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野生蕨类植物开发利用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 》 2009
摘要:有目的地采集50余种5000多株野生蕨类植物,从中筛选出易在海南推广发展的5个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蕨类种质资源-鸟巢蕨、白沙双盖蕨(海南特有种)、肾蕨、井边茜、扇叶铁线蕨,进行异地迁移适应性驯化栽培研究,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海南蕨类栽培技术体系.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海秀占9号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种业 》 2009
摘要:海秀占9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大穗型高产品种矮秀占为母本,以多穗型优质品种丰穗占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选择法定向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常规稻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海南省早造水稻区试及生产试验。同时试验、试种和示范表明,海秀占9号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优点。2008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施肥对幼龄腰果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氮、磷、钾肥配施对幼龄腰果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龄腰果植株,最佳施肥组合为N1P1K1,年施氮(N)150 g/株、磷(P2O5)50 g/株和钾(K2O)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对于3龄腰果植株,年施氮250~450 g/株处理,植株的冠幅、株高增量随着氮施用量增加而增大,磷、钾影响不显著;现蕾期和初花期,P2O590 g/株和K2O20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施氮影响不显著;盛花坐果期,施N350 g/株、P2O515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的植株现蕾开花枝梢比例最高。氮和钾对3龄植株结果影响较大,年施N250~450 g/株处理,平均株产量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施肥组合为N3P1K2,施N450 g/株、P2O590 g/株和K2O 150 g/株处理,可以促进3龄腰果植株结果。3龄植株腰果产量与初花期叶片钾(K)含量(0.43%~0.47%)和盛花坐果期叶片N含量(1.89%~2.20%)呈直线显著正相关。


植物低温信号的感知、转导与转录调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9
摘要:低温是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植物对低温的应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低温信号的感知、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等阶段。低温可以通过质膜流动性的改变被质膜感知,也可以通过质膜上的钙离子通透性通道、组氨酸激酶、受体激酶和磷酸酯酶感知。低温信号转导包括钙信号途径和其他信号途径,其中钙信号途径是低温应答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途径。在此途径中,因低温增加的胞质钙离子能被CDPK、磷酸酶和MAPK识别并传导;其他信号途径主要与ABA有关。低温信号最终将启动CBF和非CBF介导的转录调控,提高植物的低温抗性。
黄灯笼辣椒病毒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
《中国植保导刊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黄灯笼辣椒又名黄帝椒,是海南特色作物之一。但在黄灯笼辣椒栽培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极易感染病毒病。据调查,其发病率一般在30%以上,严重时高达90%,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随着病毒病这一毁灭性病害的严重发生,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种植面


海南安全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长江蔬菜 》 2009
摘要: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非常优越的气候条件,堪称全国最大的天然温室,是我国最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要发挥好海南冬季蔬菜产业的优势,必须重视安全蔬菜生产,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打造海南蔬菜的"安全"品牌、"绿色"品牌。以利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