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2

摘要:鱼体内的物质、能量代谢既与摄入食物、环境因素及运动强度有关,也与内分泌调控因子的参与密切相关。Orex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能够调节机体摄食和能量代谢的下丘脑神经多肽物质。目前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上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在海洋鱼类上的研究则比较少见。本文首先综述了鱼类Orexin的基因、结构、组织分布与生理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了Orexin在鱼类摄食、营养、生活节律等生理学基础领域中的作用,可为今后鱼类养殖领域开展该项目的应用性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鱼类 下丘脑神经肽 增食欲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维生素E和DHA水平对建鲤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体质量为(5.14±0.09)g的建鲤,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DHA水平(0%、0.5%和1.5%)和3个维生素E水平(62.5、125、250 mg/kg)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养8周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探讨DHA和维生素E对高密度养殖建鲤的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DHA都可显著提高高密度养殖的建鲤血浆SOD、血浆和脾脏LZM及血浆NO(P<0.05),攻毒存活率亦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血浆MDA(P<0.05),维生素E和DHA二者交互作用显著提高脾脏LZM和血浆NO(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DHA和维生素E可提高建鲤的抗氧化、免疫力和抗病力,适宜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作为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维生素E 免疫力 抗病力 建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分布及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性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ELLMAN法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脑神经节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确定其适宜测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对虾不同组织AChE活性,比较毒死蜱、敌敌畏、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4种有机磷农药对凡纳滨对虾脑神经节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35℃,磷酸缓冲液pH 7.5时,凡纳滨对虾的AChE活性最高,保温时间对酶活性影响很小;对虾AChE活性存在着明显的组织分布差异性,脑神经节AChE活性最高,为(49.73±8.42)nmol/(min.mg),分别是鳃、肌肉和肝胰腺的3倍、15倍和19倍;对虾AChE对敌敌畏最为敏感,IC50为0.19μg/mL,对毒死蜱和辛硫磷敏感性较强,IC50分别为7.20μg/mL和9.39μg/mL,AChE对乙酰甲胺磷敏感性最弱,IC50为136.77μg/mL。由此可见,对虾养殖中应注意防范敌敌畏、毒死蜱和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危害。研究亮点:有机磷农药是常用杀虫剂,其残留危害着水产养殖,以前对水产动物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很少关注对有机磷农药尤为敏感的对虾。本文优化建立了对虾AChE活性检测方法,评价分析了4种有机磷农药对对虾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为今后开展对虾有机磷毒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健康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乙酰胆碱酯酶 组织分布 有机磷农药 IC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8年春对渤海湾的调查,通过分级萃取的实验方法以及总量和分形态风险评价的手段,重点研究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渤海湾中央的泥质区富集,自然来源是控制V、Ni、Cu、Pb、Co和Cd分布的主要因素,而Zn和Cr较易受环境变化或人为输入等影响,其中Pb作为大气沉降和陆源输入都存在的重金属,其受控因素与其他重金属有一定差异.形态分析表明,V、Zn和Cr以残渣态为主,Co、Ni和Cu则是可浸取态占优势.其中Co的可浸取态质量分数在A断面先增加后降低,Ni的可浸取态质量分数在海河口附近A3站达最大值(98.86%),Cu和Pb的可浸取态高值区出现在A断面的中央区域,优势形态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u在湾口的A10站降到最小值(43.83%),在黄河口的D1站达最大值(73.89%).风险评价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形态角度评价,V和Cr基本无污染,Zn局部轻微污染,Co大部分轻度污染,Cu由无污染到中度污染,Ni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Pb则属重度污染,其中Pb在渤海湾口A11站的P%(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达1 329%.综合评价得出,Pb是渤海湾沉积物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和Zn有潜在污染,V、Cr和Co基本清洁.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影响因素 沉积物 渤海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产絮凝剂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絮凝剂特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山东及河北沿海分离到一株产絮凝剂细菌(编号200903091102,简称1102),分别用细菌全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均显示细菌1102为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菌1102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等亲缘关系最近。应用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细菌1102,提取其絮凝剂进行絮凝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率达到80.19%。发酵72 h时,絮凝剂得率最高达19.5 g/L;分别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所得絮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糖含量及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 063 D,多糖质量分数占58.58%,氨基酸质量分数占2.49%。提示该菌在海水养殖中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旨在为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絮凝剂 絮凝特性 组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鳍藻毒素、蛤毒素和虾夷扇贝毒素

色谱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贝类中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蛤毒素(pectenotoxin-2,PTX-2)和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经含甲酸和甲酸铵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正、负离子切换扫描,基质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OA、DTX-1和YTX的线性范围为2.0~200.0μg/L,定量限(以信噪比(S/N)≥10计)为1.0μg/kg;PTX-2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定量限为0.5μg/kg;几种化合物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3.1%~10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6%~9.29%。成功应用本法对黄海灵山湾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部分样品中含有大田软海绵酸、鳍藻毒素、蛤毒素和虾夷扇贝毒素。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大田软海绵酸 鳍藻毒素 蛤毒素 虾夷扇贝毒素 贝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抑制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氧化三甲胺及其分解产物的方法

渔业科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氧化三甲胺及其分解产物二甲胺和三甲胺的非抑制性离子色谱方法。样品使用10%三氯乙酸溶液浸提,浸提液通过离心,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方法使用4mmol/L硝酸+3%乙腈作为淋洗液,色谱分离柱为Metrosep C4 150(150mm×4mm);二甲胺、氧化三甲胺和三甲胺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22、8.21、9.09min,检出限分别为0.025、0.050、0.050mg/kg;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RSD为1.41%~3.83%(n=5),加标回收率为91.5%~100.3%。通过比较,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水产品样品中检出二甲胺,而不含有内源性甲醛的样品没有检测到二甲胺。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氧化三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澳大利亚水产品的高品质和高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以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为主题,在系统地介绍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管理现状,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地环境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水产养殖功能区规划,建立环境监测和生态安全评价制度,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和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等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产地环境管理,保障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水产养殖 产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风险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氨酰-谷氨酰胺投喂方式对建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质量为(33.52±0.17)g建鲤鱼种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w)生长试验,分别配制添加0.0%(对照饲料)和0.5%(试验饲料)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等氮(35 g/kg粗蛋白)、等能(17kJ/g能量)饲料,采用5种不同的Ala-Gln投喂方式[连续8w投喂对照饲料(I,对照组);试验饲料2w交替投喂(II);前4w投喂试验饲料、后4w投喂对照饲料(III);前4w投喂对照饲料、后4w投喂试验饲料(IV);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V)],探讨Ala-Gln投喂方式对建鲤生长、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连续投喂和不连续投喂的生长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w交替投喂的生长率显著高于4w交替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P<0.05),前4w投喂试验饲料且后4w投喂对照饲料的生长率要高于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显著高于2w交替投喂试验饲料组和前4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SOD(P<0.05)。Ala-Gln各种投喂方式组的肝胰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连续8w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血清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Ala-Gln四种投喂方式组中,除2w交替投喂组外,其他三种投喂方式组的头肾LZM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4w投喂试验饲料组和8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组的脾脏LZM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头肾NO要显著高于各投喂方式组(P<0.05)。在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Ala-Gln可提高建鲤的生长、抗氧化和免疫力。不同投喂方式间亦有显著差异,从生长、抗氧化和免疫的角度,结合经济性和适用性等进行考虑,建议采用2w间隔投喂的方式。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 建鲤 生长 抗氧化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Hz方波连续音对真鲷幼鱼驯化反应的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音响驯化技术对南海北部真鲷(Chrysophrys major)幼鱼的驯化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200Hz方波连续音对体长4.4~6.6 cm的真鲷幼鱼进行连续8 d音响驯化,结果表明:对照组(无音响驯化组)真鲷幼鱼试验期间在水池中随机分布,试验组(音响驯化组)真鲷幼鱼在驯化期间出现次数最大的区域逐渐向声源靠近。驯化期间试验组真鲷幼鱼的反应时间逐渐缩短,驯化第4天后反应时间无明显变化,驯化全过程反应时间均快于对照组;驯化期间聚集时间逐渐缩短,驯化第4天后聚集时间无明显变化,从第3天起快于对照组;停留时间从第3天增加明显并远高于对照组;聚集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4天后聚集率无明显变化,整个驯化过程,试验组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200 Hz方波连续音对南海北部真鲷幼鱼具有明显的驯化效果,且在驯化4 d后真鲷幼鱼即可建立明显的条件反射。

关键词: 真鲷幼鱼 方波连续音 音响驯化 诱集效果 中国南海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