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营养物质对动物内源性宿主防御肽表达的调节作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宿主防御肽是动物体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肽,不仅具有广谱的抗菌功能,还可作为先天性免疫调节因子,有效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扰,对保证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宿主防御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受到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调控,有研究者认为,以营养调控的方式促进宿主内源防御肽的表达有益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是未来实现无抗、健康养殖的可能策略之一.本文综合论述了动物饲粮中多种营养物质对宿主内源防御肽表达的调控作用,为评价营养物质调节宿主免疫和对动物健康及生产的影响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果蔬采后的应用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微纳米气泡(micro-nano-bubbles,MNBs)技术具有比表面积大、气体溶解能力强、表面带有Zeta电位等特性,在环境治理、清洗、生物医学及农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微纳米气泡技术与臭氧(O3)、二氧化碳(CO2)、1-甲基环丙烯(1-MCP)等气体结合可用于果蔬采后非化学洗涤与保鲜,其中臭氧微纳米气泡、二氧化碳微纳米气泡处理通过减少有害微生物数量达到保鲜目的,1-MCP微纳米气泡通过抑制乙烯生成延长果蔬保鲜期.本文综述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果蔬采后的应用,以期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外源物质与灌水对生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缺水是京郊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为探讨喷施外源物质及限量灌溉的应用潜力,研究设计田间裂区试验,考察喷施黄腐酸(FA)和甜菜碱(GB)以及调整滴灌水量(由DI1降至DI2)对生菜产量、水分利用、品质及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FA、GB在DI1水量时分别使生菜增产6 735、9 736 kg/hm~2,水分利用率提升8.4、12.2 kg/m~3,种植效益增加18 558、26 425元/hm~2,同时检测到生菜叶片可溶糖含量及CAT酶活性升高的现象.DI1时,喷施GB还表现出增加生菜VC累积的作用.喷施FA和GB在DI2水量时亦起到增产增收增效的作用,但效果远不及其在DI1时,原因可能与DI2水量设置较低有关.滴灌水量由DI1降至DI2引起生菜明显减产及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响应性升高,虽然减水后生菜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升,但生菜产量及种植收益的大幅降低使其不具有生产推广性.综合认为,DI1+GB和DI1+FA为适合于生菜生产的节水增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油鸡群体世代间遗传结构分析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北京油鸡群体世代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评估北京油鸡遗传资源保护效果,对北京油鸡2个世代群体的11个微卫星座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北京油鸡F0和F1世代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94和0.588,平均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592和0.60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87和0.497,近交系数FIS平均值分别为-0.007和0.033,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0.029.研究提示:北京油鸡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世代间的近交程度和遗传分化程度低,维持了北京油鸡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为北京油鸡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番茄化肥农药综合效益与产业效率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国设施番茄生产中肥料、 农药投入状况与产量效益的关系,研究设施蔬菜(以设施番茄生产为例)肥料农药施用的综合效益及主要生产要素效率,评估设施蔬菜减肥减药的经济效益,为科学开展"双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减肥减药效果进行经济评估,现有文献中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指标.文章采用 《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中的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全国21个省(市、 区)设施番茄生产为评价单元;构建了基于SFA的设施蔬菜要素贡献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化肥、 农药的技术效率;提出以"双减产量系数""双减经济系数"为指标,评估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经济效益;同时,结合设施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了产业各要素综合变化规律;[结果]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中国各省(市、 区)之间肥料农药用量差别很大(2015年化肥用量最大相差4.9倍,农药用量最大相差3.9倍).化肥用量呈下降态势,农药使用量呈微增长态势.2015年设施番茄生产的单元技术效率达到很高水平(平均92.90%);化肥、 农药投入技术效率下降,农家肥投入技术效率提高.[结论]决策者要分类设定"双减"任务指标,对于山东、 内蒙、 辽宁、 浙江、 宁夏等地区,其化肥投入水平很高、 化肥技术效率较低,减肥的潜力大,应该加大推进减肥提效的工作力度.对农药技术效率的分析,也同样能够得出相似的结论.生产者应根据不同省市各要素投入效率,合理调配要素投入结构;肥料农药的供应商应根据决策者、 生产者的目标调整和要素效率,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的市场规模和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荷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机制及抑菌特性
《中国食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分离蛋白(SPI)、磷脂酰胆碱(PC)为乳化剂,研究高压均质机制备的薄荷油纳米乳液的微观结构、稳定机制及抑菌特性.采用冷冻扫描电镜观察纳米乳液液滴呈球状,表明大豆蛋白完整地吸附于纳米乳液的油-水界面处,呈核壳状结构.理化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薄荷油纳米乳液具有较高的pH值和盐离子抵抗性,碱性条件更利于薄荷油纳米乳液保持理化稳定性.氯化钙浓度对薄荷油纳米乳液理化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薄荷油纳米乳液在4,25,55℃下贮藏30 d后,乳液粒径增加30~50 nm,薄荷油保留率高于85%,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薄荷油纳米乳液的抑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薄荷油纳米乳液对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5%,此结果与对照组薄荷油的抑菌效果相一致.两种微生物的36 h生长曲线表明,薄荷油纳米乳液具有时效更长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京油鸡标准化散养系统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多数北京油鸡养殖场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足、信息技术欠缺,且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支撑的现状,通过分析北京油鸡生产管理的知识体系,充分梳理北京油鸡养殖标准及规范,形成标准生产知识库,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北京油鸡标准化散养平台.通过构建油鸡标准化生产流程来自动生成各阶段性任务,并以完善的任务管理机制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生产,形成一整套集数据采集、生长监控、任务管理、预警控制和专家服务于一体的养殖解决方案.经过北京油鸡顺义养殖基地的示范应用,证实该平台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鸡禽杆菌外膜囊泡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副鸡禽杆菌(Apg)外膜囊泡(OMVs)的生物活性,提取了A型副鸡禽杆菌的外膜囊泡.纯化后的OMVs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将OMVs加入到鸡巨噬细胞(HD-11)培养液中,检测一氧化氮(NO)产生量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HD-11各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将OMVs经肌肉注射接种SPF鸡,检测鸡血清IgG抗体产生情况,并用3种血清型的副鸡禽杆菌强毒菌株攻击免疫鸡,测定其免疫保护率.结果 显示,电镜下的副鸡禽杆菌OMVs呈球形,直径在20 ~ 300 nm;OMVs可极显著提高HD-11中NO产量;qPCR结果显示,OMVs作用可显著上调鸡巨噬细胞IL-2、IL-6、IL-1β、IL-10、iNOs等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免疫鸡可以产生特异性的IgG抗体.用A型副鸡禽杆菌攻毒,免疫保护率为70%,对异种血清型交叉保护性较弱,仅有10% ~ 30%.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副鸡禽杆菌外膜囊泡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培育心里美萝卜新品系
《中国蔬菜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心里美和山东心里美为供体材料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个基因型均成功获得胚状体,每105个小孢子的成胚率分别为15.6% 和21.3%.选取子叶形胚进行胚状体再生,北京心里美与山东心里美的成苗率分别为78.9% 和64.5%.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再生株倍性进行鉴定,44.8% 为二倍体(双单倍体,DH系),17.2% 为单倍体,38.1% 为多倍体.选择正常的二倍体植株进行自交留种,并对自交后代进行田间性状鉴定,与供体植株相比,DH系出现较大的性状变异.对来源于北京心里美的肉质根圆形、绿皮血红肉和椭圆形、绿皮血红肉DH系进行扩繁,后代性状整齐一致,血红肉率100%,没有出现浅绿肉变异株.利用离体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肉色整齐一致的心里美萝卜新品系,有效解决了常规自交易出现浅绿肉变异株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