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延长常熟叫花鸡保质期的保鲜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常熟叫花鸡保鲜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腌制工序中添加香料和防腐剂、以及荷叶处理对叫花鸡保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腌制时添加香料对叫花鸡的储藏没有明显作用,添加防腐剂和对荷叶进行灭菌处理可以显著抑制叫花鸡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经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的结果为腌制时添加0.2%乳酸钠和0.45%双乙酸钠浸泡,并将荷叶121℃灭菌12 min,可以得到最佳的保鲜结果。

关键词: 叫花鸡 保鲜 储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葫芦脱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控制性放养的水葫芦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挤压方式的脱水效果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粉碎粗细程度、挤压筛孔孔径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筛选,以期获得水葫芦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以螺旋式挤压方式为最佳,水葫芦粉碎越细脱水率越好,0.5 mm筛孔孔径运行效果为最佳,出渣含水率由95.38%降至86.23%,脱水率达69.67%,鲜料单位处理量所需能耗(粉碎及挤压)为8 kW.h/t。在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酸化7 d处理好于未酸化;减速处理优于不减速。从总体脱水效果来看,未酸化+大头+减速一半和酸化7 d+小头+减速一半处理的出渣含水率分别为79.98%和76.77%,脱水率分别达到78.97%和82.61%。此脱水效果下已经完全达到后续资源化利用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 水葫芦 挤压方式 参数优化 脱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影响

环境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静态实验培养装置模拟了蓝藻细胞大量聚集、沉降死亡后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藻细胞沉降到沉积物表面50min内,溶解氧就消耗殆尽,形成厌氧、强还原环境,使得界面处大量的铁锰氧化物和硫化物发生厌氧还原.实验进行到第4d沉积物-水界面处Fe2+、Mn2+含量达到峰值,含量分别为4.40mg/L、2.35mg/L;实验结束时Fe2+含量表现下降,浓度仅为3.37mg/L;Mn2+急剧降低,浓度为0.97mg/L.而S2-含量变化则表现为第2d达到最高,含量为0.63mg/L;此后浓度一直降低,实验结束后浓度为0.12mg/L.在实验结束后测定的0~1cm处沉积物的ORP值为-150mV,表明沉积物处于强还原状态.藻体死亡引起的黑水团现象,在驱动沉积物中Fe、Mn、S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同时,也将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黑水团 水-沉积物界面 铁锰硫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喘气病的控制与净化方法的建议

养猪 2010

摘要: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MPS,猪地方性肺炎EPS)是猪的一种直接接触、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主要病原为猪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江苏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稻季径流水量可达5705.55m3·hm-2;常规施肥(T0)条件下,稻田径流流失全N(TN)、全P(TP)和速效K(AK)的总量分别为11.29、0.19和13.22kg·hm-2,流失率分别为3.8%、0.21%和9.8%;径流水中全N和速效K质量浓度随距施肥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较常规施肥处理而言,秸秆还田(T1)和还田减肥(T2)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径流水中TN、TP和AK质量浓度,而且能够减少稻季养分径流流失总量,分别减少13.48%、17.55%,25.00%、31.25%和22.69%、53.48%,并降低养分流失率,分别达13.16%、-2.63%,23.81%、14.29%和22.45%、41.84%。

关键词: 径流 养分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态制剂对鸡肠道菌群调控的研究

饲料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畜禽健康水平降低,动物疾病也变得复杂多发,防治困难,危害严重。2009年6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提高,在保持畜禽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中起重要作用的抗生素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蟠桃组合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糖酸性状QTL分析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油桃和油蟠桃组合‘霞光’בNF’杂交群体115个单株为试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亲本及各单株果实糖和有机酸含量,筛选164对SSR引物和2304对SRAP引物组合,选择符合1︰1分离比例的标记,使用Map Manager QTX20b软件的BC1模型构建遗传图谱,并对8个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进行与标记间的回归分析以及QTL区间分析。构建的图谱经与李属SSR参考图谱比对,发现基本匹配的8个连锁群总长度为1232.7cM,位点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9.34cM,包含22个SSR标记和108个SRAP标记,以及扁平果形(S)和非酸(D)两个位点。QTL区间扫描发现,LOD≥2的QTL区间共有28个,LOD≥3的有17个,LOD≥5的有10个。风味相关的QTL分布在Group1、2、4、5、6连锁群上。Group1含4个QTL区间(Glu2、Sor2、Tsug4、SSC3);Group2含3个QTL区间(Glu4、Sor3、SSC4);Group4含5个QTL区间(Suc2、Glu3、Glu5、Tsug5、Taci4);Group1、2、4的QTL均对相应性状均表现为负加性效应;Group5含6个QTL区间(Suc1、Suc3、Tsug3、Mal1、Taci3、Taci5、),大多集中在非酸位点(D)附近,均表现为对糖含量的正加性效应,对酸含量的负加性效应;Group6含9个QTL区间(Glu1、Fru1、Sor1、Tsug1、Tsug2、Taci1、Taci2、SSC1、SSC2),所有QTL均对相应性状呈正加性效应。

关键词: SSR SRAP 连锁图谱 有机酸 QT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桃是中国原产的重要落叶果树之一,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分布广泛。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计划地进行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工作,80年代分别在南京、北京、郑州建立了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至2008年底,共入圃保存桃种质资源1 300余份,涉及桃的6个种;以《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和《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依据,对保存的桃种质资源性状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鉴定,建立了性状评价数据库,并从形态学、孢粉学、同工酶和DNA标记等方面研究了桃亚属种间、桃种群间和桃品种群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感染的控制核心就是加强管理

北方牧业 2010

摘要:在猪病的控制中,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种猪的健康。在猪的饲养中,第一重要的就是种猪:种猪没问题,后面的猪就好养。目前我们的种猪上没有限制门槛,大多数规模猪场都不做测定,而是直接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宰后成熟过程中麻鸭肉质指标变化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跟踪宰后成熟过程中鸭肉的pH、肉色、水分含量、剪切力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的变化,分析鸭肉成熟过程。结果表明,鸭肉在成熟12 h pH值最低,此时僵直达到最大,肉质最差;16 h后,水分含量、剪切力、小片化指数变化趋于平缓,证明其已基本成熟。鸭肉排酸周期确定为16 h(环境温度5~8℃)。

关键词: 鸭肉 宰后成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