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翻压不同量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豫南稻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翻压不同量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化肥减量20%和40%条件下,将紫云英翻压量设22.5、30、37.5、45 t/hm~24个水平,另设仅施用100%化肥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减施20%和40%化肥配施紫云英可使土壤碱解氮分别增加14.4%~20.9%和13.5%~26.5%,有机质分别增加4.5%~10.8%和4.2%~8.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水稻产量随着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减量20%化肥条件下,翻压30 t/hm~2紫云英时水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6.7%,差异极显著;而在减量40%化肥条件下,翻压37.5 t/hm~2紫云英时水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5.3%,差异极显著;与对照比较,翻压紫云英极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但每穗实粒数较对照有所降低。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肥力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的TMV侵染耐受性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的关系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机制,以耐受TMV感染品种豫烟8号和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对花叶病敏感的品种NC89为材料,通过对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二者接种TMV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中共同存在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且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中该途径有增强的趋势。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两品种接种TMV前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中关键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表达水平、酶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TMV后两品种中GST基因表达水平升高,GST酶活性增强,GSH含量升高,耐受性品种豫烟8号增幅更明显。通过硫元素的丰缺试验研究了接种TMV对GST基因及与TMV侵染耐受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和-S处理中两品种接种病毒后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S处理的表达量低于+S处理。GST、PR1-a、HSP90和Catalase-3这些抗病相关基因都呈上调表达,其中豫烟8号接种后的表达量均高于NC89;而Psb A和PhotosystemⅡ10 k Da polypeptide 2个涉及光合作用的基因均呈现下调表达,但是接种后豫烟8号的下调幅度小于NC89。以上表明,在耐受TMV感染的品种中,谷胱甘肽代谢增强对细胞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光系统Ⅱ中的关键成分D1蛋白基因Psb A的表达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光合系统的破坏程度。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耐受性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DGS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酒精糟及其残液干燥物(DDGS)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畜禽日粮中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蛋白质原料资源紧张的状况。但DDGS营养成分含量变异较大,导致其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其在畜禽日粮配方中的合理配制及应用效果。综述了DDGS在猪鸡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质量控制及其营养价值评定新技术(仿生消化技术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以期为DDGS在猪鸡日粮配方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酒精糟及其残液干燥物 营养特性 日粮 质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酰化改性花生蛋白研究

中国油脂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琥珀酰化改性因素对花生蛋白改性效果及结构性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花生蛋白质量浓度、琥珀酸酐添加量、反应温度对改性花生蛋白酰化度与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琥珀酰化改性条件。通过红外光谱、电子显微镜、氮溶解指数评价琥珀酰化改性花生蛋白的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花生蛋白质量浓度、琥珀酸酐添加量是显著影响因素;最佳改性条件为花生蛋白质量浓度58.5 g/L、琥珀酸酐添加量为花生蛋白质量的19.55%、反应温度49℃,在最佳条件下改性花生蛋白酰化度与产率分别为(82.82±0.59)%和(76.89±0.74)%;引入琥珀酰基改变了花生蛋白的分子结构,使蛋白质分子由折叠趋向伸展,蛋白质聚集体尺寸减小;改性花生蛋白的溶解性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 花生蛋白 酰化度 二级结构 氮溶解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栽培种与野生种(Arachis stenosperma)种间杂种的创制、鉴定与遗传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二倍体野生种A.stenosperma具有抗根结线虫病、锈病和晚斑病等特性,是改良花生栽培种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豫花15与A.stenosperma人工杂交,通过胚拯救获得了种间杂种w1401。分别以端粒重复序列、5S rDNA、45S rDNA和A.duranensis、A.stenosperma、A.ipaёnsis基因组DNA为探针,通过顺序荧光原位杂交,同时用转座子标记鉴定该种间杂种。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杂种w1401的三个基因组分别与豫花15A、B和A.stenosperma的基因组对应,其基因组的染色体核型也分别与栽培种核型和野生种核型对应,为鉴定杂种后代奠定了细胞学基础。筛选了34个A.stenosperma特异的SSR和转座子标记,其中32个是与豫花15共显性标记,为进一步开发和鉴定豫花15与A.stenosperma染色体易位系、渐渗系奠定了分子标记基础。此外,还分析比较了w1401与两个亲本部分植物学性状和抗病性差异,结果显示w1401较豫花15晚斑病抗性明显提高,展示了良好的育种前景。

关键词: A.stenosperma 种间杂交 分子标记 顺序荧光原位杂交 晚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减少猪流行性腹泻(PED)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根据PEDV的S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针对PED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特异地检测出PEDV。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2016年河南地区38家发生腹泻的猪场的256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猪场为30家,阳性样本为157份,检出率高于试纸条检测方法。可见,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可用于PEDV感染疑似病例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RT-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氮磷水平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提高模型精度,本文通过连续5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氮磷耦合水平下,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植株氮含量以及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以相关、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植株氮含量的最佳植被指数,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植株氮含量监测模型;最后以植株氮含量为链接点,按照"植被指数—植株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联系,建立融合植被指数与植株氮含量的冬小麦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基于植株氮含量建立的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监测精度;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分别基于修正叶绿素吸收反射率指数(MCARI_1)、归一化差值叶绿素指数(NDCI)、修正归一化差异指数(mNDVI)、MCARI_1、NDCI植被指数建立植株氮含量监测模型,监测精度(R~2)分别为0.826、0.854、0.867、0.859和0.819;以植株氮含量为链接点,通过"植被指数—植株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间接联系,建立基于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植被指数且融合植株氮含量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R~2分别为0.935、0.972、0.990、0.979和0.936;以独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RE)分别为11.26%、10.74%、8.41%、10.25%和11.3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221 g×kg~(-1)、1.825 g×kg~(-1)、1.214 g×kg~(-1)、1.767 g×kg~(-1)和2.137 g×kg~(-1)。说明基于不同生育时期植被指数链接植株氮含量可以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有效监测,且模型具有较好的年度间重演性和品种间适应性。

关键词: 冬小麦 高光谱遥感 冠层光谱反射率 籽粒蛋白质含量 植株含氮量 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分离鉴定及鉴别检测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的鉴别诊断方法,对从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猪场采集的患呼吸道疾病的猪只样品进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针对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设计了2对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80 bp和360 bp,对所分离纯化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了菌落形态观察及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病原微生物为支原体,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特征;通过单一PCR扩增反应,分别得到了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相应的目的扩增片段。表明分离到了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在单一扩增的基础上,建立了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二重PCR反应方法,可同时得到2条目的条带,与单一PCR扩增结果一致。表明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可用于猪肺炎支原体与猪鼻支原体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猪鼻支原体 鉴别诊断 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草酮对高粱精异丙甲草胺药害缓解作用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高粱田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的使用技术,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解草酮对高粱精异丙甲草胺药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解草酮20g/kg种子处理可使精异丙甲草胺300~1 200g/hm~2对高粱株高抑制率降低38.28%~67.50%,随着除草剂使用剂量加大,解草酮的缓解作用逐渐降低。解草酮1.25~20g/kg种子处理,能够使精异丙甲草胺1 800g/hm~2对高粱株高抑制作用降低40.14%~46.37%,解草酮处理剂量改变,其缓解效果变化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解草酮1g/kg种子处理可显著提高高粱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株高和鲜质量抑制中剂量(ED_(50)值)分别提高32.06、35.17倍。对不同高粱品种进行测定表明,解草酮1g/kg种子处理对不同高粱品种保护效果差异较大,对‘绿宝甜’‘黄河’和‘龙杂13’等高粱品种保护效果较好,对‘沈杂5’‘龙杂5’‘龙杂10’‘龙杂11’等品种保护效果较差。以上研究表明,解草酮种子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部分高粱品种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降低精异丙甲草胺药害风险。

关键词: 解草酮 精异丙甲草胺 高粱 药害 种子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冷冷冻过程对速冻油条加工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铝油条预混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油条,研究油条不同预冷时间、预冷温度、冷冻温度对油条物理特性(温度变化、湿基含水率变化、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速冻工艺对油条品质的影响规律及最佳速冻工艺。结果表明:随预冷时间的延长,预冷及冷冻温度的降低,油条皮和瓤的温度逐渐降低,降温速率加快;随预冷时间延长和预冷温度降低,油条皮和瓤湿基含水率降低量增加,速冻后湿基含水率降低量减小;油条的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随预冷时间的延长及预冷和冷冻温度的降低而上升。确定预冷温度0?℃,预冷时间45 min,冷冻温度-30?℃以下,冷冻时间30 min为无铝速冻油条最佳制备工艺。

关键词: 预冷 冷冻 品质 速冻油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