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莲花粉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白莲花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β-胡萝卜素扫描光谱初步鉴定,然后薄层层析法处理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进行进一步鉴定,并利用绘制标准曲线测定β-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是石油醚∶丙酮比例为2∶1,温度30℃,提取时间150 min;白莲花粉中的β-胡萝卜素提取量为596.22μg/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苏北地区淡水养殖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科学养鱼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2010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相比往年的时间较长,从3月份到6月底之前,天气一直处于低温阴雨的状况,气温始终低于25℃,很少有阳光。由于长期的低温阴雨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封闭循环水养殖中曝气系统设计及曝气器的选择
《渔业现代化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的发展,对养殖水体溶解氧浓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对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收支平衡的基础研究较少。如何提高氧气的溶解效率、减少氧气的逸出、合理控制溶解氧水平等技术难关的突破,对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曝气技术的设计理论基础以及曝气设备的最近发展状况,比较各式曝气器的性能参数,从而为封闭循环水养殖曝气系统的设计和曝气器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向精准化的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盐碱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生物学杂志 》 2011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碳酸盐碱度浓度条件下,钝顶螺旋藻OD560值、藻液pH值及碳酸盐碱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培养4d后,4mg/L和8mg/L组生长缓慢且呈现下降趋势,OD560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16mg/L和32mg/L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64mg/L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第6~12d,4mg/L、8mg/L组和16mg/LOD560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32mg/L组无显著差异,而64mg/L组在6~8d,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第10~12d,与其它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性(P<0.01)。NaHCO3与Na2CO3组成的缓冲体系,其pH值调节功能优于单一使用NaHCO3的对照组。在充气状态下,实验期间各组的碱度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与纹缟虾虎鱼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海洋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纹缟虾虎鱼(P<0.05)。斑尾刺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56和73.00。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分别为32.14%±1.16%和30.17%±1.02%。从以上分析可见,两种虾虎鱼均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粗蛋白、粗脂肪、必需氨基酸含量来看,纹缟虾虎鱼的营养价值优于斑尾刺虾虎鱼;从EPA和DHA的相对含量来看,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斑尾刺虾虎鱼高于纹缟虾虎鱼。
关键词: 斑尾刺虾虎鱼 纹缟虾虎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DGGE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的原理、优点和应用程序,概述了PCR-DGGE技术在底泥微生态、水环境微生态、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和水产养殖系统微生态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推广养殖的鲤鱼新品种——松浦镜鲤
《农村百事通 》 2011
摘要:【品种简介】松浦镜鲤是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的基础上,采用混合选择方法,从1998年开始继续选育3代后获得的体型完好、背部较高而厚、生长快、抗寒力强、繁殖力高、体表基本无鳞的鲤鱼新品种。它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渤海、东海主要养殖鱼类许氏平鲉和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在消声水池中选用KF-668双屏彩色探渔仪等仪器,在50、200kHz工作频率下对研究对象目标强度及背向反射声截面与体重和体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体重和体长均可用做定量表述上述两种鱼类目标强度的参数。TS大黄鱼在5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值介于-32.85~-58.01dB;20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介于-29.3~-56.99dB。TS许氏平鲉在5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值介于-31.74~-75.87dB;200kHz频率下身体各向目标强度介于-31.74~-74.75dB。大黄鱼和许氏平鲉身体各向目标强度大小为TS侧向>TS背向>TS头向>TS尾向。50kHz:TS大黄鱼=24.8logL(cm)-73.9(侧向);200kHz:TS大黄鱼=23.9logL(cm)-71.3(侧向)。50kHz:TS许氏平鲉=25.7logL(cm)-69.16(侧向);200kHz:TS许氏平鲉=26.4logL(cm)-70.8(侧向)。试验结果为声学水下监测仪器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