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露香梨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玉露香梨生长及提质的最优施肥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的评价函数确定常规测土配方施肥处理(T1)、有机肥替代25%(T2)、50%(T3)、75%(T4)的化肥氮和单施有机肥(T5)5个处理对玉露香梨生长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946%.第一主成分占70.492%的累计贡献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是改善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F2)占20.454%的累计贡献率,其中果实纵径占比最高.结合PCA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化肥氮50%处理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可见,T3处理是促进玉露香梨生长及提质的最佳处理.


播期对不同类型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揭示播期对西北旱区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适宜西北旱区栽培的粳性和糯性糜子为研究对象,探究6个播期[4月20日(S1)、5月5日(S2)、5月20日(S3)、6月4日(S4)、6月19日(S5)、7月4日(S6)]下糜子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播期推迟,糜子的生育期也推迟,生育天数缩短,S1播期各品种糜子生育天数变化范围为125~139 d,S4处理生育期缩短至101~112 d,S6播期时仅81~88 d。糜子植株随播期推迟呈矮化生长,S4播期各品种糜子的株高比S3低10.63~16.70 cm(P<0.001)。糜子的穗长在S5播期下较长,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达最大,且穗茎短。在S5播期,‘陇糜12号’、‘固糜21号’‘、榆糜2号’‘、冀黍2号’‘、赤黍8号’和‘晋黍9号’的产量比S3分别高18.0%、14.4%、15.1%、9.3%、8.0%和10.0%(P<0.05),穗茎长比S3分别短13.1%、14.6%、15.1%、30.6%、15.3%和11.8%(P<0.05)。糜子籽粒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显著,播期推迟,糜子品质得到改善,但过迟播种对糜子品质不利,S5播期处理所有糜子品种的淀粉和蛋白质均达最高,各品种分别比S3高12.1%~22.7%(P<0.05)和11.3%~20.5%(P<0.05)。综合考虑糜子生长、产量及品质等指标,本试验条件下,S5为西北旱区糜子生产的适宜播期。


粉碎粒径对番茄和辣椒秸秆堆肥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茄果类蔬菜秸秆在菜田就近进行好氧堆肥粉碎条件,研究了2种粉碎粒径(碾压粉碎2~5 cm、切割粉碎1~2 cm)对3种蔬菜秸秆(番茄、辣椒及二者混合秸秆)堆肥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辣椒和混合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组分降解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大粒径处理能够降低堆肥初始木质纤维素的含量,同时加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堆肥后期的降解;小粒径处理则能够提高堆肥积温,促进木质素的降解。冗余分析表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是促进全碳降解的关键因素。大粒径处理的3种秸秆初始全氮、全磷、全钾和腐植酸含量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且在堆肥结束时大粒径处理的氮、磷、钾总养分含量(8.03%)和腐植酸含量(12.15%)仍显著高于小粒径处理(6.88%、9.44%)。在生产中,蔬菜产地可选择秸秆还田机碾压粉碎至2~5 cm粒径或容重0.3 g/cm3下的粉碎粒径对茄果类蔬菜秸秆进行堆肥,有助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堆肥质量的提高。


发酵玉米芯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玉米芯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的影响.选用60头体况良好、13月龄左右、体重[(395±32)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10%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20%发酵玉米芯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3 d.结果显示:1)试验1、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1、2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对照组和试验1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各组瘤胃液pH无显著差异(P>0.05);2个试验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乙酸、丙酸、戊酸摩尔百分比及乙酸/丙酸值没有显著变化(P>0.05);2个试验组瘤胃液丁酸摩尔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3组肉牛瘤胃菌群中的主要优势菌门.试验1、2组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属水平上,3组的主要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目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Bacteroidales).试验1、2组普雷沃氏菌科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1组还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对照组Ruminococcus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1、2组(P<0.05);试验2组的梭菌目未分类属(unclassified Clostridiales)和毛螺菌科未鉴定属(unidentified 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发酵玉米芯能够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改善瘤胃发酵环境,同时影响瘤胃菌群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的组成.
关键词: 发酵玉米芯 西门塔尔杂交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菌群组成


6个欧李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解6个欧李品种在宁夏苗期的抗旱性差异,为欧李品种引进及耐旱品种筛选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处理15、30 d后测定株高,以正常浇水为对照;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极度干旱环境,测定相同干旱胁迫下农大5号、农大7号、京欧1号、农大4号、宁欧2号、农大6号6个欧李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SPAD值及其他生理指标,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条件下,欧李品种的株高相比正常浇水的对照降幅明显。PEG-6000干旱胁迫下,不同欧李品种与清水对照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叶绿素SPAD值、SOD活性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利用欧李抗旱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得出,欧李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农大5号、农大7号、京欧1号、农大4号、宁欧2号、农大6号。农大5号和农大7号的抗旱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好,可作为宁夏地区欧李的主要推广品种。


西瓜果实网条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条纹自交系西瓜(TD)和网条突变体西瓜(WT)为材料,通过分离群体的条纹性状比例探索西瓜的条性状遗传基础;以转录组测序及表达差异分析为基础,探索网条突变体西瓜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变化,筛选出条纹自交系与网条突变体西瓜之间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57个,主要富集于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生物碱生物合成通路、氨基酸代谢通路等7种代谢途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对核心基因的进一步分析,初步挖掘出部分网条突变体西瓜中有关生物胁迫抗性的基因变化情况,进一步筛选确定西瓜深绿条纹基因(ClGS,watermelon dark-green stripe)、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5编码基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类长春碱合成酶编码基因、叶绿素a-b结合蛋白编码基因可能是决定西瓜网条果皮性状的核心基因;qRT-PCR验证结果表明,条纹自交系西瓜与网条突变体西瓜在基因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西瓜不同果皮条纹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也为阐明西瓜不同果皮条纹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瓜 果皮条纹 转录组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突变体


不同比例南瓜籽壳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24
摘要:为研究南瓜籽壳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况良好、体重30 kg左右的6月龄断奶公羔羊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含有0%、10%和20%南瓜籽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每组18只,每只为1个重复,试验期8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中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C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血清中皮质醇(COR)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并促进蛋白质代谢。


宁夏枸杞新品种‘宁农杞15号’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农杞15号’是以‘06-3-8’为母本与‘宁农杞1号’进行杂交选育的宁夏枸杞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深红色,果粒大。多糖含量46.45g·kg~(-1),平均单果质量0.82 g。2~5龄平均株产干果0.55 kg,较对照‘宁杞1号’高102%,5龄株产干果1.01 kg,比对照高98%。物候期较对照提前7~10 d,适宜以银川为代表的二季产区种植,作为锁鲜、制干、榨汁兼用品种推广使用。


宁夏枸杞酚类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食品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营养、功能食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重要的药食同源滋补品,富含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宁夏枸杞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宁夏枸杞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分析与鉴定方法及生物活性;同时也总结了酚类物质对枸杞食药风味/五味的贡献、合成代谢及其深加工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枸杞酚类化合物研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展望。以期为宁夏枸杞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特色资源枸杞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酚类化合物 提取 分离 结构表征 加工应用


水利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宁夏农林科技 》 2024
摘要:水利专家系统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提高水利工程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归纳水利专家系统关键技术,梳理水利专家系统研究成果,旨在分析水利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水利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深化人们对水利专家系统的全面认识,推动水利专家系统理论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水利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 水利专家系统 灌溉管理专家系统 水资源开发管理专家系统 水质管理专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