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不同生态区群体抗药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60份稻瘟病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8个纯菌株。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方法,测定了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对三环唑已产生一定的抗性。抗性菌株的平均抑制率大约是敏感菌株的1/2。牡丹江菌株抗药性最强,佳木斯抗药性菌株分布频率最高。
关键词: 稻瘟病菌,抗药性,抑制率,抗性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早春塑料大棚茄子高产技术因子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影响早春塑料大棚茄子高产技术因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品种选择以龙杂茄二号和龙茄一号为经济效益高;防落素喷花可防畸型果;栽植密度以60cm×27cm和80cm×40cm(一埯双株)表现增产;白色地膜使茄子着色正常。
关键词: 茄子,品种,畸型果,密度,茄子着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沼泽地大豆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
《现代化农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沼泽地,提高沼泽地上大豆产量,分别进行了为期3年的氮、磷、钾配比施肥研究,初步得出氮、磷、钾较佳的配比关系为12.0(0.3~0.314)。
关键词: 沼泽地,大豆,施肥,氮,磷,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谷育种材料抗旱性鉴定及技术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我省西部地处风沙干旱地带,年平均降水350mm左右,且多分布在7、8月份,春季已成十年十旱。近年来又多次出现伏旱、秋吊旱象。据三十年气象资料,由旱情造成减产的年份就有23年。若战胜干旱,除解决灌溉条件之外,主要是选育具有抗御干旱能力,适应干旱生态的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60)-γ射线慢照射处理玉米自交系Mo17不同生育时期的活体植株及其诱变效果的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1998
摘要:用Co60-γ射线慢照射处理玉米自交系不同生育时期的活体植株,结果表明,雄穗分化期(拔节期)处理植株对植株当代的形态变异影响最大。活体照射可增大变异幅度,扩大变异谱,提高有效变异频率,增加选种效果,照射的适宜时期为雄穗分化开始至授粉结束这段时期。
关键词: γ射线,玉米自交系,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农号大豆品种的基因源及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基因源分析表明,黑农号大豆品种的育成共涉及20个亲本材料,其中主要基因源有满仓金、荆山朴和紫花四号三个骨干亲本。有52%、39%和32%的品种分别含有满仓金、荆山朴和紫花四号的血缘。随着品种育成年代的推进,三个骨干亲本的血缘组成不断减少,表明新的血缘不断输入。黑农号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的趋势是从高大无限多分枝类型向中秆亚有限少分枝类型演变,同时,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不断增强。70年代育成的品种单株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百粒重实现的,而80年代后育成的品种主要是靠增加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提高单株产量。
关键词: 大豆;基因源;农艺性状;遗传改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高产体系及其抗旱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以抗旱保墒为中心的高产体系及其抗旱技术赵作民(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当前干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全世界干旱、半干旱面积达1/3以上,就耕地面积而言,约有40左右降水量低于500毫米。我国1亿hm2余耕地,旱地0.75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2%。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进一步开发高寒区种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1概述黑龙江省为我国最北部寒地稻作区。199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40万hm2,比1949年增加12倍多,成为我国北方水稻面积最大的省份。高寒区是指北纬48°26′~53°29′的高纬度寒冷地区。主要包括黑河地区的北安、德都、五大连池、黑河、嫩江、孙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稻株个体生长障碍是水稻再高产的限制因素,优化基本苗群体(秧田、本田)是消除或减少稻株个体生长障碍的有效措施,试验证明,采用带蘖大苗,单本稀植后,可以通过大幅度提高稻株个体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来稳定高产栽培的穗群体。通过提高个体质量,使平均穗粒数增加10粒以上,结实率提高5%以上,从而使籽实产量提高15%以上而获得超高产量。
关键词: 带蘖大苗,单本稀植,超高产,水稻栽培
高寒地区李树苗木繁殖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高寒地区李树苗木繁殖技术孙兰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棱浆果所近几年黑龙江省李树栽培面积迅猛增加,生产上对李树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部,气候寒冷,存在出苗率低,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摸索、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