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抗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88的选育与应用

福建稻麦科技 2010

摘要:Ⅱ优1288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R1288组配育成的感温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较优、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9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Ⅱ优1288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1288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对木薯粉粘度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研究NaH2PO4、NaHCO3、KAl(SO4)2等无机盐类和酸碱调节剂,NaHSO3、Na2SO3等还原剂,以及吐温(20、40、60、80)、司班20、单甘酯、蔗糖酯等乳化剂对木薯粉粘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粉粘度随pH值下降而降低,随pH值升高而略有增加;NaHSO3、KCl、NaCl、CaCl2、K2SO4、柠檬酸钠、NaH2PO4、NaHCO3对木薯粉的粘度影响不大;Na2SO3能使木薯粉粘度降低;吐温(20、40、60、80)、连二亚硫酸钠、硼砂、司班20、硫代硫酸钠能使木薯粉峰值粘度和糊粘度增加;KAl(SO4)2对木薯粉的降粘作用与其能降低pH值有关。

关键词: 木薯 粘度 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DNA提取与SRAP反应体系优化

中国南方果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番木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RAP反应体系的模板、引物、dNTP、Taq聚合酶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最优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40 ng,引物浓度0.4μmol/L,Taq聚合酶0.4 U/20μL,dNTPs 0.2 mmol/L。番木瓜的SRAP-PCR程序为94℃预变性4分钟;94℃变性1分钟,35℃复性1分钟,72℃延伸1.5分钟,5个循环;94℃变性1分钟,52℃复性1分钟,72℃延伸1.5分钟,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4℃保存。

关键词: 番木瓜 DNA提取 SRAP反应体系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2009年世界胡椒生产和贸易概况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0

摘要:综合2009年11月国际胡椒协会在巴西举办的第40届胡椒出口商大会的信息,对2008~2009年世界胡椒生产和贸易等情况做了简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0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菠萝炭疽病病原菌,并完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海南各地采集的菠萝炭疽病病叶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形态学特征将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30℃;最适pH值均为6.0~8.0;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而光暗交替最利于孢子萌发;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的最理想碳源,而除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余碳源均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天冬氨酸则仅对孢子萌发有利;相对湿度达90%以上孢子才可萌发,水滴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菠萝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关键词: 菠萝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865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两优865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Y58S与自选恢复系R865配组育成的两系感温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白叶枯病、米质较优等特点,2010年5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Y两优865 高产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荔枝果皮中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CSCD

摘要:以不同发育阶段的‘糯米糍’荔枝果皮和成熟时不同色泽表型的‘糯米糍’(红色)、‘乌皮荔’(紫色)和‘鸭姆笼’(绿色)荔枝果皮为试材,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做内标、类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 I染料技术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分析ufgt基因在上述材料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以cDNA为模板建立的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标准cDNA模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gapdh基因和ufgt基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99,扩增效率分别为96.2%和95.3%,达到定量PCR分析的标准。利用该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糯米糍’荔枝果皮和3个成熟时不同色泽品种荔枝果皮的ufgt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荔枝 Real-TimePCR ufgt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利用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令人堪忧,其成因复杂、多样,要从法律法规、领导机构、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海南 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资源保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对北京鸭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采用5×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5个维生素A(VA)添加水平(0、2500、5000、10000IU/kg和15000IU/kg),2个维生素E(VE)添加水平10mg/kg和100mg/kg,360只1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水平VA、VE对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A的添加可显著提高北京鸭生长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对料肉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VE水平对北京鸭前期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建议北京鸭生长前期VA的适宜添加量为5000~10000IU/kg,VE为10mg/kg。

关键词: 北京鸭 VA VE 生产性能

不同技术措施对蔬菜根结线虫种群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熏蒸结合水旱轮作、清除病残植株结合翻耕晒垡进行蔬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结果表明,两种措施均对蔬菜根结线虫2龄幼虫(J2)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用化学杀线虫剂10%噻唑磷颗粒剂、10%硫线磷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和3%氯唑磷颗粒剂实施了大田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磷颗粒剂对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最好,其制剂用量15kg/hm2处理后30d和60d对土壤中J2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5.12%和95.18%。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水旱轮作 翻耕晒垡 噻唑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