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褐斑粒的发生及其预防

大豆通报 1998

关键词: 大豆 褐斑粒 灰斑病 病毒病 病因 预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龙粳8号的选育看利用综合育咎技术实现多优集成

作物品种资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82年选用适宜寒地生态条件的骨干亲本松前和雄基9号,进行第一次杂交后,选出早熟优质的稳定品系龙交82133做为中间亲本材料.为进一步导入抗稻瘟病基因源,1987年选用高度抗病的桥梁亲本N193-2(城堡2号/S56)进行第二次杂交.1988年以一

关键词: 龙粳8号 杂交 花药培养 多优集成 水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派生系统法与早供品质测试相结合进行优质小麦育种的研究

麦类作物 1998

摘要:该文通过对优质小麦基因库的系统分类及生态派生系统法与早代品质分析相结合进行优质小麦育种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优质小麦基因库系统分类方案及图解和生态派生系统法与早代品质跟踪测试相结合进行优质小麦育种的方案及流程图,以丰富优质小麦育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生态派生系统 优质小麦基因库 小麦 育种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瓣品种克丰7号的选育与推广

作物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关键词: 小麦 克丰7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龙福麦8号的选育及其特性

麦类作物 1998

摘要:以春小麦纯系K202的幼穗为外植体,用1000RAD的^60COγ射线照射后,进行组织培养.将根腐病菌粗毒素加在诱导,继代和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筛选.对获的无性系后代谱法选育.选育过程中,在温室及田间根腐菌孢子县浮液接菌筛选鉴定.1990年决选出优良良品种系龙辐83199.经抗性,产量和品质鉴定后,表现优异,于1998年2月经黑龙江审定命名推广.

关键词: 小麦 组织培养 龙辐麦8号 选育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i质粒介导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VY-CP)转化烟草的研究

遗传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将已克隆在大肠杆菌中的PBCY401质粒(携带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VYCP基因),通过三亲杂交导入具Ri质粒的发根农秆菌中,用转化子溶液感染烟草,在Ri质粒介导下,将PVYCP基因导入烟草。首先用烟草的外植体与转化子菌液共培养法诱导毛状根,以毛状根为外植体在含有抗生素Km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幼芽,继续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冠瘿碱、PCR、分子杂交检测,有20%以上的植株表现为阳性,证明PVYCP基因已导入烟草。对转化烟草植株后代用斑点免疫结合法和田间接病毒法检测,有30%左右的植株表现有抗性;在烟草8611的6号转化株36株自交后代中有10株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完全不发病,证明PVYCP基因通过有性生殖可以遗传并在后代中表达。

关键词: Ri质粒,转化烟草,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育种基础材料库文件的建议

玉米科学 1998

摘要:利用FORPRO计算系统软件,结合玉米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玉米育种自交材料、杂交种分别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通过自交材料名,杂交种名或性状植的双向查询系统,并可对杂交种的数据进行初步运算.

关键词: 玉米 自交材料 杂交种 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Biao草施药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于1994-199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威农防除移栽稻田扁秆BIAO草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威农对株高1-7CM的多年生扁秆BIAO草有强烈的杀伤和抑制作用.水稻移栽后1-10D威农第1次施用,量有效成分为67.5-90G/HM6^

关键词: 威农 移栽稻田 扁秆Biao草 施药技术 除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蛀士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沙棘 1998

摘要: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蚊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关键词: 沙棘 害虫 柳蝙蛾 蛀干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啤酒大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分析

大麦科学 1997

摘要:采用Eberhart-Rusell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啤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81原306丰产性最好,回归线位于群体平均和各参试品种的上方,属平均稳定型。81原290产量位于第二,回归线位于81原306之下,其它品种上方,对环境条件反应不敏感,属超平均稳定型。81原308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在优良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而稳定性较差。81原307产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属不稳定性品种。龙大80~331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建设大麦,低于群体平均和其它品种,属低产稳定性品种。

关键词: 啤酒大麦 产量稳定性 稳定性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