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在海南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其应用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南部三亚、北部海口和中部五指山3个生态点,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进行周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P88S在海南自然光温条件下的育性转换特性。结果表明:P88S在海南5月上旬至10月中旬抽穗具有稳定的不育期,在此时期制种育性安全可靠;在中部五指山地区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抽穗具有稳定的可育期,并且自交结实率高,繁殖安全可靠。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P88S 育性转换 制种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甜菜夜蛾性诱剂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1~30d内,诱芯A、B、C在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日诱蛾量、总诱蛾量上都要显著优于诱芯D;1~10d内,诱芯A的诱捕量最高,诱芯B和C的诱捕量差别较小;11~20d内,诱芯B的诱捕量最高,诱芯A的诱捕量次之,但都明显高于诱芯C,D;21~30d内,诱芯A,B,D的诱捕量相似,但是以诱芯A的略高于诱芯B,D,而诱芯C的诱捕量反而最低。31~45d,诱蛾量为B>A>D>C;4种诱芯诱蛾灵敏度依次为B>D>A>C;其中以诱芯B的诱蛾灵敏度最高,为88.15%,诱芯D次之为74.07%,A和C分别为67.41%,61.48%。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性诱剂 诱捕效果 差异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坡岗地甘蔗氮磷钾养分优化施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海南坡岗地甘蔗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氮、磷、钾养分的合理配比施用,可大幅度提高甘蔗产量。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贡献率>钾肥贡献率>磷肥贡献率。根据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当甘蔗获得最高产量即69967.79kg/hm2时,每公顷相应的氮、磷、钾养分施用量分别为402.82、185.32、502.55kg。氮、磷、钾养分的配比为1∶0.21∶1.25。建议甘蔗氮、磷、钾养分施用的配比以1∶0.2~0.25∶1.2~1.25较为合适,相当于每667m2分别施用尿素58.4kg、过磷酸钙32.5kg、氯化钾55.8kg。

关键词: 海南 甘蔗 氮磷钾 优化施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冬作马铃薯产业发展与对策建议

辣椒杂志 2010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兼粮食作物,更是继玉米、水稻和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用途广泛,不仅用于鲜食还可制成一系列的加工品,如薯条、薯片、淀粉、酒精、饲料等。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约46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生产总面积25%;产量约6000万t,占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甜瓜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介绍了白粉病的病原及危害特点,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瓜白粉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为害对珍珠番石榴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热带生物学报 2010

摘要:螺旋粉虱的为害对番石榴的产量、口感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珍珠番石榴的螺旋粉虱受害指数达73.07时,其产量损失率高达86.09%;(2)螺旋粉虱的为害对番石榴果实中N,P,K,Ca,Zn,可溶性糖,蛋白质,pH和硬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却显著降低了果实中VitC,Mn,Zn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关键词: 螺旋粉虱 番石榴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持续高温对生长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持续高温对生长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长×大)相近、初始体重(30.00±1.16)kg杂交公猪9头,随机置于3个处理:高温试验组,33℃持续高温,自由采食;适温自由采食组,23℃适温,自由采食;适温限制饲喂组,23℃适温,限制采食量与高温试验组相同。试验持续21d。结果表明,1)高温试验组生长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在试验第21天极显著低于适温自由采食组(P<0.01);高温试验组生长猪血清总蛋白(第2天)、球蛋白(第21天)、葡萄糖(第2天)、总胆固醇(第1、2、4天)及甘油三酯(第1天)含量均显著低于适温自由采食组(P<0.05)。2)与适温自由采食组相比,高温试验组生长猪背最长肌干物质、肌内脂肪含量较低,而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持续高温可使生长猪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及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持续高温能使生长猪背最长肌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而粗蛋白质含量有升高趋势。

关键词: 持续高温 生长猪 血清生化指标 肌肉营养物质含量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5~10周龄海南鹅生长性能及屠宰指标的影响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0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15%、16%、17%)对5~10周龄海南肉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只29日龄海南肉鹅,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重复10只。结果表明,15%、16%、17%蛋白质水平日粮未对5~10周龄海南肉鹅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对胸肌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认为,5~10周龄海南肉鹅在日粮能量水平11.5MJ/kg、蛋白质水平17%时,可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以及胸肌率最优。

关键词: 海南肉鹅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屠宰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豫综5号5个轮次群体为材料,通过2点产量比较试验,对豫综5号群体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豫综5号群体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6.36%,其中,半姊妹轮回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6.30%,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5.51%,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下降到12.8%,基本符合选择预期效果,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说明2种选择方法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对改良群体穗部性状的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分别提高5.27%和9.96%.说明穗长和行粒数的改良效果明显,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对相互轮回选择的方法和豫综5号群体改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轮回选择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进展

中国马铃薯 2010

摘要: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养分的供应以及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对其块茎的形成、膨大及淀粉积累的影响尤为显著。氮、磷、钾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生产上不合理的施肥,导致马铃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及生产成本增高。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吸收养分的特征和分配规律,从而探索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组合,这对于丰富马铃薯栽培生理理论和指导生产中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铃薯 吸收 分配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