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强致病菌株的筛选及产毒条件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从采自海南、云南和广西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样中分离获得17株单孢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来自海南的HC-10菌株致病性最强。HC-10产毒条件及毒素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改良Fries3号培养基、25℃光照12h培养10d、转速为160r/min以及培养基初始pH值为4最有利于毒素的产生;温度、紫外线及不同的毒素浓度与毒素的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产毒条件 粗毒素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菠萝叶纤维脱胶菌产果胶酶的相关性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离保存的1株能分解果胶的菌株进行发酵罐发酵和摇瓶培养,并用DNS法测定了果胶酶活力及分析了影响该酶活力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用发酵罐发酵的果胶酶活力在接种后10 h出现最大值,而摇瓶发酵的果胶酶活力峰值出现在接种后11 h,果胶酶活力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pH值为5.0,金属离子Fe2+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Li+、Zn2+对酶活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果胶酶 发酵 酶活力 菠萝叶纤维 脱胶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培条件下不同磷水平对橡胶树幼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摘要: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橡胶树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橡胶树幼苗根系的质量、数量和长度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随着磷浓度的增加,橡胶树幼苗1~4级根的平均长度、数量和总长度随着供磷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1~4级根的平均长度在低磷处理(0.002mmol.L-1)时达到最大值,高磷浓度(0.25 mmol.L-1)与之相比分别减少了33%,50%,45%和52%.2~4级根的数量在低磷浓度(0.002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最高磷(0.25 mmol.L-1)处理与之相比分别减少了78%,88%,87%.2~4级根的总长度在低磷浓度(0.002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最高磷处理(0.25mmol.L-1)与之相比减少了78%,88%,90%.

关键词: 橡胶树幼苗 磷浓度 根系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秸秆堆肥对四种农药残留降解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了香蕉秸秆堆肥过程关键因子—C/N、温度、含水率、pH对香蕉栽培生产过程中经常施用的4种农药——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蕉秸秆堆肥对4种农药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通风方式为机械翻堆条件下,百菌清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60%,pH=9.7;三唑酮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45;氯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2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7;溴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C/N=35∶1,温度为50℃,含水率为70%,pH=9.7.根据上述单因素控制试验,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可得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最小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8min、4.32h、16.8h和12h.

关键词: 香蕉秸秆 堆肥 农药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氧化天然橡胶在高聚物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特种橡胶制品 2009

摘要:环氧化天然橡胶(ENR)是在天然橡胶(NR)主链上引入环氧基团,既保持了天然橡胶原有的优良性能,同时提高了耐油性、气密性和耐湿滑性,又为二次改性提供了可能与方便。通过ENR与橡胶、塑料共混改性,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ENR既作为改性剂又作为复合材料基体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环氧化天然橡胶(ENR) 改性 应用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菌株JF-813的抗逆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菌落生长速度和孢子萌发率对绿僵菌菌株JF-813抗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JF-813有较强的抗逆性,在pH值4~9范围内的PPDA培养基(添加1%蛋白胨的PDA培养基)中均可以生长,其最适pH值为8;在NaC l浓度为0.05~0.25 mol/L条件下,NaC l对菌株JF-813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越大促进越明显,该菌株有较强的耐盐能力;高温条件及紫外光对绿僵菌菌株JF-813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绿僵菌 抗逆性 菌落 生长速度 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分离蛋白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从椰子肉中提取椰子分离蛋白质,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pH,其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最佳工艺参数为:35℃、pH9.5、料液比1∶20、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椰子分离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6.60%。

关键词: 椰子分离蛋白质 缓冲溶液 最佳提取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获自链霉菌060524发酵液细胞毒活性物质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链霉菌060524菌株的发酵液中共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以K562细胞检测细胞毒性实验,其中1-H-3-吲哚羧酸和1-H-3-吲哚羧酸甲酯2个化合物具中等强度细胞毒活性(10μg/ml≤IC50≤20μg/ml);茴香霉素(anisomycin)和脱乙酰茴香霉素(deacetylanisomycin)2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细胞毒活性(IC50≤10μg/ml)。另外,以HL-60作细胞凋亡实验,1-H-3-吲哚羧酸和脱乙酰茴香霉素在90μg/ml时显示了细胞凋亡作用。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吲哚羧酸 茴香霉素类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鹤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鹤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鹤蕉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鹤蕉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52份鹤蕉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共获得1534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52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9.09%。揭示了鹤蕉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鹤蕉种质资源与其花型的大小表现出较为密切的关系;来源相同的种质基本上可聚在一起,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56处将52份种质划分为5大类。8组引物在52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鹤蕉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关键词: 鹤蕉种质 AFLP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在植物根结线虫防治中的应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综述基因工程在植物根结线虫防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基因工程获得抗虫植物,实现对根结线虫防治的策略:植物抗体策略,蛋白酶抑制剂策略,抗线虫取食位点策略,抗虫基因的克隆以及RNAi技术的利用等。展望了抗虫基因的克隆和RNAi技术在根结线虫防治方面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根结线虫 基因工程 抗虫基因 RNAi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