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297条记录
玄武岩纤维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及胶合机理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开发环境友好型木材用生物质胶黏剂,采用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作为增强改性剂,成功制备了胶接性能优良的玄武岩纤维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basalt fiber/soybean protein isolate adhesive,BF/SPIA),并对BF/SPI的胶接强度、流变特性、化学基团及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纤维用量的逐步提高,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力学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BF质量分数为5%时,BF/SPIA干、湿状胶接强度分别达2.15和0.92 MPa。流变特性测试结果表明BF/SPI胶黏剂的剪切模量有所增加;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um,FTIR)显示出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中亲水基团降低,Si—O键特征峰明显,BF与大豆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复合结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谱印证了BF与SPAI两相体系融合性良好,且固化胶接界面较为致密。中试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玄武岩纤维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湿状胶接强度可高达1.05 MPa,木材压缩率仅14.92%,实用性较强。该研究可为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工业化应用及推动环保木材胶黏剂的应用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玄武岩 纤维 环保 大豆蛋白 胶黏剂 胶合强度 流变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猪场污水多级处理系统中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变化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变化特征,以苏南地区一规模猪场的污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夏、冬两季各处理环节(厌氧消化、多级沉淀、水生植物处理)出水中Cu,Zn,As,Pb,Cr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污水中Cu,Zn,As,Pb,Cr总体积浓度分别为4 024.9,6 656.0,22.9,193.8,319.6μg/L,冬季分别为6 490.3,1 1687.9,89.3,152.0,351.7μg/L。除夏季总As外,其他均高于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经多级沉淀和水生植物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总量显著降低(P<0.05),均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夏季Cu,Zn,As,Pb,Cr的去除率分别达99.5%,99.2%,62.2%,88.7%,91.6%,冬季分别达99.8%,99.0%,91.0%,90.1%,87.9%。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变化复杂,总体上看,多级沉淀联合水生植物处理对污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有降低的作用,但夏季效果低于冬季。除夏季总As外,污水中其他重金属总量及其溶解态含量变化与p H值呈负相关,所有重金属总量与溶解态含量均与EC呈正相关。采用厌氧消化-多级沉淀-水生植物联合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猪场污水中重金属总量及其溶解态含量,提高养殖污水农田利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 污水 重金属 废水处理 规模猪场 多级处理 化学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曲酸的方法建立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非法添加的褐变抑制剂曲酸。选取市场上常见3种基本类型的面粉(高、中、低筋面粉),分别制备曲酸质量分数为0.0%、0.5%、1.0%、3.0%、5.0%、10.0%的面粉样品,并采集其在1 000~2 400 nm波段下的光谱数据。对比不同预处理下高筋面粉样品数据所建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效果,选取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为最优预处理方法。采用区间偏最小二乘(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 PLS)法选取1 088.8~1 153.5 nm为最佳光谱区间。结果表明,基于最佳光谱区间所建PLS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基于全波段光谱数据所建模型。进一步,基于所选最优区间对中、低筋面粉和混合样品集分别建立PLS回归模型。高、中、低筋面粉及混合样品集基于最优区间的PLS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49~0.972,标准误差为0.581%~0.830%,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为4.171~4.830。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区间的近红外光谱方法对不同类型面粉中曲酸质量分数为1.0%~10.0%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结合具有低检测限的化学检测方法,在对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中可提高检测效率。

关键词: 曲酸 面粉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及其热稳定性能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华鳖裙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加酶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胶原蛋白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求得最佳酶提工艺,比较常规酶提和超声辅助酶提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在提取溶剂为乙酸(0.5 mol/L)、料液比1∶20(g/m L)的条件下,采用超声酶提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8%、超声时间43 min、超声功率176 W,此条件下胶原蛋白得率为74.50%;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酶提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显著优于常规酶提胶原蛋白。该研究可为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的精深加工及其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华鳖裙边 超声辅助酶提优化 胶原蛋白 得率 热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乙烯对采后杏鲍菇内源乙烯释放和衰老进程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杏鲍菇成熟衰老机理,探讨其对乙烯的敏感性,以杏鲍菇为试材,研究常温条件下((20±1)℃、相对湿度70%~80%)杏鲍菇子实体内源乙烯释放规律及不同剂量(1、10、100、1 000μL/L)外源乙烯对其内源乙烯释放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采后乙烯释放量随子实体的继续发育逐渐增加,分别在贮藏的12 h和36 h各出现一次释放高峰,释放量分别为贮藏前的12.53倍和7.57倍;同时外源乙烯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子实体内源乙烯的释放,并推迟乙烯跃变启动时间,促进多酚氧化酶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褐变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加快可溶性糖及蛋白的降解,降低子实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加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并使子实体的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含量相比对照组保持在较低水平。由此说明,外源乙烯处理能够加速杏鲍菇的采后衰老进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杏鲍菇采后衰老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杏鲍菇 乙烯 衰老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ε-聚赖氨酸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的ε-聚赖氨酸(ε-PL)是一种安全、健康、营养且抗菌活性强的优良物质。ε-PL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文研究了ε-PL对肠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并探讨ε-PL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ε-PL对肠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75μg/m L;ε-PL处理的肠球菌细胞,被检测到细胞膜内外电势改变,ATP大量漏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ε-PL处理的菌体细胞凸起且干瘪;在被处理过的肠球菌上清液中检测到大量的核酸。通过凝胶阻滞实验推测ε-PL与肠球菌DNA结合而达到杀菌作用。由此,ε-PL主要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同时改变细胞膜内外电势,使得细胞内内容物如核酸、ATP等大量渗出并与DNA结合,从而实现对肠球菌的杀菌作用。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肠球菌 抑菌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油酸氧化产物——羟基十八碳二烯酸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s,HODEs)是亚油酸的氧化产物,研究表明,内源性的HODEs具有病理生理学作用,与人类某些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而外源性的HODEs可能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值得关注。本文就HODEs的种类、产生机理、病理和生理学意义、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就食品安全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一些展望。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亚油酸 脂质氧化 羟基十八碳二烯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调控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延缓采后青花菜衰老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褪黑素(melatonin,MT)对采后青花菜衰老的调控机理,以鲜切青花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0μmol/L MT处理对鲜切青花菜黄化指数、色差、内源褪黑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呼吸途径、能量水平、抗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第6 d时CK0、CK1组青花菜的黄化指数分别为1.93、2.08,而MT处理组青花菜在贮藏第7 d的黄化指数仅为1.71,同时MT处理明显抑制了采后青花菜L*、a*、b*值的上升(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青花菜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然而至第6 d时,MT组青花菜的叶绿素较CK0、CK1组分别高出18.03%、24.15%。另外,MT处理降低了采后青花菜的总呼吸强度、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和细胞色素呼吸途径的活性(P<0.05),提高了其交替途径的活性(P<0.05),并维持了其较高的能荷水平(P<0.05);此外,MT处理降低了采后青花菜组织内O2·-和H2O2含量的积累(P<0.05),这可能与其维持组织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有关(P<0.05)。这些结果表明MT处理可通过调控采后青花菜的呼吸代谢及抗氧化活性而延缓其衰老进程,可为褪黑素应用与青花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农作物 生理 贮藏 青花菜 褪黑素 呼吸途径 能量代谢 活性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汁中类胡萝卜素热降解与其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类胡萝卜素热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与甜玉米汁风味品质的关系,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甜玉米汁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及挥发性成分的种类,研究热处理前后二者的含量变化,探讨挥发性成分与类胡萝卜素热降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鲜甜玉米汁中共鉴定出12种主要类胡萝卜素,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全反式类胡萝卜素发生氧化降解和顺式异构化,含量逐渐降低,顺式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未加热和加热处理后甜玉米汁中检测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热处理后甜玉米汁中二甲基硫醚、1-辛烯-3-醇、甲基庚辛酮、β-紫罗兰酮、P-伞花烃等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有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β-紫罗兰酮、甲基庚辛酮、柠檬烯、苯甲醛、仲辛酮、P-伞花烃、甲苯、连三甲苯等香味物质与反式类胡萝卜素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贡献最大。因此,类胡萝卜素热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对甜玉米汁风味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甜玉米汁 类胡萝卜素 热降解 挥发性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粪便超高温堆肥产物理化性质及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超高温快速堆肥提高畜禽粪便处理效率的可行性及其产物农田施用效果,以鸡粪(chicken manure,CM)、猪粪(pig manure,PM)、奶牛粪(dairy manure,DM)和稻壳为发酵原料,监测其在85℃、发酵24 h前后的理化特性和嗜热微生物数量变化,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鸡粪为主要原料的快速堆肥产物对小白菜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温发酵24 h后粪便中病原菌数量和含水率达到有机肥质量标准,70℃能生长的高温微生物数量提高2个数量级。超高温快速堆肥后,CM,PM,DM浸提液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46.5%、22.9%和42.6%,挥发性脂肪酸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7.2%,31.2%和56.8%。超高温快速堆肥对CM,PM,DM总氮、总磷、总钾含量影响不大,但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增加79.2%,58.1%,74.6%;总腐殖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7.6%,3.4%,27.3%。CM,PM中铵态氮质量分数分别上升了114.6%,40.6%(P<0.001),因而降低了种子发芽指数和小白菜出苗率。但出苗后,施用超高温快速堆肥产物的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最高,分别比施用纯化肥、腐熟有机肥高出20.4%(P>0.05)和51.9%(P<0.05)。可见超高温快速堆肥(85℃,24 h)提高畜禽粪便处理效率是可行的,其产物施入土壤能减少无机氮肥的施用,但不宜用于育苗,施用时应根据土壤和作物类型,采用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

关键词: 堆肥 粪便 作物 生长 理化性质 游离氨基酸 腐殖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