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渤海鱼类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渔业资源的底拖网调查,采用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和功能群划分的方法研究了渤海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虾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鱼食性功能群和广食性功能群;其中主要功能群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和虾/鱼食性功能群;主要种类有小黄鱼、蓝点马鲛、斑、赤鼻棱鳀、银鲳和黄鲫。圆筛藻、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长额刺糠虾、中国毛虾、甲壳类幼体、日本鼓虾、六丝矛尾虎鱼、小黄鱼、双壳类和腹足类是当前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的主要饵料种类。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功能群 主要种类 渤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酸化乙腈提取,减压蒸干后用流动相溶解,经正己烷脱脂。以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与甲酸(0.1+99.9)溶液按体积比10比90混合作为流动相,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0nm的条件下进行荧光光度检测。3种药物的线性范围均为1.25~500μg.L-1,检出限(3S/N)均为0.1μg.kg-1,测定下限(10S/N)均为0.3μg.kg-1。以鲳鱼、对虾、河蟹等空白样品为基体做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均大于80%。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 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特征,采用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8只正常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国大鲵小肠黏膜表面覆有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颗粒;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较多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胰脏的腺泡细胞胞质内糙面内质网异常发达,酶原颗粒丰富、分布广泛、线粒体丰富、核糖体发达,其中酶原颗粒电子密度高、圆形、直径0.3~0.9μm,大小不等;泡心细胞胞体少、核大、长形、核内异染色质较多,细胞表面具微绒毛。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小肠 胰脏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低盐养殖点篮子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海洋渔业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在低盐池塘中养殖102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及其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新鲜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17±0.87)%、(0.60±0.08)%、(22.33±0.50)%和(1.96±0.13)%;其肌肉干样中共检出19种氨基酸,总量为(89.03±0.36)%,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4.26±0.12)%,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49%,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39±0.10)%,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6.50±0.4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3.68%。可见,低盐度养殖点篮子鱼的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根据氨基酸品质评价,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5.44。低盐度养殖的点篮子鱼肌肉干样中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3.97±0.32)%,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15%。综合来看,低盐度养殖的点篮子鱼必需氨基酸营养组成合理,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理想养殖对象。

关键词: 点篮子鱼 低盐度养殖 肌肉 生化成分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皮胶原及多肽的特点和应用

科学养鱼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胶原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目前为止人体内的胶原蛋白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在分子结构及免疫学特征上有所不同,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它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氮 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海参性腺酶解工艺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提高海参性腺利用价值,本实验以水解度为主要指标,进行海参性腺水解蛋白酶的筛选,并考察底物浓度、酶用量、水解时间、pH值及温度等单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海参性腺水解工艺,建立水解度与底物浓度、酶用量和水解时间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得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海参性腺水解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0.4%(m/m)、酶用量1154U/g、水解时间89min,在此条件下海参性腺水解度可达63.12%。

关键词: 海参性腺 蛋白酶 响应面分析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色鲍Fosmid基因组文库构建与血蓝蛋白基因筛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肌肉组织为材料,按照CopyControlTM Fosmid Library Production Kit中方法构建了杂色鲍Fosmid全基因组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取50个克隆进行NotⅠ酶切鉴定发现,阳性率达到100%,插入片段大小分布在32~48 kb之间,平均长度约37.6 kb.随机挑取8个克隆进行正、反向末端测序,获得了全部16个测序结果,其中8条序列确定为鲍来源基因序列.进一步根据杂色鲍血蓝蛋白(Hemocyanin)基因3'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PCR方法对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一个阳性克隆,经Primer-Walking测序、Blast比对和进化分析证实,该序列为杂色鲍血蓝蛋白Ⅱ型基因克隆.

关键词: 杂色鲍 Fosmid 基因组文库 血蓝蛋白 文库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暗纹东方鲀苗种与似刺鳊苗种的池塘混合培育技术

科学养鱼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鱼,因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而备受青睐,现已成为从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扩展到浙、皖、粤、闽、川、豫、鄂等省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麻哈鱼的年龄与生长

水生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10和2011年采捕到乌苏里江大麻哈鱼洄游群体571个样本的鳞片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大麻哈鱼的年龄判定和生长模拟。大麻哈鱼鳞片属于典型圆鳞,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为一年一个周期,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型。部分鳞片有明显幼轮,幼轮和年轮根据鳞径大小能够区分。采集样本的雌雄组都分为2+,3+,4+三个年龄组,也都以3+龄组数量最多。采用特殊Von 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和幂指数生长方程分别模拟了大麻哈鱼1—4龄间的生长,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的参数。采用残差平方和(Analysis of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ARSS)分析得出大麻哈鱼雌雄个体间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故将雌雄个体放一起进行生长模拟。AIC和BIC检验结果显示特殊VBGF方程为最适生长模型,公式为:Lt=90.04×[1 e 0.3(ti+0.27)]。大麻哈鱼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小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大的个体。应对大麻哈鱼年龄与生长进行长期监测,为增殖放流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大麻哈鱼 鳞片 年龄 生长 模型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