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喷施175 mg/kg多效唑(SP1)、300 mg/kg矮壮素(SP2)、350 mg/kg麦巨金(SP3)、333 mg/kg劲丰(SP4)、300 mg/kg缩节胺(SP5)、333 mg/kg碧护(SP6)和清水对照7个处理,对冬小麦株高、节间长、茎粗、茎干质量、抗倒伏能力、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小麦株高,增强茎秆基部抗折力和抗倒伏能力,抗倒伏能力:SP3>SP6>SP4>SP1>SP5>SP2>CK。不同处理对小麦基部节间长的效应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籽粒产量SP3>SP5>SP6>SP1>SP2>CK>SP4,其中SP3、SP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较对照分别增加3.2%和2.3%。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受到的影响较大,千粒质量较小。2013-2014年小麦未发生倒伏的情况下,喷施多效唑、缩节胺的效果好于其他生长调节剂。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小麦 茎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钵基部浸泡盐液法鉴定葡萄砧木的耐盐性及其生理响应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葡萄砧木品种的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100mmol/L NaCl胁迫21d后,对盐害指数、新梢长度、叶片数、根数、根长、根的干鲜质量、新稍干鲜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MDA,Pro,WSS,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不同葡萄砧木新梢和根系干鲜质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新梢鲜质量抗逆系数(ARC)与盐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新梢干质量ARC、根系干质量ARC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冠比ARC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中Pro含量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最终确定101-14耐盐性强,贝达,110R,8B,5A耐盐性中等,山河1号,5BB,3309,山河3号,5C耐盐性弱,SO4和188-08耐盐性极弱.

关键词: 葡萄砧木 耐盐 生理响应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对菘蓝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量和施肥种类对菘蓝(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种类,进行了氮、磷、钾及有机肥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菘蓝产量最大和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施肥处理是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150kg/hm~2、180kg/hm~2和270kg/hm~2,有机肥为复合菌肥。结论:氮肥对板蓝根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钾肥对大青叶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以豆粕为基质的菌肥更有利于提高板蓝根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关键词: 板蓝根 施肥量 施肥种类 表告依春 靛玉红 产量 菘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冠层性状的调控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6个播期配合6个收获期对郑单958和伟科702生长发育、株型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结果表明,冀中地区6月12日前播种,玉米抽雄和吐丝持续时间更为集中,播期每推迟3 d,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1 d;继续推迟播期,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4~5 d。2014年6月12日播种处理吐丝期冠层温度最高,不利于玉米授粉;6月15日后播种穗位叶SPAD值降低,尤其是生育后期伟科702叶片SPAD值降低幅度较大。播期对株高、穗位高和基部茎粗影响较大,播期与收获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均显著,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千粒重随生育期延长而提高。经回归分析得出,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98.4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103.3 kg/hm2。郑单958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最佳组合为6月6日至6月12日播种,10月4日至10日收获。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冠层温湿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剂对盐碱棉田的改良和棉花生长及产量影响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盐碱棉田分别施加不同用量的禾康、DS-1997、石膏、沸石,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盐碱棉田土壤含盐量、pH值及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类改良剂对重度棉田的土壤含盐量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施加量的改良剂对棉花苗期和收获期的影响效果不一致;禾康、石膏、沸石的不同施加量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为灌水后升高、苗期降低、收获期升高,DS-1997为灌水后升高、苗期继续升高、收获期降低,研究中施用的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均不明显。每公顷施用240kg禾康效果最好,对棉花营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后期结铃打下基础,皮棉产量最高(505.9kg/hm2)。改良剂对苗期土壤含盐量的降低与棉花生长状况及结铃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关键词: 改良剂 滨海盐碱地 含盐量 pH值 棉花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容器不同部位高丹草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草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比较青贮容器中不同部位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分别取63个青贮容器上、中、下3个部位的青贮料进行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测定,并依此推算出各部位青贮饲料的相对饲用价值(RFV)。结果表明,青贮饲料乳酸含量随着青贮桶中取样部位的加深而增加,且青贮桶下部乳酸含量显著高于上部(P<0.05)。取样部位对青贮饲料干物质(DM)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部位加深其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减少,而相对饲用价值(RFV)逐渐增加。

关键词: 高丹草 青贮饲料 青贮容器 部位 RF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苗期耐盐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棉花苗期耐盐性遗传规律,以2个耐盐性差异明显的棉花品种(系)NY1和中棉所12,以及NY1×中棉所12衍生的F1、F2和F2∶3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以盐害级别为鉴定指标,对棉花苗期耐盐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盐害级别的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效应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主基因以负向加性效应为主,呈不完全负显性,在F2和F2∶3代的遗传率分别为64.006%和40.847%,明显高于多基因遗传率。说明棉花苗期耐盐性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杂交方法转移主效基因并在F2世代进行单株选择。

关键词: 棉花 耐盐性 盐害级别 遗传分析 主基因+多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国审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6632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双向选择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36185.8)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13018,同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13009。1选育经过2000年配制组合:黑小麦/衡8116,母本黑小麦属优质特异类型小麦资源,具有返青快、分蘖力强、耐寒抗冻、抗干旱、抗病虫、耐高温等优点,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冬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小麦的危害,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定量接种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对冬小麦产量和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禾谷孢囊线虫接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分蘖数和籽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小麦产量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损失率增加,在接种密度大于29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小麦产量损失率均达50%以上,接种密度为465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损失率最大,达到77.7%;当接种密度小于116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禾谷孢囊线虫的最终密度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接种密度大于该值时,最终线虫密度则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其繁殖系数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小麦单株籽粒重为参数,利用Seinhorst模型拟合孢囊线虫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可知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5个卵和2龄幼虫/g土,相对最低产量为0.23。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接种密度 产量损失率 繁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层出镰刀菌拮抗细菌YM-8的筛选与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玉米鞘腐病的生物防治资源,采用平板对峙法,从玉米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层出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YM-8,该菌株对禾谷镰刀菌、新月弯孢菌、串珠镰刀菌、灰霉病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gyrA、gyrB序列分析,YM-8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16S rDNA gyrA gyrB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