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含三氯乙酸的复合肥对水稻秧苗的损害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分析了一起因施用含三氯乙酸的复合肥导致水稻秧苗死苗、僵苗的司法鉴定案例,通过田间试验等方法认定复合肥中含有的三氯乙酸等物质与秧苗死亡、僵苗期延长有因果关系。农业司法鉴定结论为法院客观公正审理这起案件提供了法定证据。

关键词: 复合肥 三氯乙酸 水稻 秧苗 损害 农业 司法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盐城市养鸡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从养鸡业的发展概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产业发展契机等方面对江苏省盐城市养鸡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当地养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鸡业 健康发展 盐城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徐豆1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5个因子对徐豆13号产量的综合效应,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确立了徐豆13号在江苏淮北大豆主产区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方案:播期6月8—9日,密度15.05万~15.63万株/hm2,N 127.44~138.56 kg/hm2,P2O5126.00~145.55 kg/hm2,K2O 93.52~109.84 kg/hm2。

关键词: 徐豆13号 高产栽培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期和播种量对菜心经济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采收期、播种量对菜心经济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播种量对菜心经济产量和外观品质影响极为显著。初期采收的菜心经济产量随播种量增加有增产的趋势,播后39 d采收的菜心经济产量与播种量相关性不显著,只在稀播条件下呈现正相关性;不同采收期下不同播种量处理的菜心薹(茎)粗、最大节长和薹(茎)叶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采收期无关,而菜心薹长和最大叶柄长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或变化规律不明显。

关键词: 菜心 采收期 播种量 经济产量 外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探讨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

摘要:为了提高作物耐盐碱性,选育出耐盐性强的品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将耐盐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种质材料鉴定筛选出来,将关系着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和潜力优势发挥。本文总结了目前耐盐碱鉴定的几种方法的同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作物 耐盐碱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伪劣农药导致棉苗药害经济赔偿案”的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农药质量纠纷是农村常见的涉案人数多、影响范围大的民事案件。依法开展农业司法鉴定是确定农药质量与农作物经济损失间因果关系的关键。该文以一起伪劣农药导致44hm2棉苗药害原因的司法鉴定案例分析,介绍了农业司法鉴定的田间试验方法,分析了有争议农药"菌虫全无"及除草剂"床草净"、"床草清"不同使用方法对棉苗影响的单一效应和复合效应,认定"菌虫全无"农药真实存在抑制棉苗生长的效应,农药中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导致棉苗药害的主要原因,与棉苗畸形矮缩存在因果关系;苗床除草剂"床草净"、"床草清"在推荐用量下未见对棉苗产生药害。农业司法鉴定结论为法院客观公正地审理农药质量纠纷引起的经济赔偿案件提供了法定证据。

关键词: 伪劣农药 棉苗 药害 农业司法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黄瓜与波斯菊高效轮作繁种模式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摘要:响水县地处江苏省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交界处,陈家港镇位于响水县最北端的灌河入口处,该镇区位优势独特,镇内农业基础比较好,水、陆交通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射阳棉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介绍了甜菜夜蛾在江苏省射阳棉区的发生概况和为害特点。并在分析重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合理运用农业措施、冬季耕翻灭茬、人工捕捉幼虫和科学运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直接消灭害虫,以减轻为害和损失。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发生规律 防治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沿海偏迟熟水稻徐稻3号高产途径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进行了不同播期、密度、施氮量对徐稻3号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沿海稻区产量10.5t/hm2以上最佳播期为5月5~8日,栽插密度36万穴/hm2,施纯N量337.5kg/hm2。

关键词: 偏迟熟 徐稻3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和连锁标记,为水稻耐冷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作为非轮回亲本,南京11号为轮回亲本,构建144株BC2F1分离群体。通过SSR标记以根电导率作为耐冷性指标,以复合区间定位法对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定位。【结果】检测到2个QTL qRC10-1和qRC10-2均位于第10染色体,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和37.02%,是两个主效的QTL。在与2个QTL的连锁标记RM171周围发展分子标记进一步定位,检测到3个QTL位于标记RM171附近。【结论】东乡野生稻第10染色体上的2个QTLqRC10-1,qRC10-2与苗期耐冷性有关,并位于SSR标记RM304-RM1108区间,可用于水稻耐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苗期耐冷性 根电导率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