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翅号的肉鸡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中国家禽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欧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开始考虑畜禽产品的可追溯管理问题,认为它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畜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1~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家禽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问题也愈日剧增。例如,某些养殖户为了自身利益,在饲养中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品来预


苯胺类席夫碱对昆虫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新型害虫控制剂,以9种苯胺类席夫碱化合物为效应物,研究了其对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浸渍法进行活体测定。结果表明:所试9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酚氧化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以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缩间氯苯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苯胺、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3,4-二氯苯胺3种化合物抑制效果较好,其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051 mmol/L、0.013 mmol/L和0.059 mmol/L。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对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竞争性抑制。室内活体生测结果表明,这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直接"杀死"活性均不高。
关键词: 苯胺类席夫碱 酚氧化酶 抑制剂 抑制机理 室内生测


连云港地区麦田杂草防除
《杂草科学 》 2009
摘要:农田草害一直是影响连云港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年来麦田杂草的种群特点及种群数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文章重点介绍了连云港地区旱茬和稻茬麦田的杂草发生规律、杂草类型以及针对旱茬、稻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防除措施。


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种细胞质的六千辛A及保持系六千辛B分别与六千辛R、16个粳型恢复系、14个籼型恢复系及1个广亲和恢复系轮回422配制141个F1组合,研究不同籼、粳稻恢复系对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六千辛B细胞核背景下六千辛R能正常恢复BT型六千辛A,但不能正常恢复红莲型、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16个粳型恢复系中,10个能正常恢复BT型六千辛A,1个能正常恢复红莲型六千辛A,没有一个能正常恢复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14个籼型恢复系都不能正常恢复BT型、红莲型、印水型和野败型六千辛A;轮回422能正常恢复BT型和印水型六千辛A。说明同一恢复基因对不同胞质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不同,不育系的育性可恢性还受细胞核背景的影响;克服籼粳亚种间杂交F1植株的不育性,需要聚合广亲和基因和特定恢复基因。
关键词: 水稻 同核异质粳稻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育性恢复性 恢复基因


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粳15为试材,研究了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机插稻鸭共作水稻群体特征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稻鸭共作系统中,随氮素基蘖肥用量的减少,机插水稻群体最高分蘖数减少,最高分蘖数前后的分蘖发生和消亡速率降低,粒叶比、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提高,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各阶段尤其是拔节至齐穗期的吸氮量降低。2)当氮素基蘖肥用量适宜,基、穗肥比4.5:5.5时,机插水稻群体的分蘖成穗率较高,叶面积指数适宜,齐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氮肥当季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因素生产力协同提高,群体穗数合理,产量最高。3)稻鸭共作不仅提高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和氮肥当季利用率,而且改善机插水稻的群体质量,提高抽穗后群体的生产能力和水稻产量。


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通过稻草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和连续4年全量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连续4年全量还田分别与稻草未还田相比,在油菜籽脂肪酸组成上,均表现出油酸含量显著增加、芥酸含量略有下降的趋势,具有改善油脂组成的正向作用;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的油菜籽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劣于秸秆未还田,差异不显著。连续4年稻草全量还田对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与长期部分还田一致,但其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稻草不还田的差异显著。


西洋南瓜种质资源及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9份西洋南瓜新种质及2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感官品质均符合育种要求。其中,803(161-5-1)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6.476 mg/g和0.028 mg/g;802(0322-2-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63.3 mg/kg;113(0326-8-1)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为19%;111(3028-53-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6%。杂交组合瑞绿1号(153×801)、瑞红1号(111×153)总体表现优于双亲,显示出杂种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