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真鲷在饥饿后恢复生长中的生态转换效率
《海洋水产研究 》 1999 CSCD
摘要:在 20℃条件下,对分别饥饿处理 0(对照)、3、6、9、12和15d的真鲷进行了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 结果发现,饥饿 3 和 6 d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生态转换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 9、12 和 15 d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短期饥饿的真鲷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则通过显著提高生态转换效率来达到补偿生长。作者认为,真鲷在饥饿后恢复生长中的生态转换效率升高的机制可能有两种:一种是高摄入、低消耗的结果;另一种是某些酶的分泌或活性增加。


海况条件对海水养殖网箱性能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 1999 CSCD
摘要:根据1989 ~1992 年自行设计制作的网箱在海区中的使用情况,介绍了浮式网箱和浮沉式网箱的结构和设置方法,并就潮流、波浪等海况条件对网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纲索、网衣、网线等网箱材料的安全负荷和使用规格。结果表明,设置网箱的海区海水流速≤20cm/s;浮式网箱的设置水深≥15m ,网衣的网线为乙纶线PE42tex 8 ×3 ~10 ×3 ,纲索为乙纶绳直径25m m ~30m m ;浮沉式网箱设置水深为≥30m ,网衣网线为乙纶线PE42tex15 ×3 ~18 ×3 ,纲索为乙纶绳直径30m m ~35m m 。


长江口水域氮、磷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1999 CSCD
摘要:1996~1997年对长江口水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为:硝酸盐,未检出~1.61 mg/L;亚硝酸盐,未检出~0.035 mg/L;氨氮,未检出~0.267 mg/L;磷酸盐。未检出~0.081 mg/L。氮、磷的平面分布由河口内向外呈逐渐降低趋势。该水域氮、磷含量历年来有升高趋势,1997年硝酸盐最高含量比1963年最高值高7.2倍;磷酸盐也有升高趋势,1997年最高值比1959年高2.9倍。长江口水域中氮、磷含量已超过海水评价标准,并导致了长江口水体的富营养化,这是引发该水域赤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江口鳗苗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9 CSCD
摘要:1995~1998年长江河口区鳗苗数量逐旬分布1997年呈双峰型,其它3年均呈单峰型。峰值以1995年为最高;24 h 中20:00至凌晨04:00鳗苗数量相对较高。鳗苗主要分布区有从该水域北部(1995年)逐渐移向南部(1996、1997年),再反向北移到中部(1998年)的趋势。1995年旺发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996年旺发最迟,1998年旺汛期最短。水域表层水温5~6℃时仍有部分鳗苗溯河或栖息于水域上层,8~10℃时溯河数量明显增多。鳗苗数量一般大潮多于小潮。涨潮多于落潮。1997年和1998年鳗苗产量已跌入低谷,建议应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证补充群体数量,恢复其资源。
关键词: 长江 河口 日本鳗鲡 鳗苗 汛期特征 时空分布 资源管理


多棘海盘车体壁胶原蛋白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从海盘车体壁中提取出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胃蛋白酶促溶的胶原蛋白(PSC),得率分别为10.90%、61.43%。将ASC、PSC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与脊椎动物及其它无脊椎动物胶原蛋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SC、PSC是典型的胶原蛋白。在此基础上对ASC、PSC进行了SDS-PAGE电泳,进一步表明制品的纯度较高,并且它们在分子大小、构型及性质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多棘海盘车,体壁,胶原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