


试论农业科技查新的检索策略与应用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1
摘要:在农业科技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积极地应用科技查新的检索策略,不仅有助于促进专业领域的研究,也可以提高科技查新的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科技查新检索的主要原则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