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鲤IGF2b基因5'侧翼区序列克隆及不同鲤该区域GC富集区的甲基化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鲤(Cyprinus carpi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b(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b,IGF2b)基因为鲤IGF基因家族重要的成员,已有的研究表明5'侧翼区序列对其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基因组步移法获取5'侧翼区序列,通过亚硫酸盐修饰的方法分析不同品种该区域GC富集区的甲基化状况。本文成功从鲤基因组DNA中获得695 bp的IGF2b 5'侧翼区序列。已获取的IGF2b 5'侧翼区序列经过TFSEARCH分析后发现了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TATA框,通过BLAST比对发现,鲤IGF2b 5'侧翼区DNA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IGF2b基因相比,相似性为87%。检测该区域富含GC的序列17个位点,发现建鲤(C.c.var.jian)有2个个体的3个位点出现甲基化,而黄河鲤(C.c.haematopterus)只有1个个体1个位点出现甲基化,这说明2个品种鲤在这个区域出现甲基化修饰的几率低,也验证了这2品种在该基因该区域GC富集区是稳定的。

关键词: IGF2b 5'侧翼区 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态南美白对虾贮藏特性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经去头/去壳处理,对整虾、去头虾和虾仁在(0±0.5)℃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气味组成、pH、挥发性盐基氮(TVB-N)、酚氧化酶(PO)活力和细菌总数(APC)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对虾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特征明显不同,表现在,感官评分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和造成评分下降的原因有所差异;PO活力变化有明显差异,整虾PO活力相对较高,而虾仁基本无PO活力;不同形态对虾在货架期终点时的气味组成也有所不同;TVB-N和APC都呈上升的趋势,在指示货架期终点时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而感官评分相对滞后。综合感官、生化和微生物指标,整虾、去头虾和虾仁在(0±0.5)℃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7、9和11 d。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鲜度指标 品质评价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罗非鱼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水产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一、广西罗非鱼产业链现状分析水产产业链是指与养殖水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养殖生产提供的科研、水产必需品等前期产业部门,鱼苗、成鱼养殖、饲料、渔药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水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产业链的发展不仅需要关键技术,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资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沿海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日本蟳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贝叶斯概率的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预报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

摘要:本文采用贝叶斯概率为模型基础框架,利用来自印度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IOTC)的大眼金枪鱼延绳钓历史渔获统计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最优插值再分析数据,进行适用于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的模型参数估算与预报模型构建。模型回报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综合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65.96%。模型预报结果用概率百分比来表示,符合渔业资源分布的客观特点。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SST产品进行业务化运行的渔场预报,利用模型结果每周生成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概率预报图,用不同大小的圆形来表示渔场概率的高低,可以为印度洋区域的远洋渔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 贝叶斯 渔场预报 大眼金枪鱼 印度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溴氰菊酯的风险评估(一)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

摘要: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60次会议对溴氰菊酯的风险评估报告为主要依据,分析了溴氰菊酯的毒性,给出了溴氰菊酯毒性的综合评价,为方便快捷地了解国际组织对溴氰菊酯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溴氰菊酯 水产品 风险评估 毒理 急性毒性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水质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年5月、7月、9月通过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的研究,评价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共计8门115种属,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丰富(H’、J三季均值分别在3.66~3.86、0.83~0.88之间);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绥滨、黑河、三江口江段;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较春、秋季丰富。应用灰关联分析评价黑龙江中游水质类别,呈现黑河、逊克、嘉荫、萝北、绥滨、三江口、抚远采样点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88、0.903、0.851、0.856、0.864、0.791和0.879。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良好,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水质类别为Ⅰ-Ⅱ类,能够满足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的水质要求。同时,黑龙江中游江段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富,水质现状良好,也为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条件。本研究旨在为黑龙江中游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合理制定资源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中游 浮游植物 多样性 水质评价 灰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5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洞庭(DT)、黄河(HH)、黄沙(HS)、日本(RB)以及洞庭(DT)与黄河(HH)的杂交子代(DT♀×HH♂)绿卡(LK)5个中华鳖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1对微卫星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818。5个种群相比,绿卡(LK)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分别是2.3969、0.5274、0.5545和0.4660。对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分析表明,黄河(HH)和洞庭(DT)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为0.0233,而洞庭(DT)和日本(RB)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为0.0969。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黄河(HH)和洞庭(DT)及其子代绿卡(LK)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黄沙(HS)和日本(RB)的亲缘关系较远,最远的为日本(RB)群体。

关键词: 中华鳖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全血短时离心培养法制备鲤鱼染色体

水产学杂志 2012

摘要:本实验改进了鱼类淋巴细胞培养方法,采取全血短时离心方法纯化淋巴细胞,分离效果较好,使鱼血清保留在培养液中,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染色体制片时,背景清晰,分裂相多,满足了核型分析和原位杂交等研究需要。

关键词: 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 分裂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粉对大菱鲆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氟残留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菱鲆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大菱鲆各组间肌肉中氟残留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肌肉中氟含量均在可食用范围内,大菱鲆各组间骨骼中氟残留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大菱鲆 南极磷虾粉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氟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