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对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凡纳滨对虾-草鱼混养模式的基础上,于2010年3~6月对比研究了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为主养对象的低盐度土池混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与凡纳滨对虾单养模式的产出效果和水质动态。混养池塘和单养池塘各3口,并对养殖全过程进行跟进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养殖周期平均比单养组短10 d的条件下,混养组凡纳滨对虾的平均体重、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比单养组分别高6.24%、26.25%、55.86%,投饵系数比单养组低8%。混养组草鱼单位净产量为1 467.27(±115.82)kg/hm2,杂食性鱼类鲫和滤食性鱼类鲢、鳙的总单位净产量为447.78(±34.20)kg/hm2。混养鱼类的成活率均在98%以上。混养池塘单位面积总投饵量虽然比单养组大,但水体NO2-N和COD浓度比单养组低,混养池塘水体的无机氮主要以毒性小的TAN、NO3-N形式存在,NO2-N波动小。混养池塘水体透明度比单养池塘稳定,但早晨溶解氧含量低于单养池塘,需加强人工增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氧水和甲醛在海水中的消解速率及其对水质因子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显色法分别检测分析了甲醛、双氧水在海水中的消解速率,其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25 mL/m3和0.125 mL/m3;同时研究了两种消毒剂加入海水中对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消毒剂的消解速率与其使用浓度密切相关,使用浓度越高,在海水中的消解时间越长。甲醛浓度在100 mL/m3时,48 h显示白浊,基本上降解消除;而当双氧水浓度在100 mL/m3时,96 h仍有较高残留。由此得出,相同浓度甲醛的消解速率比双氧水快得多。在1 500 mL/m3双氧水和600 mL/m3甲醛极高浓度下,7 d后仍保持着很高的残留量。海水中加入甲醛,溶解氧、盐度、温度、pH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加入双氧水的海水,除了溶解氧提高以外(P<0.05),其它水质因子没有显著变化(P>0.05)。建议在使用甲醛、双氧水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浓度剂量。同时应根据不同浓度双氧水、甲醛的药效作用和降解时间决定废水排放时间。也可敷设缓冲排放池,使消毒剂在海水中充分降解,防止过多的化学残留直接排放入海,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这为正确使用双氧水和甲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消毒剂 双氧水 甲醛 消解速率 水质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改良的碳二亚胺法制备无色孔雀石绿完全抗原及鉴定
《淡水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完善无色孔雀石绿的免疫检测方法,通过改良的碳二亚胺法,改造无色孔雀石绿结构类似物副品红半抗原。经过紫外分光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质谱法鉴定,偶联反应成功,且偶联比最高达37∶1。以副品红—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为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产生针对无色孔雀石绿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6.25×105;取抗体与无色孔雀石绿进行竞争抑制测定,IC50可以达到11.8 mg/L。该抗体与孔雀石绿及副品红存在交叉反应,交叉反应率均为100%。
关键词: 无色孔雀石绿 副品红 碳二亚胺法 偶联 鉴定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线辐射对西伯利亚鲟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剂量紫外线辐射(254nm,UVC)对西伯利亚鲟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对精子的活力、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精子活力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先迅速下降,后迅速上升,再迅速下降的趋势;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活力相似;精子寿命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当辐射剂量达288mJ.cm-2时,精子无快速运动,当辐射剂量达324mJ.cm-2时,精子活力和寿命均降为0.根据Hertwig效应判断,辐射剂量216mJ.cm-2为西伯利亚鲟精子灭活的最适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浦鲤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松浦鲤作为鲤鱼的一个培育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鱼类养殖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该品种优良性状的稳定保持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应用29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松浦鲤保种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194尾松浦鲤个体中,共检测到16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724 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4 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72 2;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瓶颈效应分析表明,群体已经历了瓶颈效应;根据连锁不平衡方法计算有效群体大小为69.8。该研究表明人工选择压力对松浦鲤保种群体造成了较大影响,虽然其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经历了瓶颈效应,这对于品种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该品种保种工作中应注重加强保种策略研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持其种质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与无公害养殖技术(五)
《科学养鱼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9)日常管理追肥:虾苗放养1个月内每10天左右可视水质的肥瘦情况追施有机肥100千克/亩或泼洒豆浆2~3千克/亩,使水中的浮游生物量保持在较高的密度上。换水和水深调节:虾苗个体小于3厘米时以补水和少量换水为主,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随着虾苗的长大和气温的升高,换水量应该逐步增加,水深逐渐提高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物种调查及检索表的编制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1
摘要: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通过走访相关渔政部门、渔业从业人员及垂钓者、到野杂鱼捕捞船上采样等方式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渠、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渠)水库进行了鱼类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共鉴定外来鱼类18种,隶属5个目(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形目、鲑形目),其中鲤形目2科6亚科12属12种,鲈形目2科3属3种,鲇形目1科1属1种,!形目1科1属1种,鲑形目1科1属1种。对外来鱼类进行检索表的编制并探讨了外来鱼类入侵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环境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挂膜及运行过程中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其脱氮机制,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的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及硝化菌进行培养计数.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细菌的16S rD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片段进行分离,分析了所得到的细菌群落特征DNA指纹图谱,对其中的优势菌属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3类细菌的数量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直至达到稳定的趋势.各个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群落的组成非常丰富,Shannon指数分别为1.53、1.44、1.57、1.08、1.27和1.30.不同时期生物载体上微生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变化,但2个相邻时期的Cs值(相似性指数)都比较高,说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演替是缓慢而有规律的.生物载体上存在多类细菌共同作用于养殖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出水水质能达到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其主要优势种群以Proteobacteria和Flavobacteria为主,分离鉴定出了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及黄杆菌(Flavobacteriaceae bacterium)等兼性厌氧细菌,表明生物滤池中可能同时存在硝化和脱氮途径.
关键词: 生物载体 生物挂膜 微生物群落结构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状况
《淡水渔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从上游到下游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密度和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5~457.4 ind./m2、3.89~14405.9 mg/m2。聚类分析显示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相同生境类型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POU1F1启动子区域SNPs对生长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了大口黑鲈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POU1F1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全长1 629 bp,预测存在4个八聚体转录因子1(Oct-1)结合位点和TATA框等基本转录元件,1个Homeobox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2个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位点。采用直接测序法研究发现,大口黑鲈POU1F1启动子序列的-18和-183两个位点存在SNPs,该两个突变位点只检测到A、B两种单倍型。对养殖群体进行不同单倍型的基因频率和生长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单倍型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246,单倍型B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754;群体关联分析表明,基因型为AA型和AB型的个体在体质量、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等方面明显高于BB型个体,但基因型为AB型和AA型的个体之间在体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