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对虾一种C型杆状病毒的纯化技术及形态特征研究
《海洋与湖沼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染病中国对虾于1995年7月取自青岛崂山对虾养殖场。为探索对虾杆状病毒分离纯化技术,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技术对染病对虾进行电镜观察;被病毒感染的对虾经组织匀浆、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出杆状病毒粒子;纯化的杆状病毒经磷钨酸钾负染色,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中肠组织的细胞核被大量的有囊膜无包涵体的杆状病毒侵染,属C型杆状病毒;病虾头部组织以6000r/min匀浆,6000r/min与10000r/min差速离心,再经10%-50%蔗糖密度梯度,可纯化出形态完整的杆状病毒粒子;与所有已报道的对虾杆状病毒不同,中国对虾完整的病毒粒子带有一很长的尾,可达病毒体的1.5倍以上。经Tritonx-100处理,获得脱去囊膜的核衣壳,衣壳系由两个帽端夹14圈螺旋形成对称的圆柱体结构。


马尾藻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南海6种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海域的马尾藻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与海带和紫菜比较,进行营养学评价。结果表明,马尾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褐藻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优质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合理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化学评分为80~88之间,远高于海带和紫菜,其余成分与海带、紫菜接近,可作为保健食品和药物的优质原料
关键词: 马尾藻;营养成分;营养学评价


滆湖渔业资源系统的仿真研究
《水产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应用灰色理论,对滆湖渔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灰色动态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还介绍了应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技术对滆湖生态系统中能流、物流的发展变化态势进行网络模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灰色动态分析的结果表明:滆湖渔业经济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其渔业资源繁殖保护及劳力等投资不能低于渔业产值的15%。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该湖渔业经济的主要环境因子为苦草生物量、轮叶黑藻生物量和水生植物总生物量。人工智能模拟结果表明:要充分利用水草资源,提高滆潮草食性鱼类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就要增加团头鲂的放流量,优化放流鱼类的品种结构。最后讨论了应用神经网络模拟与灰色理论相结合的技术进行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复杂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智能控制的可能性。
关键词: 滆湖 渔业资源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模拟 灰色系统动态模拟


稀土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海洋学报(中文版)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稀土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曲克明袁有宪辛福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关键词稀土牟氏角毛藻叶绿素前言稀土元素对生物具有特殊生命科学作用,近20年来,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牧草及医药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稀土元素对生命...
关键词: 稀土,牟氏角毛藻,叶绿素


胶州湾海水、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 1997 CSCD
摘要:研究了胶州湾海水、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 .结果表明 ,沿岸河口地区海水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沿岸工业排放废水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仅受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小的支配 ,温度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为底栖生物大于鱼类 ,以沉积物为主要饵料的杂食性底栖动物内重金属含量大于鱼类 ;海洋生物对于Cu比其它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


鲥鱼的驯养与生物学研究Ⅲ.1龄鲥鱼的驯养及其生长规律
《应用生态学报 》 1997 CSCD
摘要:对池塘条件下 1龄鲥鱼不同方式的驯养试验表明 ,1龄鲥鱼生长较快 ,月均体长增加 1 8.1 9mm ,体重增加 2 4 .0 9g ;生长指标随季节和水温而变化 ,以初夏和秋末平均水温 2 9~ 30℃时生长较快 ;生长与池塘浮游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1龄鲥鱼经 8个月套养 ,体重平均达 496.3g ;以施肥和投饲为主的精养试验 ,产量分别达 1 1 70和 1 0 87.5kg·hm- 2 ,个体均重达 2 0 3.3和 2 0 1 .3g .试验表明 ,鲥鱼池塘人工养殖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