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农林46*宁麦3号RIL的耐湿性的表达和遗传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10

摘要: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 孕穗期对农林46群体*宁麦3号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淹水处理,研究了淹水胁迫对小麦株高、绿色叶片数等形态性状和对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株系的耐湿性差异.结果表明,孕穗期过湿处理使株高、主茎绿色叶片数、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都显著下降.通过方差分析发现RIL群体各自交系在主茎绿叶数湿害指数、株高湿害指数、蒸腾速率湿害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湿害指数等4项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遗传变异系数(GCV)大小顺序为:株高湿指(24.4%)>光合速率湿指(20.3%)>蒸腾速率湿指(15.4%)>主茎绿叶数湿指(6.9%);广义遗传力(h2B)次序为:蒸腾速率湿指((50.4±7.1)%)>株高湿指((46.0±7.5)%)>光合速率湿指((43.2±7.8)%)>主茎绿叶数湿指((29.3±8.7)%).相关分析显示蒸腾速率湿害指数与光合速率湿害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721).根据4个性状的湿害指数从群体中筛选出一批耐湿性较好的自交系.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 湿害 湿害指数 耐湿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葫芦厌氧发酵能源化利用已成为水葫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葫芦中试基地与常州市武进区水葫芦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为案例,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建立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工程污染物排放的清单,并对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水葫芦能源利用产生1MWh电能为功能单位,评价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过程将整个生命周期分成3个阶段:水葫芦厌氧发酵预处理、水葫芦厌氧发酵产沼气发电和沼液沼渣农田应用,重点考虑了3种环境影响类型: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各类型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1×10-3、4.89×10-2和1.98×10-1,与能源作物发电及传统火力发电相比较,水葫芦厌氧发酵能源化利用中的CO2、SOx、NOx等污染物排放量均较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但水葫芦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效率仅为0.09,低于能源作物热电联用的技术途径(0.119)。降低水葫芦厌氧发酵能源化利用中的石化能源消耗、控制堆肥及沼液沼渣有机肥施用过程中氨挥发损失,对于提高水葫芦能源转化效率与降低环境影响指数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水葫芦 厌氧发酵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鉴定水稻资源和检测杂交种纯度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利用水稻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筛选了部分资源以及鉴定了以培矮64S不育系为母本的杂交种种子纯度。应用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S5136从不育系中筛选出携带广亲和基因S5-n的不育系粤泰A,并利用测序证实,同时发现在缺失下游有1个单碱基的突变,与来源于印度的广亲和材料相同;对以培矮64S为母本的杂交稻两优986的种子中不育系自交结实情况进行了判定,从233棵苗中发现4株培矮64S,自交结实率为1.72%。同时比较了SDS方法和简易DNA快速提取方法的PCR结果,发现利用简易方法提取的DNA当天扩增也可以获得较好的PCR结果,但常温保存2周后,以简易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难以获得PCR产物。因此,S5-n基因的功能标记S5136可以用于广亲和基因的资源鉴定以及鉴定以培矮64S为母本的杂交种自交结实率。

关键词: 广亲和基因S5-n 功能标记 资源筛选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Ⅱ——长江下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推广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方法]介绍了宁杂11号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宁杂11号具有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性强、适合机械化等特点,3年区试、生产试验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了9.19%,1.04%和12.37%。[结论]宁杂11号适合江苏及邻近省市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油菜 宁杂11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软罐头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与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分析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软罐头加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在鲜样、烫漂及高温高压杀菌后的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中分别检测到30、29和39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烃类、芳香族类、酸类、呋喃类和含氮类化合物。在糯玉米软罐头成品的风味成分中,含硫类、醇类、醛类和酸类化合物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65.55%、9.62%、4.81%和4.36%。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总峰面积增加,尤其是含硫类、酯类、芳香族类、酸类等化合物最为显著,这些物质对形成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软罐头特有的风味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京甜紫花糯2号玉米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风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选6号(原名3E158)于2006—2008年参加国家区试长江中下游组区试,两年区试结果:33个试验点有23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次率达69.7%;33个试点平均产量435.6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42%,增幅为1.2%~18.9%。抗病性鉴定结果是两年均达到高抗赤霉病(R级)。2008—2009年度进入国家生产试验,7个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400.4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9%,增幅为3.2%~19.3%。2009年10月由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生选6号。生选6号是一个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赤霉病抗性强而稳;二是矮秆抗倒性好),适应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南冬麦区,河南南部的信阳、南阳地区和湖北长江两岸以及江西、浙江和上海市的赤霉病多发区、重发区。生选6号中感白粉病,拔节后要关注白粉病的发生发展,及时控制白粉病的危害。

关键词: 小麦 生选6号 抗赤霉病 高产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灰性土壤施磷量对柠条铁含量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不同施磷量对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柠条富铁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地上部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量最大的是处理P3[施磷肥(以P2O5计)100 mg.kg-1],比处理P0(不施磷肥)增加10.8%~16.7%;在生长初期,低磷条件下柠条铁含量比高磷条件下高,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和生物量的增加,柠条铁含量在高磷条件下比在低磷条件下增加速度快,到第4次取样时(种子发芽后75 d)处理P3柠条铁含量达最高,为1 428.3 mg.kg-1;柠条地上部富铁总量以第4次取样时处理P3最高,达10.269 mg.盆-1。可见,柠条是铁矿区生态重建物种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 柠条 施磷量 铁富集 石灰性土壤 生态重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爪槭叶片PSⅡ活性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研究了‘金陵黄枫’等黄叶鸡爪槭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能量分配及日灼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金陵黄枫’的Fv/Fo、Yield等荧光参数显著高于‘荷兰黄枫’及原变种,而该品种的ETR及qP与另外2个品种无显著差异。分析表明qN高的品种日灼伤害更严重,并且,易受日灼伤害的品种同时具有较低的实际光化学反应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关键词: 鸡爪槭 叶绿素荧光 PSⅡ活性 日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平原农作物生产力及固碳能力模拟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探明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平原作物生产以及农业植被对日益升高的大气CO2固定能力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CERES系列模型与3种大气环流模型耦合的方法,评价了CO2倍增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4种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生产力、水分状况以及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来(2040年)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生育期分别缩短27 d和29 d,大豆和春小麦生育期只缩短13 d和9 d;雨育大豆模拟生物量较当前值平均增幅高达50%,灌溉水稻和雨育玉米生物量较当前值增幅分别为10%和6%左右,而雨育春小麦的情况较复杂,其生物量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干扰;未来气候变化可使研究区域作物固碳能力从3.82 t/hm2提升到4.39 t/hm2。表明:气候变暖使作物生育期缩短;CO2倍增,大豆生产力提高显著,水稻和玉米生产力略有增加,春小麦由于对水分敏感而生产力不稳;当前东北平原农业植被的固碳能力偏弱,未来气候变化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农业碳汇功能的强化。

关键词: GCMs CERES 影响评价 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对PRRSV易感性差异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由于PRRSV的不断变异,其感染力和致病力增强,现有疫苗的保护效果不佳,且弱毒活疫苗有变异成新强毒的风险。本文从宿主遗传变异的角度讨论猪对PRRSV的易感性,包括猪免疫应答的变异与易感性、猪对PRRSV易感性的品种(系)间差异以及PRRSV抗性育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试图为PRRS的防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遗传变异 免疫应答 易感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