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洋山工程影响海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究
《环境工程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对附近海洋和渔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目前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数量等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水平。洋山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潮流发生改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但总体上对杭州湾潮流场影响不大。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铺设沿线,航道疏浚沿线,海底炸礁水域,大桥桩基沿线海域等,并使这些的底栖动物群落遭到破坏。建议启动人工鱼礁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首先恢复当地的渔业资源的饵料和底栖动物种群。还必须加强渔场管理。建议现有洋山渔场,除了秋季和冬季以外,一律禁止设立张网捕捞,并且从洋山工程对渔业的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补偿渔民损失。建议发展上海特有的海洋旅游业,重点开发游玩、观光、游泳、垂钓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旅游场所,建立具有洋山特色的上海海洋公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营湿地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专家座谈、查阅文献、收集数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山东省东营湿地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选取4项生态环境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湿地不同利用形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滩涂进行水产养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国民食品需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工业等其他发展方式相比,水产养殖对水体、气候变化等的负面影响较小,经过生态示范区的合理规划建设将会更好地起到平衡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共同发展。并对东营市水产养殖规划发展提出几项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常见鲳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探讨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研究了鲳属中常见鱼类银鲳、翎鲳和中国鲳的形态差异,同时对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3种鲳鱼的形态和分子数据对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聚类分析表明,银鲳和翎鲳形态较为相似,而与中国鲳形态差异较大。判别分析表明,3种鲳鱼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利用4个形态参数就可以将3种鲳鱼100%予以区分,同时利用该参数建立了3种鲳鱼的判别公式。典型变量分析也表明3种鲳鱼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分化,变异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不同的生活史及栖息环境可能是导致3种鲳鱼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所测定的3种鲳鱼线粒体DNA 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40个变异位点,2个插入和缺失位点。3种鲳鱼26个个体中共发现5种单倍型,利用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翎鲳和中国鲳关系较近,而两者与银鲳亲缘关系较远。利用多变量形态学数据所揭示的形态相似性并不能完全反映3种鲳鱼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鲳鱼 多变量形态度量 线粒体DNA 16S rRNA 系统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应激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旨在探讨急性低温应激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清生化、免疫指标以及肝脏HSP70 mRNA水平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77±2.18)g左右的吉富罗非鱼作为实验对象,设定(25±1)℃对照组和低温(9±1)℃冷应激试验组,每组设定5个平行组,分别在0、2、6、12h随机采样,测定血清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补体3(C3)、补体4(C4)、溶菌酶(LSZ)、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以及肝脏HSP70mRNA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LU水平在冷应激后6h,TG水平在冷应激后2、6h,CHOL水平在冷应激后6、12h均有显著升高(P<0.05),ALT水平在冷应激后2、12h均有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AST、COR、T3水平在冷应激2、6、12h时出现显著升高(P<0.05),C3、C4、LSZ水平在冷应激后2、6、12h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SP70mRNA水平在冷应激后的12h出现显著升高(P<0.05)。因此,急性低温应激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肝脏应激蛋白HSP70mRNA水平,影响该鱼的非特异免疫力和相关生理指标。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低温应激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HSP70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级管理人才空降的管理模式
《商业文化(上半月) 》 2011
摘要:本文以企业人才引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空降式的人才引进模式的讨论,对人才空降式的企业管理以及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出现的矛盾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企业可以采用人才空降式的引进法则来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鱼优势腐败菌腐败能力分析
《食品与机械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大黄鱼和大菱鲆无菌鱼块接种优势腐败菌后5℃贮藏中的感官、腐败产物和腐败菌的变化,以生长动力学参数和腐败产物的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CFU)为指标,探讨两种冷藏海水鱼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腐败能力。结果表明,大菱鲆鱼块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货架期分别为60,72h,货架期终点时的TVBN含量分别为35.48,37.56mg/100g,腐败菌菌数分别为8.14,8.32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1.86×10-7,1.35×10-7 mg TVBN/CFU。大黄鱼鱼块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货架期分别为162,174h,货架期终点时的TVBN含量分别为31.74,39.01mg/100g,腐败菌菌数分别为8.71,8.91lg(CFU/g),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4.49×10-8,3.72×10-8 mg TVBN/CFU。大黄鱼鱼块的货架期比大菱鲆的明显长,接种假单胞菌的两种鱼块的货架期比接种希瓦氏菌的稍长。两种海水鱼低温有氧贮藏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都有很强的腐败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摘要:用添加质量分数0.00(对照组)、0.10%、0.30%、0.50%和0.70%壳寡糖的饲料饲喂初始体重(3.81±0.23)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niloticus)10周,研究不同浓度壳寡糖的添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4个不同浓度添加组中,添加质量分数0.50%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幼鱼的增重率(P<0.05)、特定生长率(P<0.05),并降低饲料系数(P<0.05);添加质量分数0.3%和0.5%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P<0.01);添加质量分数0.10%、0.30%、0.50%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幼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同时,各浓度的壳寡糖均能明显提高幼鱼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P<0.05),并降低幼鱼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壳寡糖可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调节血脂水平,添加量以质量分数0.30%~0.50%为宜。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壳寡糖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血液学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南极大磷虾共附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一氧化氮靶向抑制活性筛选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南极磷虾科学探捕项目所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共附生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多相分类学分析、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提取及HPLC分析,并对其发酵粗提物进行了针对多种重大疾病药物靶标-一氧化氮(NO)抑制活性的靶向筛选。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其进化关系最近的需盐杆菌(Salegentibacter salinus)ISL-6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2%(小于确定新种的阈值97%)。综合该菌株的多相分类学指标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需盐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Salegentibacter sp.NJC-06,其发酵代谢产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富含双键的萜类物质,发酵液粗提物具有较强的NO靶向抑制活性。
关键词: 南极大磷虾 共附生细菌 分离鉴定 一氧化氮 靶向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 2011
摘要:利用填充床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实验主要考察了放电处理前后藻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以及溶液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的变化,分析放电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原因.结果发现:处理样MDA含量均比空白样的高,但二者相差的差值逐渐下降;处理当天,处理40 min和60 min样品的细胞电解质外渗率分别为71.30%和80.61%,远大于空白样的56.50%.而后随着放置培养时间的增加,电解质外渗率先升高后下降,但一直都高于空白样的;处理40 min和60 min当天藻样的DOC含量均较空白样高,伴随着处理后放置培养时间的增加,处理40 min和60 min藻液的DOC含量略有下降,而空白样的DOC含量增加明显,从6.04 mg/L增加到10.67 mg/L.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 MDA含量 细胞膜通透性 DOC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淡水养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广东饲料 》 2011
摘要:广东省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山塘水库、池塘众多,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淡水养殖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9年全省淡水养殖总面积550万亩,产量306.5万吨、产值362.1亿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39.8%和61.5%,占水产品总值的55.3%,约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