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纯水为对照,利用普通温控培养箱,在(24.0±1.0)℃条件下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进行了15d的体外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钩介幼虫排出体外24h内存活率显著下降为50.7%(p=0.006);A组(MEM高糖)、B组(RPMI1640)、C组(MEM 199)幼虫变态率分别为(7.5±3.9)%、(13.3±12.0)%、(42.1±10.0)%;D组(L-15)的幼虫变态率最高,为(66.1±3.8)%,极显著高于C组(p=0.007).相关分析表明,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与钩介幼虫变态率存在显著负相关(r=-0.886).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体外培养变态发育的稚贝形态观察发现:稚贝双壳表面圆形凹陷数量和深度比幼虫显著减少,双壳边缘外套膜增厚,在外套膜、斧足表面分布有大量乳状突起,但形态不同.体外培养稚贝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完成了变态发育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比较分析
《河北渔业 》 2011
摘要: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杂交鳢(乌鳢♂×斑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异同。结果显示,在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上,杂交鳢均与其父本(乌鳢)无显著性差异,与其母本(斑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杂交鳢则与其父本(乌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其母本(斑鳢)无显著性差异;在甘油三酯含量上,杂交鳢与其父母本均无显著性差异。杂交鳢的双亲乌鳢和斑鳢在这4个检测指标中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杂交鳢在白蛋白及总蛋白含量上与其父本(乌鳢)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而在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上与其母本(斑鳢)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在甘油三酯的含量上则与其双亲都具有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财务与金融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项目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科研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农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提升单位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业科研院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对策及科研经费管理创新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磁珠富集法筛选方正银鲫的三、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DNA
《淡水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生物素磁珠富集法开发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三、四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并与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进行二次筛选微卫星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对65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微卫星序列800个,其中完美型542个(67.75%),非完美型140个(17.50%),混合型118个(14.75%)。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3plus在线设计引物163对,选择合成76对,引物多态性通过二倍体野生鲫群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0对引物表现出不同程度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3~8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066~0.8023之间,其中80%为高度的多态性位点(PIC>0.5),表明方正银鲫微卫星文库是个高质量的文库。
关键词: 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 微卫星 磁珠富集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涉海电站取排水口工程设计环保措施
《海洋环境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LNG接收站工程为例,首先分析火(核)电厂、LNG接收站排放温(冷)排水、余氯水和取水机械卷载效应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通过排水水团降温过程与余氯水团消散过程分析,探讨消减负面影响的工程环保措施和设计原理。结果表明,冷排水水团在扩散中,首先完成升温过程,此时水中余氯成分尚在,可以在取水口附近水域建立余氯屏障,减少对工程附近海洋生物及幼体的损害。排水口环保设计方案的原理和依据,就是通过改进取排水口位置和方式的设计,设法在取水口附近始终维持一个余氯屏障,从而达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如果不加环保屏障,机械卷载每年将造成的渔业资源是巨大的。对于取水量为324×104t/h的核电站,则每年可能造成上亿元渔业资源生态损失。如果在取水口附近建立余氯屏障,可使得上述由于机械卷载形成的损失量降至最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脱毒棉粕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经硫酸亚铁和高温脱毒处理后的棉粕,以不同比例替代豆粕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体内组织游离棉酚含量、体组成及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硫酸亚铁和高温2种方法对棉粕进行脱毒处理,以未处理及脱毒处理后的棉粕分别替代对照饲料中1/3和2/3豆粕,共配制7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7.27±0.25)g)70 d,测定体质量增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体内组织游离棉酚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各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未经脱毒处理棉粕替代2/3豆粕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鱼体的肝体比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脏体比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未处理棉粕组肝脏游离棉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经硫酸亚铁或高温处理后游离棉酚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未处理棉粕组肌肉中的游离棉酚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脱毒处理替代2/3豆粕组肌肉游离棉酚含量较未处理棉粕替代2/3组分别降低了70.27%,82.43%(P<0.05)。未处理棉粕组鱼体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脱毒处理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周期内,饲料中棉粕替代豆粕量不超过2/3时,并不影响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替代量为2/3时,会降低尼罗罗非鱼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饲料棉酚对鱼体肝脏和肌肉游离棉酚含量以及血清转氨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利用硫酸亚铁和高温2种方法处理棉粕后,可以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在饲料和体内的含量,提高棉粕的利用率,降低游离棉酚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影响鱼肉色泽的重要因素,在放血充分的情况下,Mb占总色素比例的80%~90%,因此,放血是罗非鱼片加工过程关键操作步骤之一。主要研究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分析放血处理对色素蛋白及CO结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放血处理对鱼片暗色肉影响不明显,而普通肉亮度值L*则明显提高,a*和b*显著降低;放血处理的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总Mb含量略小于未放血的鱼片,高铁肌红蛋白质(met-Mb)含量呈相反趋势;普通肉色素提取液特征吸收峰由407nm红移至412、540、577nm也呈现出明显吸收峰;未放血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经发色处理后CO含量远高于充分放血后的鱼片。揭示了放血处理对鱼片色泽影响的内在因素,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单片机MSP430的低功耗船舶航迹记录仪设计
《渔业现代化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渔船监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低功耗的航迹记录仪。该仪器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芯片,将从GPS接收模块获取渔船位置信息经整理和变换格式后储存在FLASH存储芯片中,作为记录航迹,并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数据的非接触读写,进行航迹数据读取,读写距离可达800 m。在采用多种降低功耗措施后,可以在一节容量为19 000 mAh的锂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实现长达6个月以上的航迹记录。还具有体积小、造价低、免维护等优点,满足了渔政检查人员非登临渔船就可获取历史航迹记录和长记录周期的需求。
关键词: 航迹记录仪 渔船监控 低功耗 无线数据传输 单片机MSP430 全球定位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维生素D_3对松浦镜鲤幼鱼体成分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3(Vitamin D3)对松浦镜鲤(C.carpio Songpu mirror carp)幼鱼体成分、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鲤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的最适添加量。选用2.4 g左右的镜鲤幼鱼525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投喂维生素D3添加量为0,200,400,800,1 600,3 200及1×105IU/kg的7种饲料,饲养试验时间为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镜鲤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血清磷离子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未添加维生素D3的试验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镜鲤鱼体灰分、钙磷含量、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随着维生素D3添加量的增加,全鱼钙磷含量、血清钙磷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果提示:与饲料中缺乏或过量的维生素D3添加量相比,适量添加维生素D3可使镜鲤全鱼钙磷含量、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以全鱼钙磷含量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为指标建立折线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松浦镜鲤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最适添加量为708.3~769.8 IU/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