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VP6蛋白编码区长度为1 250 bp的片段,克隆到pEGFP-N1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VP6。经PCR鉴定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pEGFP-N1-VP6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 real-time 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草鱼呼肠孤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98 09,斜率为-3.373;对初始模板定量检测的范围为1×101~1×106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草鱼呼肠孤病毒,而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IHNV)无检测信号。本研究建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进行定量分析,对草鱼出血病快速诊断与病毒病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6蛋白编码基因 TaqManreal-time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基因组中1个新Tcl类转座子的发现与鉴定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鲤(Cyprinus carpio)基因组中鉴别出一个新的具有潜在转座活性的Tcl类转座子,并命名为CCTN转座子(Cyprinus carpio Transposon,CCTN).CCTN转座子全长l 611 bp,由两端约214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IR)和中间不间断的996 bp的转座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CCTN转座子推测的转座酶序列中存在完整的DD(34)E结构域,此结构域是Tel类转座酶作用的必需位点之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CCTN转座子在鲤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约为2.28*103,占全基因组的0.21%.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CCTN转座子是一个新的鱼类Tcl类转座子,其与斑马鱼(Danio rerio)Tzf-28、大西洋鲑(Salmo salar)SALT1和鲽(Pleuronectes platessa)PPTN2等Tcl类转座子亲缘关系较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前衍生HPLC法检测罗非鱼肌肉中的硫酸新霉素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硫酸新霉素本身没有紫外吸收,必须通过柱前衍生来进行荧光检测,建立合适的衍生方法是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关键。通过对硫酸新霉素衍生方法的优化,确定衍生化学试剂氯甲酸戊甲酯乙腈溶液的浓度为8 mmol/L,在pH值为7.8的硼酸缓冲液中衍生反应15 min,10 h内检测可得到理想的结果。对硫酸新霉素检测方法优化后,该药物在罗非鱼肌肉中检测限可达到0.02mg/kg,定量限为0.05 mg/kg,在0.05~5 mg/kg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6),在肌肉中分别按照0.10、0.50、1.00 mg/kg的标准添加硫酸新霉素,回收率分别为76.43±1.46%、79.47±1.71%、86.82±1.13%。
关键词: 罗非鱼 硫酸新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氯甲酸芴甲酯 柱前衍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船上加工日本鳀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1
摘要: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us)是一种离水极易腐败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文章利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原理分析了海上加工船加工日本鳀鱼干的原料、加工工艺条件和贮藏运输等方面对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指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HACCP工作计划表,提出了日本鳀鱼干加工中原料及各加工工序的危害因素、卫生操作程序、监控测定方法和纠偏措施,构建了船上加工日本鳀鱼干生产的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罗非鱼质量安全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国渔业经济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罗非鱼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罗非鱼养殖已成为出口创汇和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因种苗生产、养殖过程和流通缺少有效的监管,药物残留隐患存在,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采用SWOT法分析了我国罗非鱼质量安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建立罗非鱼质量评价体系,把罗非鱼的收购价格和质量等级相挂钩,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建立从池塘到餐桌全过程质量监控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丹残留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鱼、虾、贝的可食部分作为试验基质,建立了水产品中顺式氯丹、反式氯丹和氧氯丹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取均质试样1 g,加乙腈超声提取,正己烷反萃,弗罗里硅土-硅胶层析柱净化,使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氯丹含量。氯丹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200~100μg.L-1(r=0.998 3~0.999 9,n=7,P<0.001),3种氯丹的定量检测下限均为2.00μg.kg-1(试验基质质量以湿质量计)。当加标水平为1~15倍定量限时,6次重复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72.2%~104.0%,批次内变异系数为2.81%~8.56%(n=6),批次间变异系数为8.50%(n=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诺氟沙星在金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水产学杂志 》 2011
摘要:实验水温为15±2℃,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平均体质量100±10g)单剂量肌肉注射30.0 mg/kg诺氟沙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CL)法于0.15,0.25,0.5,0.75,1,1.5,2,4,6,8,12,24,48,72 h测定了鱼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药物的浓度,研究了诺氟沙星在金鳟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金鳟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药物动力学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诺氟沙星在金鳟血浆、肝脏和肾脏中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866、1.985、0.38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369、36.402、30.97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08.005μg/mL.h、622.721μg/g.h、794.362μg/g.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藻酸钠裂解物对冷冻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褐藻酸钠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褐藻酸钠裂解物,分析了裂解物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虾仁质量的效果,并研究了对虾仁冷冻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藻酸钠裂解物中的分子量大于6kDa的裂解物HDX-A能有效改善冷冻后水分流失,虾仁经1%的浸泡液处理1h后进行冻藏不同时间后再解冻,HDX-A能够有效地阻止水分流失,从而保持虾仁水分且随时间的延长其保持能力并不减弱,而且随浸泡溶液浓度的增加效果增强。HDX-A主要是通过增加自由水含量而避免了冷冻后虾仁水分和营养流失。HDX-A还可有效地降低冷冻虾仁的蒸煮损失,1.5%处理的样品蒸煮损失最低,整体上蒸煮损失低于20%,120d时仅为15.6%左右,显著低于对照(P<0.05)。HDX-A可通过降低冷冻虾仁水分流失改善了粘弹性和破断力等流变学特性,提高了产品品质,可作为无磷品质改良剂替代复合磷酸盐。
关键词: 褐藻酸钠裂解物 冷冻南美白对虾 流变学特征 无磷品质改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