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地点的三种红树共附生微生物分离及生物活性差异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红树共附生微生物及其生物活性在不同地点的差异。[方法]从海南文昌、广东深圳与湛江3个红树林区采集红树木榄、桐花与白骨壤3个品种的根与叶作样品,对样品分别进行微生物分离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白色念珠菌及B16细胞毒活性的测定。[结果]从18份红树样品中共分离出211株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不同采样地点的微生物组成、不同地点所分离到的菌株的生物活性差异极显著3、个品种的红树以及红树的根在3个不同地点的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差异均极显著,而红树叶在3个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获得了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菌株,为通过微生物方法获得具有药物作用的化合物提供了可能性。


马氏珠母贝EST微卫星的筛选
《水产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足、鳃、胃、肝、心脏、外套膜、珍珠囊和感染多毛虫马氏珠母贝的血液(血感)等9个组织的cDNA文库,测序获得了6979个EST序列,从中查找到了268个重复序列,隶属于243个EST,含微卫星的EST数占EST总数的3.48%。珍珠囊cDNA文库含微卫星的序列所占比例最高,为6.16%,血感的最低,为1.65%。双碱基重复序列130个,占48.5%,(AT/AT)n类型最常见;三碱基类型的83个,占约31%,其中(AAT/ATT)n和(AAG/CTT)n较多;四碱基重复的有30个,占11.2%,(AAAT/ATTT)n占了该类型的约50%。一共能够设计151对微卫星引物,有130对可以扩增,占合成引物总数的86.09%,其中,多态性引物45对。多态性EST-SSR的筛选将为马氏珠母贝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种质鉴定和野生资源保护等提供可靠的工具。


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及防效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新入侵我国海南省的1种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性。田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以下各农药浓度均为质量分数)联苯菊酯乳油、10%高效灭百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螺旋粉虱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又以10%高效灭百可乳油防效最高,为98.32%~100%;40%乐果乳油、30%敌百虫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3种有机磷类农药的防效以40%乙酰甲胺磷乳油较好,但都低于上述3种菊酯类农药的防效;98%巴丹粉剂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低;18%杀虫双水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


香蕉Maasr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H分离香蕉果实采后差异表达基因,获得香蕉的ASR基因,并将其命名为Maasr1。对该基因与香蕉采后成熟衰老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其在果实采后早期表达上调。通过对Maasr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aasr1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构建了香蕉Maasr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Maasr1。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重组载体转入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Maasr1基因表达产物定位在细胞核中,符合转录因子特性。
关键词: 香蕉 Maasr1基因 GFP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槟榔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中国热带农业 》 2008
摘要: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Palmae)多年生常绿乔木,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其种子、果皮、花、花苞均可入药,目前已广泛用于制造保健饮料、营养食(药)品,深受人们青睐。此外,槟榔纤维质量优良,经过加工后,可制成优质纤维隔板,塑料填充物,还可用来编织地毯,制刷和制黑色染料。嫩叶可作蔬菜,树干作建筑用材。榔干是我国云南、海南、台湾及湖南部分地区群众咀嚼用嗜好品。


中国芭蕉属植物新种:Musa violetensis(Musaceae)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对MGIS数据库的整理,应用INIBAP香蕉种质描述规范和simmonds的传统分类法鉴定和描述了在云南分布的芭蕉属植物的新种Musa violetensis Chen you & Yao-Ting Wu,该种植株纤细,具红色假茎和紫罗兰色雄蕾,雄花苞片宿存。
关键词: 中国 芭蕉属 新种 Musa violetensis


巴西橡胶树HbCOI1基因5′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GenomeWalker方法获得了巴西橡胶树HbCOI1的5′调控序列。通过分析表明,在该序列中除了含有真核生物典型的核心启动子区域(879~928 bp,TATA box存在于886 bp)外,一些与真核生物顺式调控元件相似的序列也存在其中,如在63、85和604 bp等处具有CAAT序列;在212、385和427 bp处有5′UTR Py-richstretch元件;在96 bp处有1个与茉莉酸应答相关的元件TGACG;在43 bp处存在1个与水杨酸应答相关的TCA-element;在145 bp处存在1个与抗性和胁迫应答相关的TC丰富重复序列。此外,在626、745、834和864 bp处分别有ACGTT-box、GATA-box、ARR1AT和I-box等顺式作用元件。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COI1 5′调控序列 克隆 顺式作用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