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疫霉病的症状与分离技术
《植物保护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疫霉病的症状与分离技术李宝英(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佳木斯154007)大豆疫霉病Phytophthoramegaspermaf.sp.glycineaKuan&Erwin也叫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极其严重的土传性病害。产量损失一...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笃斯越桔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1997
摘要:黑龙江省野生浆果资源——笃斯越桔张欣(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哈尔滨150069)笃斯越桔(VaciniumuliginosumL.)别名:甸果、地果、笃斯、都柿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L.)亚灌木野生植物。分布于中...


玉米制种结实不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种子科技 》 1997
摘要:玉米制种结实不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161041)李清泉1结产不良的原因1.1干旱影响雄穗发育。自交系出苗后,拔节至抽穗期持续干旱将会造成雄穗分化不良,花粉量减少,生活力降低,从而影响了制种田母本结实。1.2高温干旱不利...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平阳霉素对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
《核农学通报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辐麦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后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有较强的诱变效应,不同浓度处理对小麦的诱变效果不同,在75μg/ml浓度下产生的变异较大,并获得了一些优异突变株。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化学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将为小麦诱变育种开拓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平阳霉素,花粉管通道,诱变,小麦


黑啤一号种植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研究
《大麦科学 》 1997
摘要:通过建立黑啤一号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单株产量模型和群体产量模型。表明在黑河地区现有的耕作和栽培条件下,该二棱大麦群体产量和单株产量随密度而变化的规律,同时提出黑啤一号最佳种植密度是30万株/亩,可根据该回归模型进行优化,从而对大麦产量进行预测和控制。该品种在密度不断变化下(15~35万株/亩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产量构成因素依次是亩有效穗数,其次是千粒重,最小的是穗粒数。
关键词: 密度 产量 非线性回归分析 模糊数学的灰色关联度


寒地水稻药剂浸种中浸种温度与时间的确定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寒地水稻药剂浸种中浸种温度与时间的确定李静(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药剂浸种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的主要方法,其目的在于减轻和控制种传病害的发生,所以水稻的浸种效果直接影响到秧苗的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东北稻区的种传病害主要是水...


亚麻外源DNA导入的适宜时期与方法的研究
《中国麻作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国外引入的高纤品种及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为材料,首先进行了授粉时间的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7:30-8:30为完全授粉时间,然后进行了DNA导入时间和导入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亚麻开花当天,11;点30分前后为较适宜的时期,以花柱基部切割滴注为较适宜的方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7
摘要: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综和评估了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6个02玉米自交系的双列杂交材料。该方法在考虑产量赖氨酸含量的同时将容重、收获时含水量、生育期和赖氨酸产量作为评估组合优劣的指标。该方法对于评定真正有推广价值的高赖氨酸玉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5)N同位素标记筛选高固氮大豆种质的研究
《中国油料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田间自然条件下,利用15N稀释标记技术评价19价大豆种质的固氮能力。结果表明,固氮量和固氮比率的变幅分别为N67~140kg/hm2和35%~60%。筛选出3份固氮量超过N130kg/hm2和固氮率大于55%的高固氮种质材料。15N标记可真实地反映出品种的实际固氮水平。
关键词: 大豆种质 固氮~(15)N标记


龙麦19产量及子粒蛋白质含量与肥料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本文通过对龙麦19产量及子粒蛋白含量与肥料间关系的初步分析指出:氮肥投入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龙麦19的生物产量及子粒蛋白含量,但经济产量却符合报酬递减规律,这种作用主要来自于对千粒重的影响;在产量方面,氮肥与磷肥和钾肥具有正向互作效应,但在子粒蛋白含量上的作用却相反;研究结果还表明,氮、磷、钾及有机肥的综合配比施用对龙麦19产量及子粒蛋白含量的提高最为有利
关键词: 龙麦19,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子粒蛋白含量,互作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