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洈水水库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生长规律的研究
《生态学报 》 1990 CSCD
摘要:本文对洈水水库鳡鱼的生长及其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种鱼生长快,高速生长时间长,可连续5年每年生长6kg以上;2.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生长分别适合Von.Bertalanffy的生长公式:L=L_∞(1-e-k(t-t·))和W=W_∞(1-e-k(t-t·))~3;3.雌鱼体重生长速度快于雄鱼,体长生长无明显差别;4.建议大中型水体中的鳡鱼与其它鱼类群落体重之比控制在3—5%为宜。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的研究——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其有效免疫剂量的比较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析,FR—854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88.9±12.0(6)%,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60.5±58.9(6);而FR-838-W疫苗分别只有71.3±14.2(6)%、88.3±26.2(6);二者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注射免疫三寸左右的草鱼种,FR—854的免疫剂量在3—5×10~(4.5)TCID_(50)/尾左右,FR—836—w在3—5×10~(7.5)TCID_(50)/尾左右,其免疫保护力可达80%左右,同时我们测得ER—854的半数免疫量为10~(5.1)TCID_(50)/ml。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鱼呼肠孤病毒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 疫苗株 免疫剂量


山西解池卤虫品系的特征及其投喂对虾幼体的饵料效果分析
《海洋科学 》 1989 CSCD
摘要:本文观测了一种新近发现的卤虫品系——山西解池硫酸盐湖卤虫品系。这是一种两性生殖卤虫,其雌/雄约为1/0.8,其卵和无节幼体明显比孤雌生殖卤虫的小,孵化率约75%。可直接将盐度为270‰的湖水中的卤虫移入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中,存活良好。其无节幼体投喂对虾幼体的饵料效果良好,存活率达60—70%。


几种重金属对鱼类感受器味蕾的渗透影响
《环境科学 》 1989 CSCD
摘要:研究重金属对鱼类味蕾细胞的影响,对于水体污染的生物学监测和制订地面水及渔用水中重金属标准都有一定的意义。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有关部门的关注,尤其


绥芬河大麻哈鱼类溯河群体结构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首次对绥芬河3种大麻哈鱼的溯河期、群体数量、群体结构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及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提出资源增殖技木措施.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亚硝酸盐对草鱼种有很高的毒性,特别是水温超过30℃以上时。它主要是诱导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3.0%时,容易诱发草鱼出血病。随着草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增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池中亚硝酸盐氮含量到0.099±0.03毫克/升时,草鱼会出现出血病。清除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在池塘中施加次氯酸钠,亚硝酸盐氮超过0.15毫克/升时,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钠,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亚硝酸盐 高铁血红蛋白 次氯酸钠 草鱼 毒害 防治


鲤鲫移核鱼与散鳞镜鲤杂交优势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试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 F_2?(以下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以下简称镜鲤),经杂交获 F_1(以下简称颖鲤)。当年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 47%,群体增重平均快 109%;二冬龄个体增重平均快60.1%,群体增重平均快75.11%。颖鲤含肉率为74.58%,移核鱼和镜鲤为61.7%与72.21%。颖鲤和父母本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35%,17.37%和16.95%。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关键词: 鲤鲫移核鱼 散鳞镜鲤 颖鲤 杂种优势 遗传改良 模糊数学聚类分析


高产鱼池中异养细菌的初步研究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对无锡市效区“河埒渔业一队”典型高产鱼池中异养细菌种类、数量及群落组成的分析测定,它表明在1984年3月至10月试验期间,试验鱼池水体中总细菌数和异养细菌数分别在1.30×10~5~15.90×10~5个/ml和1.56×10~4~14.50×10~4个/ml。鱼池淤泥中总细菌数和异常细菌数分别在1.20×10~6~68.0×10~5个/克和1.94×10~5~19.90×10~5个/克。同时经分析得知,试验鱼池中细菌数量的波动与鱼池水温等理化因子各有不同的相关关系。试验鱼池水体中共分离出11个属的异养细菌,其中优势菌为氮单胞菌属(Azomonas)等具固氮能力的菌属;淤泥中共分离出8个属的异养细菌,其中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革兰氏阳性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普遍存在于鱼池的水体及淤泥中。试验表明,高产鱼池中的细菌数量变化有一定规律性,细菌数量及异养细菌的群落组成与鱼池的鱼产量有一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