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氦磷收支的研究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cm)均为3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试验周期为70d。结果表明,饲料和水环境调控剂是输入氮磷的主要来源,两者在对虾单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7.8%和97.9%,在对虾混养组中占氮磷总输入的81.8%~91.9%和96%-98.7%。养殖生物和底泥沉积是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对虾单养组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23.4%和10.5%,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为50.5%和80%;对虾混养组中养殖生物占氮磷总输出的36%~47%和14.8%~18.1%,底泥沉积占氮磷总输出的28.1%~39.4%和72.3%-78%。C组为效果最佳组,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47%和18.1%,其中对虾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36.9%和16%,均大于其他混养组,且显著大于单养组(P〈0.05)。研究表明,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明显提高了养殖生物对氮磷的利用,减少了氮磷在池塘底部的沉积,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和罗非鱼(3320尾/hm^2)混养可取得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对虾 罗非鱼 混养 氮磷收支 氮磷的利用率 aquaculture shrimp tilapia polycultur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udgets the ratio of N and P utilize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船舶EEDI分析研究

中国造船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MO通过EEDI公式,我国船舶工业将面临严峻考验,为有效应对这场考验,需对我国船舶能效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9型1680艘船舶的能效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适用于我国不同船型的EEDI参考线公式,并与IMO通过的参考线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点。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内船舶设计者在进行相关船舶的EEDI计算时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节能减排 EEDI 参考线 统计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蛤养殖水体中重金属Cu的安全限量值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 2012 CSCD

摘要:通过引入沉积物因子,构建海水-底泥-生物体体系,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在室内模拟了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Meretrix meretrix)对重金属Cu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文蛤体内重金属Cu的动态监测和监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文蛤富集Cu的动力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1为71.18、排出速率常数k2为0.03,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平均值为4283.86。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沉积物暴露条件下文蛤对重金属Cu的生物富集数据符合双箱模型。根据双箱动力学模型推算出来的文蛤养殖水体中Cu的安全限量值为0.017mg·L-1。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暴露条件下双箱动力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于文蛤富集动力学研究的。通过对比室内模拟实验与实地调查所得BCF发现本研究得出的Cu的安全限量值略高于现有标准。

关键词: 文蛤 养殖水体 Cu 限量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酵母表面展示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pYD1为载体,制备以酒精酵母为载体的基因工程免疫制剂。参照GenBank中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预期长度的产物,双酶切插入用于酒精酵母表面展示的穿梭质粒载体pYD1,转化大肠杆菌TOP10,提取阳性质粒转化酒精酵母菌株EBY100,诱导表达后,用免疫荧光检测外源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VP28酵母表面展示菌,测得最佳诱导时间为36~48h。以此展示酵母活细胞分设两个浓度组,腹腔注射螯虾,检测其毒性。结果表明,此重组酵母对螯虾是安全的,该研究为下一步对虾用活载体免疫制剂效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VP28 酵母表面展示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本对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增殖品种,2010年象山港分两批次放流日本对虾苗种约1.67亿尾。通过对放流苗种存活状况、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情况的跟踪调查,对象山港日本对虾的增殖效果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8月中旬成为补充群体,集中于港区底部进行索饵育肥;9月中旬,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95.4 mm和71.4 mm,成活率分别约为0.79%和1.06%;10月上旬,随着港区水温降低,增殖苗种资源量锐减。(2)协方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增殖群体和自然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增殖群体的体征状况明显优于自然群体。(3)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港区主要为桁杆拖虾和地笼网渔业所利用,在港区滞留期间,回捕率约为0.25%。总结发现:栖息地破坏及放流苗种的过早利用是制约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优化增殖策略、保护港区生态环境应是今后港区增殖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本对虾 增殖放流 回捕率 体征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科技开发与创新相关问题研究

时代金融 2012

摘要:认真分析企业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与促进方法,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发展,振兴我国经济,加速行业进步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针对新形势下科技开发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制度、决策、文化、观念、方式、机制等方面阐述了科技开发企业的管理与创新。

关键词: 科技开发 管理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MIPv6网络域内切换路由优化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域内切换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MA的域内切换路由优化方法。在新方法中,当移动节点链接到的新的移动接入网关向LMA发送代理绑定更新(PBU)消息后,LMA向相关的移动接入网关回发通信绑定更新(CBU)消息。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方法实现了切换后由先前的优化路径平滑且快速地过渡到新的优化路径,从而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时延同时降低了切换路由优化过程中包传递发生乱序的可能性。

关键词: 代理移动IPv6 切换时延 切换路由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羧肽酶A4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更多与草鱼生长相关的SNP位点标记,为草鱼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草鱼EST数据库中属于消化酶的羧肽酶A4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含预计SNP位点的cD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寻找新的SNP位点。【结果】cDNA上预计的SNP位点不存在,但在内含子3上检测到两个SNP位点,分别位于内含子的第40、241个碱基处,命名为A40G位点和G241T位点。经创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CRS-RFLP),发现A40G位点AA型占50.3%、AG型占23.8%、GG型占25.9%,G241T位点的GG型占48.6%、GT型占47.9%、TT型占3.5%。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将两个SNP位点与草鱼6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40G位点的GG型个体在体重、体长、体高均高于AA型和AG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G241T位点TT型个体最重,GG型最轻,但差异不显著(P>0.05);A40G和G241T两个位点组成的7种双倍型个体的体重、体长、体高、尾柄高等重要生长性状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在草鱼羧肽酶A4基因的内含子3上发现两个SNP位点(A40G位点和G241T位点),每个SNP位点都可分为3种基因型,但两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以及由其组成的双倍型与草鱼的重要生长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 草鱼 羧肽酶A4基因 SNP位点 基因型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基因的差异表达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盐性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定量PCR的方法,研究其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基因表达差异,以期从基因组水平研究对虾对高碳酸盐碱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以高碳酸盐碱度(20 mmol/L)胁迫第4天凡纳滨对虾鳃组织和低碱度(2 mmol/L)对照组鳃组织为材料,通过斑点杂交筛选,发现鳃组织中有158个克隆子表达上调,291个克隆子表达下调。挑选150个高表达差异的克隆子进行测序,获得100个序列,其中50个得到成功注释。经过GO分析,这些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分为8大类群,其中碳酸酐酶基因(CA)、Na+-K+-ATPase基因(NKA-α)等与离子调控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溶菌酶基因等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下调,这些结果表明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以增加离子调控的方式进行酸碱平衡的调控,同时其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此外,还对CA和NKA-α两个基因在鳃和触角腺中的时空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高碳酸盐碱度胁迫9 d过程中,两个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均呈现先高表达后回落的现象,而在触角腺中NKA-α基因则一直维持较高表达水平,说明CA和NKA-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高碳酸盐碱度适应离子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发现除了鳃组织之外,触角腺同样参与了调控。本研究从转录水平初步筛选了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表达差异基因,探索了凡纳滨对虾的耐盐碱机制,对培育适于盐碱地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碳酸盐碱度 基因表达 SSH 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舟山新型网箱拟投放海域流速测量与研究

吉林农业 2012

摘要:为了了解新型网箱拟投放舟山海域的流速情况,2011年4月~5月,项目组使用点式多普勒流速仪对新型网箱拟投放浙江舟山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流速进行长时间测量,使用根据流速仪需要配置的电源进行供电,使用相应设计的固定支架固定测量探头。测量海域为正规半日潮汐。最终测量结果流速呈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在出现高潮的前后3~4h内流速范围为1.2~1.6m/s左右,而后流速迅速减小到0.2m/s左右,在低潮到来的时候,流速会小幅度上升到0.5m/s左右,在低潮过后又略下降,至新的高潮到来。基于对拟投放海域流速的测量结果为浙江舟山深水网箱养殖海域网箱设计、投放、海上设置及锚泊等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关键词: 流速 潮汐 网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