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涡旋式流化砂床生物滤器的设计与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流化砂床滤器的进水方式对其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试制了一种新型涡旋式流化砂床滤器,该滤器改变传统流化砂床布水方法,通过创造旋转上升水流带动砂床上浮从而使砂床膨胀,布水均匀,运行平稳且杜绝传统砂床中的砂粒堵塞出水孔板现象等优点。采用4#、5#石英砂进行水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砂床初始厚度应>40 cm,且膨胀系数控制在50%~150%之间时有最佳运行效果;当膨胀率在50%~200%之间时,4#砂、5#砂的上升流速范围分别为0.0422~0.110 m/s和0.0360~0.0580 m/s。试验表明该滤器可显著改善进水方式,布水均匀,有利于砂床膨化。

关键词: 生物滤器 流化床 石英砂 砂床厚度 膨胀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分布及其与海水表层温度的关系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获量、海水表层温度等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分布区及其海水表层温度(SST)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于25~40°N之间的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区平均SST为23.6℃,中位数为24.5℃,多数渔场区位于暖温带海域,其平均SST多数为16~28℃,产量数据分布为正偏。海水表层温度为16~23℃的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平均产量和平均CPUE变化趋势类似,且表层温度为18~20℃的海域,长鳍金枪鱼的平均产量最高。渔获量分布于表层温度为16~23℃和24~27℃海域,但主要集中于16~23℃的范围。交叉相关分析表明长鳍金枪鱼CPUE同太平洋年际振荡指数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北太平洋 长鳍金枪鱼 延绳钓 海水表层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鳗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及其影响因素

淡水渔业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比分析了6口处于不同养殖阶段的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池塘水体、水源、底泥及饲料中的矿物元素,探讨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生产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养鳗池塘水体矿物元素与所处养殖阶段投入饲料的品种相关,底泥中矿物元素部分在养殖过程中积累而来;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钙、镁、铝元素是池塘水体、底泥样本聚类的主因子,而不同养殖阶段投入的黑仔鳗料、幼鳗料和成鳗料三种饲料中铝、镁、钙三种矿物元素含量差异较大,间接证明了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饲料品种对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具有较大影响;3)水源和6口池塘水体样本都未检测到锰元素,水源样本中磷元素也未检测到,说明在养殖初始阶段需要补充磷元素,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补充锰元素,以促进藻类繁殖生长;4)换水和底泥扰动等日常管理工作可使池塘生态系统中矿物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底泥扰动促进了泥与水之间矿物营养交换,其中磷、铁、钙变化显著(P<0.05),底泥扰动应成为鳗鱼健康养殖中一个重要的日常管理措施。

关键词: 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 池塘生态系统 矿物元素 底泥扰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胁迫对3种对虾存活率、离子转运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对照组(pH 8.2)、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养殖水体条件下的存活率、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及血淋巴iNOS、PO、SOD、GSH-PX、LSZ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3种对虾的存活率整个实验期间均为100%;低pH和高pH胁迫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分别为96.7%和97.0%;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分别为60.1%和54.6%,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58.6%和13.3%。对照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鳃离子转运酶(Na+-K+-ATPase)活力最大,中国明对虾其次,日本囊对虾最小;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变化幅度均比凡纳滨对虾大,日本囊对虾的变化幅度最小,并且3种对虾鳃Na+-K+-ATPase活力在高pH胁迫条件下变化幅度均较大。对照组条件下日本囊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且日本囊对虾的PO、SOD活力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在低和高pH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力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日本囊对虾。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血清iNOS、SOD、GSH-PX、LSZ活力在低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而PO活力在高pH条件下变化幅度较大。综合上述结果显示3种对虾相比,日本囊对虾对pH胁迫的耐受性较强,凡纳滨对虾次之,中国明对虾较弱。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关pH对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存活率及离子转运酶、免疫酶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pH胁迫对对虾存活率、离子转运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筛选与pH胁迫直接相关的生理指标;通过比较对虾属中的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和日本囊对虾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为对虾养殖过程水质调控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凡纳滨对虾 日本囊对虾 存活率 pH Na+-K+-ATPase 免疫相关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部湾东北部游泳生物资源现状

南方水产科学 2011

摘要:2009年至2010年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游泳生物调查研究表明,该海域共有游泳生物300种,其中鱼类有209种(硬骨鱼类205种,软骨鱼类4种),隶属15目、70科、119属;甲壳类76种;头足类15种。底层鱼类100种,近底层鱼类72种,中上层鱼类29种,岩礁性鱼类8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47.85%,34.45%,13.87%和3.83%。暖水性鱼类153种,暖温性鱼类55种,冷温性鱼类1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73.20%,26.32%和0.48%。游泳生物种类数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资源密度指数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渔业资源密度随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渔业资源年平均资源密度为522.925 kg.km-2,约相当于该海域原始渔业资源密度的1/10;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夏、秋季最高。估算了北部湾东北部海域潜在渔业资源量为1.092×105t.a-1,最大可捕量为5.460×104t.a-1。比较了北部湾渔业资源的历史变动情况,对渔业资源的进一步养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游泳生物资源 北部湾东北部 种类组成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咸带鱼加工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咸带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5a.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这5个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49、72、7 0、7 5种以及7 2种。其中,成品咸鱼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8.26%、8.64%、6.54%、4.37%、7.34%、3.55%、4.18%和4.72%。腌制和干燥是风味产生的主要加工阶段。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是咸带鱼风味的主要成分。

关键词: 咸带鱼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挥发性风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

水产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并结合胃肠内容物鉴定,探讨了小江水域渠马镇至黄石镇段蒙古鲌食物组成。结果显示,体长<200 mm的小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4.50‰±1.15‰)、(12.17‰±1.54‰),食性类型为杂食性偏肉食性,营养级为2.9;体长>200 mm的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分别为(-23.87‰±1.12‰)、(13.54‰±1.12‰),食性类型为肉食性,营养级为3.3;大个体蒙古鲌δ13C、δ15N值极显著大于小个体蒙古鲌(P<0.01),表明蒙古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食性转变,但部分大个体蒙古鲌和小个体蒙古鲌由于食物来源相同而出现了同位素值重叠现象。

关键词: 蒙古鲌 食性转换 稳定性同位素 小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苏北淡水养殖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渔业致富指南 2011

摘要:2010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相比往年的时间较长,从3月份到6月底之前,天气一直处于低温阴雨的状况,气温始终低于25℃,很少有阳光。由于长期的低温阴雨天气,水温一直上不去(在22℃以下),加之光照少,池塘中的藻类生长不旺盛等等因素,不但导致水产动物生长缓慢,而且使当年的病害发生也与往年有所不同,控制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兰州鲇肌体重金属及有机氯的污染特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黄河濒危鱼类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体污染物的残留现状,为黄河濒危鱼类资源保护和黄河水域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国标法,测定了黄河港口至三门峡段兰州鲇肌体中铜(Cu)、锌(Zn)、铅(Pb)、镉(Cd)、汞(Hg)、砷(As)、硒(Se)、六六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滴滴涕(DDTs=pp’-DDE+op’-DDT+pp’-DDD+pp’-DDT)等9种污染物的残留状况,并与相同生境中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兰州鲇肌体重金属残留水平远高于黄河鲤和鲫,Hg、Cu、Zn、Pb、Cd、Se等的检出率为100%,As的检出率为54.5%,HCHs和DDTs的检出率为0。研究水域鱼类肌体主要残留物为Hg、Se、Pb和Cd,其中Hg的残留量最高,但除1个兰州鲇样品Hg含量超标外,其他检测指标的超标率均为0。均值污染指数表明,兰州鲇肌体污染物残留属于正常背景或轻污染水平,且三门峡段兰州鲇的受污染程度高于港口段,与水质监测结果保持一致。黄河港口至三门峡段水体受Hg的污染程度最高,Pb和Cd次之,Cu和Zn最低。兰州鲇肌体中Cu与Zn、Pb与Zn、As与Zn及As与Pb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黄河兰州鲇肌体污染物残留属于正常背景或轻污染水平,且主要受水质的影响。因此,应积极防治黄河水域污染,以加强对兰州鲇的资源保护,并确保食用安全。

关键词: 兰州鲇 重金属 污染指数 污染物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层工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摘要:工会资产是工会组织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工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当前工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不足、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帐簿不齐全、缺乏系统管理等问题。因此,工会组织要提高工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工会资产的管理制度,加大工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对工会资产定期进行盘点。

关键词: 工会资产管理 基层工会 固定资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