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露地油豆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北方园艺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从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方面介绍了露地油豆角的栽培技术,该技术相较以往传统的露地油豆角种植方式,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2.91%,农药平均喷施次数减少2.2次,油豆角667 m2平均纯利润增加575元,该技术为露地油豆角绿色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大豆镰刀菌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防效果
《生物技术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镰刀菌根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大豆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为获得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方法】从健康大豆根际土壤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胞外酶活性及促生特性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测定菌株生防及促生效果。【结果】筛选出的4株芽孢杆菌和1株假单胞杆菌对F.graminearum的抑菌率均达到60%以上,对F.oxysporum,F.solani,F.longifundum以及 F.equiseti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及挥发代谢物均会影响F.graminearum的生长。5株拮抗菌具有产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葡聚糖酶的活性,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的能力。综合以上测试结果,菌株20-8具有较强的抑菌及大豆促生效果。根据形态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将菌株20-8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可以破坏F.graminearum菌丝体结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可以显著抑制孢子萌发。室内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20-8的稀释发酵液对F.graminearum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可达46.08%,并且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结论】筛选鉴定的暹罗芽孢杆菌20-8具有解磷、解钾、固氮以及产铁载体及多种胞外酶功能,其稀释发酵液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及大豆促生能力,菌株20-8可以用于防治F.graminearum引起的大豆根腐病。


饲用玉米镰孢菌毒素污染控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进口国。在玉米总产量中,饲用玉米占比高达63%。镰孢菌毒素是影响饲用玉米品质,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控制饲用玉米中镰孢菌毒素污染对于降低养殖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我国玉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饲用玉米种植、收获、运储和加工过程中镰孢菌毒素污染关键控制点,以及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饲用玉米全产业链镰孢菌毒素的污染控制应以田间为源头,从产地环境到品种选择、从栽培技术到田间管理,都要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收获、干燥、运输、贮藏中间环节需明确条件与要求,降低加工过程毒素浓缩风险;加快建立饲料脱霉剂标准评价体系,从而推动脱霉剂市场良性发展,以此保障饲用玉米品质。


植物精油的作用机理及其在仔猪肠道发育调控的应用
《猪业科学 》 2024
摘要:植物精油属于新型无抗替代品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肠道发育、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炎的功能,因其毒性小、易降解,不会在动物体内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从植物精油的理化特性、植物精油对仔猪肠道发育的营养调控入手,旨在为开发仔猪无抗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仔猪肠道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一个免疫调节器官,仔猪肠道的发育伴随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12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者提供选种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早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和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玉米品种中黑科玉17、佳禾18、三北1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抗逆性表现较好,但熟期略晚于对照德美亚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益农玉14、哈育1001、先玉1219等3个品种熟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与对照德美亚1号熟期相当,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益农玉218、瑞富尔2号、东农270、罕玉33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熟期与对照CS5101相当,产量除罕玉33略低外,其余品种产量均较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栽培型向日葵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栽培型向日葵‘龙赏葵1号’为供试材料,筛选出51条叶绿体基因组CDS,进行密码子使用特征分析。利用Codon W 1.4.2、SPSS和在线软件CUSP,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并筛选最优密码子。结果显示‘:龙赏葵1号’向日葵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各位置GC含量为GC1(47.14%)>GC2(39.44%)>GC3(28.42%),密码子末位碱基以A/T为主;ENC取值范围为39.13~59.17,ENC>45的基因共有38个,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RSCU>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余29个以A/U结尾,偏好性明显;相关分析发现,其密码子使用偏好主要受自然选择影响;高频和高表达相结合的方法确认12个密码子为最优密码子,分别为CUU、AUA、CCA、ACU、GCU、UAU、UAG、CAU、AAA、GAU、AGU、GGA。
关键词: 向日葵‘龙赏葵1号’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


松嫩盐碱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离子变化规律分析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盐碱退化状态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离子的变化,本研究以松嫩温性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未退化、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退化草地下土壤离子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盐碱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离子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K~+、Na~+、Mg~(2+)、Ca~(2+)、Cl~-、HCO~-_3、SO_4~(2-)、CO_3~(2-)随盐碱程度加重显著增加,阳离子交换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盐碱程度变化,土壤电导率、pH、全钾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显著下降(P<0.05)。与未退化土壤相比,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上升(P<0.05),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重度退化盐碱草地速效磷含量显著上升(P<0.05)。土壤TN、AN、AP、K~+与盐碱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未退化草地土壤AN、TN含量较高,而重度退化草地AP、K~+含量较高。本研究为松嫩盐碱退化草地修复措施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