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4-D丁酯对小麦赤霉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2·4-D丁酯对小麦赤霉病及其产量的影响赵海滨(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应用2·4-D丁酯化除,对喷施浓度和施用时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黑龙江省小麦生育期间的典型生态条件是“十年九春旱”,小麦前期生长缓慢,杂草萌发也相对延迟。为了提高小麦田除草效?..


水稻二次枝梗颖花的灌浆程度对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以穗数型和穗重型两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二次颖花的数量、成粒率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二次颖花占总颖花的比率有明显差异,穗重型品种二次颖花多,占总颖花的70%以上;二次颖花的成粒率受气候及管理水平影响较大;穗重型品种二次颖花占总产的60%以上,但其成粒率和千粒重却明显低于一次颖花,所以提高二次颖花的成粒率和千粒重,可显著增产;使用九二O等激素类物质可显著提高二次颖花的成粒率
关键词: 水稻,二次颖花,成粒率,产量


春小麦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1997
摘要:春小麦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王岩李长辉王连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克山161606)(内蒙古格尼河农场)通过对12个组合T型杂交小麦的优势分析,看出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且变幅大;为此配制大量的杂交组合,从中选强优组合。1主要性状的超标优势强优组合最好...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97年最新品种(系)介绍
《农民致富之友 》 1997
摘要:大豆品种“黑农38” 一、品种来源:大豆研究所采用热中子5×10”照射(黑农28×哈78—8391)的杂种后代,用系谱法选择育成,1992年春经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确定并推广。 二、特征特性:株高80—90厘米,分枝1—2个,茎杆粗壮,主茎18个节左右。叶椭圆形,白花,灰色。亚有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多,一般40—59个,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白,百粒重20克左右。中熟种,生育日数123天左右,杆强抗倒伏,抗


大豆抗性种质对SMV3号株系种粒斑驳的抗性遗传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通过五个(感×抗)杂交组合的F1、F2和回交BC1群体对东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的种粒斑驳抗性的分析,明确了五个抗源的遗传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哈91R3-182、哈91R3-184、哈91R3-188、哈91R3-301、哈91R3-310种粒斑驳抗性都是由二对互补显性基因控制的,F2代抗感分离比例为9∶7,与其各自的成株抗性有相同也有不同的遗传规律,受不同基因控制。是东北地区大豆抗SMV育种的理想的双抗型抗源。
关键词: 大豆,病毒,抗性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简介
《作物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系由农业部指定的部级谷物及制品质量鉴定检验机构之一。中心主任:张增敏,中心副主任:李霞辉(技术负责人),王乐凯为质量保证人。中心有成套先进大型仪器35台件,高中级专业人员13名,测试服务范围包括谷物及制品、种子、果蔬、饲料等品质及成分分析200余项次,负责黑龙江省品种审定,谷物品质检验工作,承担过第一、第二届全国博览会农产品品质鉴定工作,中心所使用的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分析测试方法全部采用国际标准(ISO)或国家标准(GB)。检测人员经过严格培训考核上岗,实验室建立了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心面向全国,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农业


高产青贮玉米杂交种的选育研究报告
《黑龙江畜牧科技 》 1997
摘要:289号和05号(均为代号)青贮玉米,按育种程序,经过五年选育而成。289号株高280~300cm。茎粗2.55cm,活秆成熟每公顷产青物质68t,籽实8.93t,青物质粗蛋白含量为7.50%,籽实为8.66%。05号株高300~320cm,茎粗3.28cm,活秆成熟每公顷产青物质72t.籽实9.20t;青物质粗蛋白质含量为6.19%,籽实为9.39%。均适合于我省中、南部和西部地区种植。播种时采用70cm×20cm行株距.每公顷保苗71400株,抗倒伏、喜肥喜水.大面积生产时要水肥充足,并适时进行田间管理。


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
《玉米科学 》 1997
摘要:本文对寒地早熟玉米17个主要亲本和9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穗位高、穗粗、生育日数、行粒数、单株产量等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今后正确选择亲本和恰当选配组合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