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单味与复方中草药提取物抑制镰刀菌的比较研究
《中国饲料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为供试菌株,从26种中草药水提物中筛选出6种对两种镰刀菌有抑制效果的药物,通过不同的组方配伍,利用生长速率法检验不同组方对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显示: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效果最强的为肉豆蔻-五味子两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0.55%(P <0.05),比单药和三药配伍最优组分别高11%、17%。对禾谷镰刀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肉豆蔻-诃子-石榴皮三药配伍组,抑菌率为77.91%(P <0.05),比两药配伍最优组高58%,较单药最优组提高90%;结果表明中草药提取物组方后可显著提高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天津科技 》 2019
摘要:以柳枝稷为实验材料,采用土柱实验方法,研究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生物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柳枝稷的盐胁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显著抑制了柳枝稷的生长,使其生物量显著降低,生物量分配显著变化;不同盐胁迫对柳枝稷地上生物质品质影响有限,NaCl胁迫下柳枝稷地上生物质灰分含量的显著增高和Na_2SO_4胁迫下S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燃烧利用不利,Na_2SO_4胁迫下纤维素含量的显著降低和NaHCO_3胁迫下半纤维素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转化利用不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鉴定绿豆F_1杂种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以冀绿9号、中绿10号、晋绿豆3号等6个绿豆品种作为亲本,配制6个杂交组合。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亲本进行初筛,结果得到了5个条带清晰、差异明显的SSR标记引物;然后利用这5个标记对杂种F1进行鉴定,从43个F_1杂种中鉴定出26个真杂种,17个假杂种,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说明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绿豆真假杂种可行,而且所需时间短、效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采后特性与保鲜技术研究
《农家参谋 》 2019
摘要:甜樱桃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采后极易受机械损伤和病菌侵染,不耐贮运。因此研究甜樱桃采后保鲜技术对樱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呼吸作用、乙烯作用、酶的变化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阐述了甜樱桃果实采后的生理特性,并从冷藏保鲜、气调保鲜、减压保鲜、辐照保鲜、热处理和化学保鲜等方综述了甜樱桃贮藏果实采后无害化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综合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为甜樱桃采后保鲜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与钾联用对黑腐皮菌的抑制作用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钾联用后对黑腐皮菌(Valsa mali)的抑制作用,采用比浊法分别测定了含不同浓度KH_2PO_4,KCl和K_2SO_4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OD600,评估钾对菌株LF17生长的影响;通过固体平板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钾联用后对黑腐皮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加入KH_2PO_4和KCl后,菌株LF17活菌数呈上升趋势,其增幅范围分别为2.2×108~1.5×109,9.0×107~1.4×108 cfu/m L;加入K_2SO_4后,活菌数呈现降低趋势,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活菌数量降低了1.72×109 cfu/m L。KH_2PO_4和KCl质量浓度分别为15,2 mg/m L时,培养10 d后,对黑腐皮菌的抑菌率达最高,分别为96.33%和95.56%。研究发现,与联用KCl和K2SO4相比,联用KH_2PO_4后发酵液的活菌数显著增加,其抑菌率和抑菌稳定性显著提高,表现为协同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V、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体DNA的SSR分析及RuBP羧化酶活性比较
《西北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与叶绿体DNA(cpDNA)的关系,揭示CMS机理。以2套K、V、T型同核异质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太911289’和‘冀5418’、育性恢复的F_1和各自的质供体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i)为试验材料,利用cpSSR引物对小麦cpDNA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代表不同胞质不育系的引物,探讨CMS与叶绿体的关系;同时测定由叶绿体DNA与核DNA共同编码的RuBP羧化酶的活性,为小麦K、V、T雄性不育类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K型、V型、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pDNA之间均呈现多态性,且不同的细胞质之间存在特异片段,这从DNA水平上提供了3类不育系胞质来源不同的证据,并分别找到5对和7对可以鉴定V型和T型不育系的特异引物。(2)除K型‘冀5418’与其胞质供体的cpDNA出现差异外,不育系与其胞质供体的cpDNA没有差异,而且不育系与其育性恢复的F_1代cpSSR扩增片段之间也没有差异,很好地遗传了其母本性状。(3)在起身期和开花期,不仅2套不育系的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保持系,且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_1中,随着育性的恢复其RuBP羧化酶活性高于保持系而低于各自不育系;而在拔节期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以及F_1代与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RuBP酶活性大小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拔节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有关系。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cpSSR 叶绿体 cpDNA RuBP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洲农区不结球白菜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表现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为选育出适合绿洲农区种植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对参试组合的各农艺性状进行变异性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外观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在变异性分析中,单产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小区产量;通过对参试组合单产方差分析及PLSD多重比较,单产均呈极显著性,单产排在前三的组合是K-14(34666.85 kg/hm~2)、K-5(34400.18 kg/hm~2)、K-12(32000.16 kg/hm~2)。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产呈极显著相关(r=1**)。外观性状比较结果表明,K-14直立紧凑叶色绿色,叶柄色为淡绿且鼓有挺性,K-5的株型直立,叶色为深绿,叶柄颜色为绿色且鼓,K-12虽然是不紧凑型的,叶色为绿色、叶柄为淡绿色,且鼓有挺性;综合参试组合的各性状,结论是K-14、K-5和K-12比较适合新疆绿洲农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