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蓬子中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SbHKT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真盐生植物海蓬子中获得了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SbHKT1基因1647bp完整的ORF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54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2.10kD,理论等电点为9.33;氨基酸序列中第1个~第35个属信号肽序列,第197个~第537个属离子转运体(TrkH)家族特征序列;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10个跨膜结构,N端跨膜区及中部膜上呈现明显的疏水性,C端及中部多个跨膜区呈现强疏水性,符合载体类运输蛋白的特点,因此推测SbHKT1蛋白为跨膜运输蛋白。Blast分析显示该蛋白与碱蓬SsHKT1氨基酸同源性高达77%,与冰叶日中花、赤桉和小麦HKT类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3%、52%和46%。SbHkt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正常生长条件在根、茎中表达较低,在叶片中几乎看不到表达;在高盐低钾的环境下,各组织表达明显升高,高盐低钾胁迫处理8h,其根部表达处于高峰期;经100μmol/L脱落酸处理4h,根部表达达到最高;干旱胁迫(20%PEG6000)处理2h,根部表达量明显上升。由此推断,该基因参与了植物在高盐低钾、渗透、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理调控。由于目前已克隆的HKT类蛋白基因多来自非盐生植物,对盐生植物内源HKT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海蓬子内源HKT1基因的全长的获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高盐钾饥饿环境下运输钾离子,调节植物体内Na+/K+平衡的功能,对于揭示真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将其运用于非盐生植物,培育新的耐盐品种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海蓬子 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 RACE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豆蛋白粉辐照杀菌技术规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豆蛋白粉辐照杀菌技术,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与辐照工艺剂量,制定了技术规范。结果表明:经6.0 kGy辐照处理后,大豆蛋白粉样品中微生物指标均达到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剂量为2.0~8.0 kGy时,辐照对大豆蛋白粉中蛋白质、粗纤维、总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辐照处理后大豆蛋白粉中的粗脂肪及卵磷脂的含量有极显著变化,卵磷脂的含量显著增加,辐照处理后异黄酮的含量显著降低;6.0 kGy以下辐照对大豆蛋白粉色泽、气味、口感无明显影响。根据品质指标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大豆蛋白粉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3.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7.0 kGy,适宜工艺剂量为3.0~5.0 kGy。


引起免疫失败的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从安徽省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免疫失败的病鸡腔上囊组织中扩增的VP2基因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VP2,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后,用IBDV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VP2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8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6.0%,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内;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VP2蛋白与IBDV抗体发生反应,形成一条特异性蛋白带,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


五个绵羊品种的微卫星位点多样性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10
摘要: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湖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特克塞尔羊和无角陶塞特羊5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6个微卫星位点为高度或中度多态位点,各绵羊品种内的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4569~0.7477;5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在0.3500~0.4313之间。UPGMA聚类结果表明2个地方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特别是与杜泊羊的遗传距离较远,提示湖羊和杜泊羊、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杂交组合更具优势。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饲料中添加酵母菌(0.04%、0.06%、0.08%)、乳酸菌(0.01%、0.02%、0.03%)和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酵母菌影响最大;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芽孢杆菌(0.01%)。说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个菌种适当搭配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制剂 异育银鲫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酵母菌 乳酸菌 芽孢杆菌


基于CBERS遥感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0
摘要:应用遥感信息技术,可实时对冬小麦长势进行分级监测预报,便于农业部门及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达到目标化生产的目的。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进行了基于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的冬小麦拔节期长势分级监测研究。经过计算机分类和人机交互式判读解译,结合GPS样点信息校验,冬小麦面积解译精度在90%以上。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LAI)等长势信息,对整个区域的冬小麦长势状况进行分级监测。叠加样点的实测数据校验,监测精度达到85%以上,最终制作区域的冬小麦长势分级专题图,并对各长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可以满足区域冬小麦长势监测要求,并可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冬小麦 CBERS-02影像 长势分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