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杭白菊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2018—2019年调查桐乡石门镇杭白菊产区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分离获得了病原真菌Didymella sp.,研究发现,该病原菌最适宜在PDA或PSA培养基、培养温度25~30℃、pH值4~7条件下生长;该病原菌对以棉子糖、甘露糖作为碳源,以酵母提取物(Yeast)、苯丙氨酸(Phe)和牛肉粉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
关键词: 杭白菊 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Didymella sp.


AMETH_3452基因在拟无枝酸菌中的系统发育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AMETH3452基因是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中发现的一个放线菌的保守基因,位于拟无枝酸菌属中的环形基因组中间位置。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并挖掘该基因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将该基因构建在pET28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使用蛋白预测网站进行了二级结构和保守区分析,对其直系同源基因在拟无枝酸菌属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AMETH3452蛋白在大肠杆菌的上清液中可溶性表达。该基因在拟无枝酸菌属的核酸同源性为79.23%~99.02%,在300~500 bp的序列一致性较高。该蛋白序列共269个氨基酸,作为分子标记在76个拟无枝酸菌中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东方拟无枝酸菌分支和甲基拟无枝酸菌分支稳定性高,同时可将东方拟无枝酸菌分支分成AORIS和AMEDS 2个可稳定的分支。以上研究将为AMETH3452基因作为检测环境、动物或临床上的放线菌或系统发育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维氏气单胞菌中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大蒜提取物的干扰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发酵鱼糜中分离的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对象,分析该菌中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现象,研究大蒜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对该菌群体感应及腐败能力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至少产生3种AHLs信号分子,即C6-HSL、C7-HSL和C8-HSL。在细菌快速生长阶段,AHLs分子的活性不断增加;当细菌进入稳定期后,AHLs活性开始降低。在亚抑菌浓度下,大蒜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AHLs产生和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经1.20 mg/mL大蒜提取物处理,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成膜量分别降低了39.6%,36.7%,luxRI同源基因(acuRI)、鸟氨酸脱羧酶基因(ODC)、弹性蛋白酶基因(ahyB)、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er)和鞭毛基因(fla)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此外,大蒜提取物能显著减少鱼糜肉汁中TVB-N和腐胺含量的累积(P<0.05),说明大蒜提取物通过阻断维氏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降低其腐败能力。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群体感应 AHLs 大蒜提取物 腐败能力


噬菌体在防治畜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噬菌体是病毒中分布最广泛和最常见的群体,具有专一性强、裂解效率高、易发现且成本低等优点。噬菌体现阶段已被用于人类食品安全卫生、动植物病原菌的控制等方面,是代替抗生素控制细菌病的重要手段。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动物机体后会引发沙门氏菌病,导致幼龄动物出现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国内养殖业主要依赖抗生素防控沙门氏菌感染,但随着细菌的不断进化,沙门氏菌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论文就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及噬菌体在防控畜禽沙门氏菌感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超声-微波协同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性对比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对杨梅果实中游离酚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单一的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进行比较。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酚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8种主要酚酸的分布及含量,同时还对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微波结合方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酚酸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3(m/V)、协同处理方式为先微波30 s后超声15 min,酚酸得率可达36.21μg/g。杨梅果实中主要的游离酚酸种类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但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分布和含量不同,其中以五分熟杨梅酚酸含量最高,可达45.50μg/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分熟杨梅的酚酸提取物具有更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总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明确了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组成和抗氧化性质,本实验结果可以为杨梅酚酸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杨梅 酚酸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


花/蕾低温保存对花椰菜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通过低温(3℃~5℃)干燥处理花椰菜完全开放的花和不同大小的蕾,利用花粉活力测定、花粉萌发观察和杂交结籽率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低温保存对其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1.3%和45.6%,授粉效果也最好,每角果平均可收获11.3粒种子。3℃~5℃干燥储存8 d后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储存16 d后花粉杂交结籽率显著降低,不适合作为花粉供体;开花前1 d和2 d的蕾,3℃~5℃干燥储存8 d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8.3%和85.2%,萌发率均为32.4%左右,授粉杂交结籽率分别达到9.8和8.3粒种子/角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及萌发率逐渐降低。3℃~5℃干燥储存32 d的花粉杂交结籽率仍可达到8粒种子/角果。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一代制种和组合测配的花粉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动物医学进展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传播途径广泛、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灭活疫苗、多价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点。近年来,根据当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流行情况筛选当前流行血清型毒力较强的菌株研制灭活疫苗之外,还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生质体结合的联苗和菌体成分疫苗。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应用及应用效果和前景,同时讨论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灭活苗 活疫苗 联苗 菌体成分疫苗 鸭


桑黄与雷公藤序贯联合治疗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21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桑黄联合雷公藤多苷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早期肾功能和肾脏病理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联合2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建立FSGS大鼠模型,用桑黄水煎剂、雷公藤多苷及联合进行干预治疗。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RT-PCR技术检测肾皮质CollageIV、Fibronection、MMP9及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显著降低(P<0.05),24h尿蛋白、血脂、心肌酶水平等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桑黄、雷公藤多苷以及联合干预均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血脂代谢,降低心肌酶水平,改善心脏损伤,联合组整体优于单独干预;联合干预或雷公藤多苷干预均可显著降低细胞外基质积聚,并可增高MMP9 mRNA表达,显著降低TIMP-1 mRNA表达水平。结论桑黄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有效改善FSGS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损伤,有望为FSGS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 桑黄 雷公藤多苷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肾损伤 干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