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改进模糊积分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测度方法
《统计与决策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针对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生态化"特点,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和创新效益四方面构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鉴于指标体系多对象、多因素、多层次以及具有明显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改进的基于模糊积分的模糊测度方法,来解决这种指标间不完全独立的测度问题。


二乔刺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茎尖压片法对二乔刺槐染色体的数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核型分析,观察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结果表明:二乔刺槐单倍体染色体数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x=22=4m+10sm+2st+6t;属于"3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14%。二乔刺槐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逐渐浓缩变粗,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后期染色单体发生分离并向相反的两极移动,末期形成新的子核。


芹菜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为不育源,根据其所携带的雄性不育隐性核基因和转育目标自交系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设计转育方案,通过杂交、自交、回交、成对兄妹交等方法,向3个芹菜自交系转育核不育基因。转育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新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性稳定,结籽正常,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相关性状与父本相同。


北方白鹅对玉米秸青贮、微贮和干贮的研究
《饲料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取3周龄健康和体质量均一的360只北方白鹅雏鹅,采用3因素3水平,有对照的试验设计,随机分成10组,每组36只鹅。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即3个不同纤维源组玉米秸青贮组(A组)、玉米秸微贮组(B组)和玉米秸干贮组(C组),每个纤维源组分别设3个水平,前期(4~7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4%、7%和10%的日粮;后期(8~10周龄)饲喂粗纤维比例为6%、9%和12%3个水平,饲养试验49d。同时,10周龄时每组选取3只体质量接近的试验鹅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并在代谢试验结束后利用含外源指示剂Cr2O3日粮,测定食糜的流通速率。收集进食后的粪样,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源日粮对4~10周龄鹅的体质量影响较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8~10周龄日粮中,粗纤维比例增至12%,试验鹅的生长受到抑制,与6%组和9%组体质量经检验差异显著,但6%组和9%组试验鹅的体质量组间差异不显著。青贮组和干贮组对纤维类物质的利用率好于微贮组,但不同纤维源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12%组日粮NDF和半纤维素的代谢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同纤维比例的日粮影响食糜的流通速率,2~4h时12%组食糜的流通速率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食糜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8~10h。


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条件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将构建后的重组质粒pET21TreS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 gami(DE3)中,得到海藻糖合酶基因工程菌,并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及诱导剂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得到了该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的最适条件:发酵培养至菌体浓度(OD600)至0.6~0.8时,以1mmol/L浓度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37℃,诱导2h后得到的蛋白表达量较高。


家兔效验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用2种猪伪狂犬病(PR)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PRV抗体阴性家兔,每组免疫3只,并设不免疫兔作为空白对照。定期采血,用乳胶凝集试验和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效价。乳胶凝集试验在免疫后7 d检测到抗体,中和试验在免疫后21 d检测到抗体。家兔于免疫后28 d攻毒,免疫组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空白对照组全部死亡,证明家兔免疫后乳胶凝集效价≥1∶45.3或中和试验抗体效价≥1∶8时,可以抵抗强毒的攻击。


超声波法提取灵芝菌丝体总三萜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声波浸提法从灵芝菌丝体中提取总三萜,以熊果酸作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含量。以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在8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2h,150W功率下超声提取30min,从灵芝菌丝体中提取的总三萜最多。


精子生育相关性抗原在奶牛妊娠上的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精子生育相关性抗原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测试了16头种公牛精子的生育相关性抗原FAA(肝磷脂黏合蛋白-30),进行人工授精,比较奶牛的妊娠情况。16头种公牛精子的生育相关性抗原检测结果显示:13头呈阳性,3头呈阴性,阴性率为18.75%。人工授精FAA-阳性精液的520头奶牛中,有433头奶牛怀孕,妊娠率为83.27%。而人工授精FAA-阴性精液的80头奶牛中,只有52头奶牛怀孕,妊娠率为65.0%,人工授精FAA-阳性精子的奶牛妊娠率比FAA-阴性精子高18.27个百分点,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生育相关性抗原是影响奶牛受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FAA-阳性精子授精可大大提高奶牛妊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