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泗杂棉6号的选育与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泗杂棉6号系我院(原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以高产、优质、抗病的泗棉棉花品系为骨干亲本,大量配制杂交棉新组合,杂交组合经过多年、多点鉴定筛选,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杂交棉新组合。1选育经过1999年选用丰、抗、优兼备的育种资源材料作为


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09
摘要:水稻直播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简化操作顺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物质消耗,提高种粮比较效益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如果品种选择不当,栽培措施不佳或后期遇不利气侯,都将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直播稻生产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的特点,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才能确保稳产高产。


洋葱新品种港葱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为进一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洋葱生产的需要,笔者于1995年开始,开展了优质、高效的黄皮洋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育成了优质、高效的黄皮洋葱新品种港葱4号。


水稻干尖线虫不同接种方式对稻株发病率的影响及防治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浸种、浸芽、注芽3种处理方式,利用灰葡萄孢培养繁殖的水稻干尖线虫接种健康的水稻种子,对3种方式接种的水稻种子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接种浓度和田间管理条件下,采用浸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发病,病株表现为典型干尖症状,而采用浸芽和注芽2种方式接种水稻干尖线虫的种子均不发病。浸种处理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2007~200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纹枯病抗性鉴定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对2007~200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冬水A、B组及春水组(各12个品种)共36个品种(系),预备试验冬水组、春水组共42个品种(系)进行大田纹枯病调查,参试品种(系)的病情指数多集中于40.1~50.0之间,品种(系)数占总数的28.21%,其次为50.1~60.0和30.1~40.0这两个区域,分别占总数的24.36%和20.51%。对区域试验的小麦品种纹枯病病情指数按组分别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按原江苏省攻关协作组制定的标准,秦农12、B1055、陕588和小偃166表现为中感纹枯病,其余品种均表现高感。纹枯病抗性较好的品种(系)还有冬水A组的新麦1817、苏北麦1号,冬水B组的陕534,春水组的西农988、周9823,预备试验冬水组的秦农22,预备试验春水组的H101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