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毛白杨茎干不同方位夜间液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不同方位夜间蒸腾量(Nt)及茎干充水量(Sr)等夜间液流活动的规律,探究不同方位Nt和Sr的主要影响因子,该研究使用热扩散的方法监测了宽窄行模式下栽植的毛白杨茎干不同方位夜间液流,并用图像法区分Nt和Sr.使用自动气象站和机械式张力计监测太阳总辐射(Rs,k W·m–2)、空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风速(v,m·s–1)、土壤水势(ψ,k Pa)等环境因子.通过比较各方位的Nt和Sr等液流活动的大小情况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得到方位间夜间液流的差异性以及各方位夜间液流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宽行距位于东侧的样树西方位的Nt和Sr均最大,其中西方位的Sr显著大于其他3个方位;北方位的Nt显著小于其他3个方位;其他方位间的Nt和Sr无显著差异;各方位夜间茎干充水量占夜间液流量的比例(Sr/Q)无显著差异.宽行距位于西侧的样树西方位的Nt和Sr亦均最大,其中西方位的Sr显著大于东方位和南方位;南方位的Nt最小,显著小于西方位和北方位,其他方位间的Nt和Sr无显著差异;南方位的Sr/Q显著大于其他3个方位.各方位的Nt和Sr均与水汽压亏缺(VPD)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部分方位Nt和Sr与Ta和RH有显著相关关系,没有任何方位Nt和Sr与v和ψ有显著相关关系.Nt和Sr方位间的差异(NtCV、SrCV)与VPD、Ta、RH、v和ψ均无显著相关关系.此外,Sr受白天的液流活动的影响显著.综上所述,毛白杨不同方位Nt和Sr等液流活动具有较大的差异,且西方位是优势方位;VPD是影响各方位Nt和Sr的主要气象因子.

关键词: 毛白杨 方位 夜间蒸腾 茎干充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性膜包装鲜切火龙果品质变化

食品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预防火龙果氧化褐变与失水腐烂,通过壳聚糖-明胶活性包装膜对鲜切火龙果进行处理以延长鲜切火龙果的货架期.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活性膜能够将鲜切火龙果的贮藏期延长到12 d;壳聚糖-明胶活性膜不仅能有效提升鲜切火龙果的感官品质,保持火龙果良好的色度,同时有效延缓贮藏期内鲜切火龙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含量的下降.壳聚糖-明胶活性膜能够在贮藏期内维持鲜切火龙果较高的POD、SOD、CAT酶活力,减少生理代谢产物合成,有效延缓鲜切火龙果的腐败变质.

关键词: 活性膜 鲜切 火龙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头孢菌素C对蔬菜种子萌发的毒理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头孢菌素菌渣无害化处置与肥料化利用过程中残留的头孢菌素C对蔬菜生长的毒理效应,通过恒温保湿培养法,采用生菜(Lactuca sativa Linn.var.ramosa Hort.)、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f.Lam)、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及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4种蔬菜种子为研究对象,以种子发芽率、幼苗的鲜质量、胚轴长、胚根长为毒性敏感指标,研究了7种浓度头孢菌素C溶液胁迫下4种蔬菜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比较了不同蔬菜在头孢菌素C毒害下的生态毒性差异和相对敏感的指标.结果表明:头孢菌素C溶液对4种蔬菜种子毒性敏感指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胚根>鲜质量>胚轴>发芽率;头孢菌素C溶液浓度与4种蔬菜胚根生长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头孢菌素C对生菜、油麦菜、白菜以及油菜的最大无响应浓度(NOEC)分别为868.10、727.25、796.27 mg·L-1和629.277 mg·L-1,4种蔬菜对头孢菌素C的毒性敏感度依次为油菜>油麦菜>白菜>生菜,其中油菜IC50值为1538.36 mg·L-1.研究表明,与油麦菜、白菜和生菜相比,油菜更适合作为后续实验的生态毒性指示植物.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生态毒性 发芽率 胚根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参数与菌群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罗非鱼养殖密度对养殖水体水质参数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开展30 d养殖密度试验.通过水质监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合Illumina Miseq进行养殖水体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养殖密度、水质参数与菌群多样性三者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肝脏组织无显著影响,但随养殖密度增加罗非鱼鳃小叶变形扭曲、部分末端膨大甚至脱落.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随养殖密度增加而降低(P<0.05),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无机氮类含量呈阶段性变化.水质参数相关系数矩阵及载荷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密度组水体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为中等强度相关;低密度和高密度组溶解氧与氨氮呈负中等强度相关,中密度组中溶解氧与氨氮呈负极强相关.不同养殖密度水体中菌群丰度存在差异,优势菌属为黄杆菌属、新鞘脂菌属、hgcl clade、大单胞菌属等多具备污染物降解能力的细菌.上述结果表明,罗非鱼中等养殖密度下保证足够的供氧量可促进水体中无机氮的降解,结合有效的水处理可保证鱼类生长,将能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罗非鱼 养殖密度 水质 菌群多样性 16SrDNA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光谱信息的玉米变量追肥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近地光谱信息的玉米变量追肥技术是实现氮肥科学合理施用的有效途径.为提高追肥控制系统的光谱信息获取精度及控制精度,对光谱传感器布置方式及系统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田间追肥试验.对行式及分布式布置方式对比试验表明:光谱传感器分布式布置方式采集NDVI优于对行式布置方式,获取NDVI均值平均提高6.4%,方差平均降低0.038.NDVI采集数据采用滑动窗口均值滤波算法进行滤波,滑动窗口边长为15,均方差为0.007 9.系统响应特性试验表明,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为1.5s,平均稳态误差绝对值为0.775 r/min,平均超调量为10.6%,系统在排肥轮工作转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田间施肥量控制效果评价试验表明,排肥理论转速与监测转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35%,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的目标.

关键词: 玉米 变量追肥 光谱信息 排肥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方捆机草捆动态称量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小型方捆机草捆动态称量系统的准确测量,降低地面颠簸和机械传动引起的振动对草捆质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了打捆机作业速度、拖拉机PTO启停对草捆动态称量系统压力和角度噪声信号的作用机理。当系统采样频率为40 Hz时,压力噪声信号频率主要在0.1~16 Hz;角度噪声信号频率主要在3~4 Hz和16~17 Hz;打捆机作业速度与噪声信号强度呈正相关。在信号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信号处理方法。为提高滤波精度,首先采用基于3σ准则的双阈值动态滤波方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奇异值影响,再利用分段线性插值补充空缺点,最后设计一种巴特沃斯带阻滤波器对噪声信号进行消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后,草捆质量预测相对误差为-4.15%~4.17%,优于均值滤波得到的结果,且该滤波方法适应性更好,更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关键词: 方捆机 草捆 动态称量 信号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嘉陵江不同江段蛇的形态差异比较

水产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嘉陵江不同江段蛇群体的形态表型特征及其差异性,实验对采自嘉陵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共120尾样本进行了传统形态测量和地标点几何形态学测量分析.形态分析结果发现,嘉陵江不同江段蛇群体间形态表型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主要集中于头部、鳍和尾柄;其中上游群体的蛇最为纤长(叉长、胸腹距、躯干距最大),眼间距、背鳍基长、头高和口角须长也最长;中游群体的胸鳍、腹鳍、尾鳍最长,尾柄也最为粗壮(尾柄宽,尾柄高最大),头长、体宽、胸鳍前距最大;下游群体的肛臀距和头宽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无法有效将不同江段蛇群体区分.研究表明,不同江段蛇群体形态表型差异均属于种内差异,这些表型差异可能是蛇对嘉陵江不同江段环境(如流速、水温、饵料类型)多样性的适应性表现.

关键词: 蛇 生态适应 多变量形态测量学 地标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分变换定量反演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河北省安平县32个地块的土壤参数及其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利用预处理后光谱数据(反射率)及其倒数、对数、开平方根、光谱吸收峰深度、开方根等8种基本变换及其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处理共计24种光谱变换方法处理分析土壤光谱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算法提取光谱敏感波段,并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分别构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基本变换相比,在基本变换的基础上进行微分变换后的光谱信息对土壤养分含量的预测能力明显提升;经微分处理后的光谱信息与未处理的土壤光谱信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基本变换结合一阶微分变换>基本变换结合二阶微分变换>基本变换,对土壤全氮含量的预测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基本变换结合二阶微分变换>基本变换结合一阶微分变换>基本变换;此外,在24种变换中,以倒数的一阶微分变换构建的有机质含量的预测能力预测模型最佳,其确定系数为0.803,以开平方根的一阶微分变换构建的全氮含量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佳,其确定系数为0.831.这表明采用微分光谱技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全氮 微分变换 高光谱遥感 定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马铃薯生物量估算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和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 VC)是估算生物量的重要参数,而生物量的准确估算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获取马铃薯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的无人机和地面数码影像,并实测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 GCP)的三维空间坐标。首先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提取马铃薯株高,其次利用地面和无人机数码影像提取马铃薯VC实测值和估测值,然后将提取的株高、VC和二者乘积与选取的11种植被指数和生物量作相关性分析,挑选出相关性较好的前6种植被指数和3种农学参数,最后通过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估算生物量。结果表明,提取株高和实测株高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6,标准均方根误差为13.42%;提取VC值和实测VC值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4,标准均方根误差为15.76%;利用LR建模和验证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提取的株高、VC和二者乘积,每种变量的估算效果均从现蕾期到块茎增长期逐渐变好,从淀粉积累期到成熟期逐渐变差;每个生育期利用3种方法以不同变量估算生物量效果依次由低到高为植被指数、植被指数结合提取株高、植被指数结合提取VC、植被指数结合提取的株高和VC,其中PLSR模型效果优于RF和SVM模型。该研究为马铃薯长势快速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模型 无人机 生物量 马铃薯 株高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处理对几种不同葫芦科瓜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种子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种类葫芦科瓜菜(葫芦、南瓜、黄瓜和西瓜)为材料,研究了干热处理对不同种类葫芦科瓜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处理会降低种子的活力,温度越高,影响越大,其影响程度会因种类不同、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干热处理会缩短种子的保存时间,处理后的种子不宜长时间保存.

关键词: 干热处理 葫芦科瓜菜 种子质量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