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丁酸梭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对仔猪肠道影响的研究进展

浙江畜牧兽医 2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0份大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60份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0份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布范围在3.00%~93.40%之间,其中4粒荚数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60份大豆资源划分为四大类,其中第四大类主要来自于国外资源,主要特征为底荚高度较低、结荚较密、蛋白质含量较高、综合性状良好。主成分分析表明,综合表现最高的是编号ZY495,得分为5.40。其次为ZY533,得分为4.40。研究表明,160份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背景,为黑龙江大豆遗传育种提供有效的表型数据支撑。

关键词: 大豆种质资源 荚粒数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绩效评价在科研项目资金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

摘要: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国家对科研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财政部门对科研项目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在当前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下,科研项目编制绩效目标,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绩效评价在科研项目资金中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绩效评价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中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监督,为规范绩效评价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绩效评价 科研项目 资金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中国种业 2025

摘要: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40005,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大兴安岭沿麓地区及相似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该品种植株繁茂,分蘖力强,品质优良,能满足强筋小麦加工需求。在2021-2023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7.1%~8.3%,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龙辐麦7166 新品种 诱变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低的耐储小麦新品系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储藏过程中的陈化变质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获得的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低的3个转基因小麦材料与7个本地主栽品种或中间材料杂交,分别在10个组合的F1~F3代材料中,采用适合黑龙江省春小麦的花药培养技术,在短时期内快速培育出6个农艺性状优良、LOX活性低的小麦新品系,实现了优良基因的快速转育。

关键词: 小麦 脂肪氧化酶(LOX) 花药培养 快速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蜂格网侵蚀沟生态治理模式及应用

中国水土保持 2025

摘要:蜂格网侵蚀沟生态治理模式是针对东北黑土区中小型侵蚀沟沟坡防治和植被恢复而设计的一种将工程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的新型环保侵蚀沟治理模式,其特点在于原材料环保可持续利用、工程造价低、能更有效地稳固沟坡土壤,且生态效益显著。以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侵蚀沟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蜂格网侵蚀沟生态治理模式施工工艺,并分析了其治理效益,结果表明此治理模式不仅能显著降低径流的冲刷能力,有效阻控土壤侵蚀,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还兼具生态友好和节约土地、施工工艺简便等多重优势。蜂格网侵蚀沟生态治理模式在哈尔滨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市等区域的侵蚀沟治理中均有应用,是治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沟坡的一种高效手段,可复制推广并规模化应用。

关键词: 治理模式 蜂格网 侵蚀沟 水土流失 黑土地保护 东北黑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5

摘要:肉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的重要一环。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肉羊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黑龙江省肉羊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为探索黑龙江省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水平,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黑龙江省羊肉产量、价格、市场占有率及成本竞争力等指标,得出黑龙江省肉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结论。并针对其优质品种缺乏、产业组织化水平有限、屠宰加工能力有待提升、品牌建设不足、政策资金扶持不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探索提升黑龙江省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推动黑龙江省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肉羊产业 国内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评价

宁夏农林科技 2025

摘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亏缺是导致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马铃薯种质资源抗旱鉴定双层顶部挡雨装置内,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2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单株结薯数、块茎鲜重、块茎干重,筛选耐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结果表明:698(T9613-14)、673(WK2)、479(Sebago)3个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较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可作为种质创制和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新品种选育的资源加以利用。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抗旱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灵敏且特异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快速、可视化临床诊断方法,本试验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和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LFD)技术,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属特异性KmtⅠ基因为模板,设计了用于RPA扩增和nfo RPA扩增的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免疫层吸试纸条分析,筛选最佳引物,优化RPA反应体系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0℃、20 min内即可获得最佳检测效果,对质粒浓度的最低检测限为2.26×101copies/μL,且与大肠杆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无交叉反应;使用RPA basic、RPA-LFD以及普通PCR同时对15份籽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检出率均为100%,符合率为100%。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RPA basic与RPA-LFD快速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对仪器、场地要求低,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即时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重组酶聚合酶 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克新40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25

摘要:克新40是以CIP393371.157为母本、以尤金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鲜食型、薯条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春季栽培从出苗至成熟86 d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约65.3 cm。茎、叶绿色,茎翼微波状。花序小,花冠紫色,近五边形。结薯集中,薯块短卵圆形,表皮略麻,黄皮带有部分紫色,黄肉,芽眼深度中,单株结薯数6~10个,平均单薯质量152.3 g,商品薯(>75 g)率在83.33%~92.0%,667 m2产量3200 kg左右。高抗晚疫病,中抗PVX病毒病,抗PVY病毒病,耐贮藏。干物质含量(w,后同)16.4%,淀粉含量12.4%,粗蛋白含量1.34%,维生素C含量33.6 mg·100 g-1,还原糖含量0.45%。适宜在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克新40 中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