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赤眼蜂是防治五米螟的最佳选择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赤眼蜂是防治五米螟的最佳选择崔万里(黑龙江省农科院)赤眼蜂是当今生防领域中应用最广、效益最好的天敌昆虫。因其能寄生上百种农林害虫,并把它们消灭在卵的阶段,是寄生率很高的卵寄生蜂。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正在研究和应用赤眼蜂防治农林害虫,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根腐病的综合防治
《中国农学通报 》 1997
摘要:甜菜根腐病的综合防治苗玉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6)近年来,我国甜菜根腐病有所蔓延扩大,严重影响甜菜产量和质量,一般可减产10%~40%,严重地块高达50%,甚至造成绝产、毁种。1甜菜根腐病症状及病原甜菜根腐病是甜菜生育期间块根多种腐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苍鹭人工巢建立及易地招引尝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1997
摘要:苍鹭属中型水禽.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但近年来.由于环境变迁及人为干扰.数量逐年减少。为了维护苍鹭种群.保持生态平衡.作者对苍鹭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94年对牡丹江鹭岛上栖息的苍鹭进行易地人工招引尝试.并获成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农业及立体耕作机
《现代化农业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劳力和资金。它的地上部分为绿色生物的立体摆布,可为人类提供尽可能多的食物;它的地下部分是多元立体耕作层。只有地下部与地上部协调统一才能获得更佳效果。立体耕作机可以实现多元立体耕作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壮秧剂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
《农民致富之友 》 1997
摘要:★又到了做播前准备的季节,今年你想在水稻生产上获取一个好收成吗?那么,你不妨仔细琢磨一下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实用技术研究所的水稻壮秧剂,它曾获“九三太阳岛金秋杯”最佳质量奖。而《壮秧剂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一文,对此有详尽介绍,使你读后定会获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三种柴胡种子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植物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东北地区三种柴胡12个居群做了种子游离氨基酸成分分析。发现狭叶柴胡9个居群中种子游离氨基酸种内存在着变异,而且种间游离氨基酸种类变异较大,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指标
关键词: 柴胡;高效液相色谱;游离氨基酸;种间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ja亚属内的半野生大豆及其资源价值
《作物品种资源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半野生大豆(G.sojavar.gracilis)是野生大豆(G.soja)向栽培大豆(G.max)进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类型,具有野生大豆高蛋白、多花荚、生长繁茂等优异性状,又具有综合性状较进化的特点,因此,与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对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创造优异新种质,比野生大豆更便捷有效。茎叶高大繁茂的半野生大豆,有可能成为青贮、青饲、绿肥的新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R技术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鉴别上的应用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摘要:以基因外重复的回文因子(repetitiveextragenicpalindromic,REP)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ERIC)的碱基顺序设计出的引物为引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分别扩增了8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的总DNA,得出了具有菌株特异性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称REP-ERICPCR指纹图谱,将所得图谱进行性状编码后,用计算机数值分类系统进行平均连锁聚类分析,得出这8个菌株的聚类树状图。这一聚类结果与用其它方法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EP-ERICPCR是一种鉴别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的经济、快速而又可靠的新方法。
关键词: PCR技术;根瘤菌;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