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绵共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HXL-1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中草药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绵共生真菌Chaetomium globosum HXL-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方法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该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3,5-二甲基-6-(2-甲基丁酰基)-2氢-2-吡喃酮(1)、吡啶并戊二烯(2)、1-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3)、7-脱乙酰基-吡啶并戊二烯(4)、大黄素-8-甲醚(5)、8-羟基-1,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6)、cytoglobosins D(7)、isochaetoglobosin D(8)、球毛壳菌素E(9)、球毛壳菌素Vb(10)、monohydroxyisoaflavinine(11)、aflavazole(12)、烟曲酶毒素C(13)、chaetoviridin B(14)、杀锥曲菌素(15)、oxidized-nodulisporic acid B(16)。结论化合物1是吡喃酮类新化合物;化合物7~13为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11、12为首次从球毛壳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15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关键词: 海绵真菌 球毛壳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4-甲氧基-3,5-二甲基-6-(2-甲基丁酰基)-2氢-2-吡喃酮 吡啶并戊二烯 杀锥曲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梅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三角梅(Bougainvillea glabra)品系‘Bouform 1’种子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研究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在诱导分化以及不定芽增殖、壮苗、生根等阶段的生长状况,以期筛选出最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建立稳定有效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下胚轴诱导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IBA(吲哚丁酸)0.1 mg/L+6-BA(6-苄氨基嘌呤) 2.0 mg/L,分化率和平均分化芽数为81.35%和7.04个;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NAA(萘乙酸) 0.05 mg/L+6-BA 3.0 mg/L,增殖系数达到5.22;壮苗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平均苗高达到5.59 cm;不定芽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最高,分别为82.54%和4.38条。本研究建立的三角梅下胚轴再生技术,为后续离体突变体诱导、多倍体育种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1Ac-2A-gna基因甘蔗BCG-17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生物技术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作物外源T-DNA插入的侧翼序列是转基因事件检测的关键组分,也是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评价和监管所必需提供的重要信息。为了明确抗虫转基因甘蔗BCG-17的分子特征和建立其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推进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工作及未来的监管工作,以其T2代为研究材料,通过Southern 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在甘蔗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外源基因在甘蔗基因组中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建立该转化体的高效灵敏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外源T-DNA以单拷贝方式插入BCG-17株系;经过3-4次的热不对称PCR扩增,分离到510 bp的T-DNA左侧翼序列和915 bp的右侧翼序列;以此为基础,分别设计左右侧翼检测引物,建立了BCG-17株系的转化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左侧翼的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极限为0.1%,相当于9个单倍体甘蔗基因组拷贝数。转基因株系BCG-17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的完成,为该转基因甘蔗及其衍生产品的检测和身份识别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甘蔗 T-DNA侧翼序列 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 染色体步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蛹寄生蜂-霍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初入侵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国外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较深入,报道较多的是寄生性天敌,霍氏啮小蜂是其重要的蛹期寄生性天敌。为探明不同糖源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霍氏啮小蜂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防潜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糖源和不同温度对霍氏啮小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蔗糖、葡萄糖均能显著延长霍氏啮小蜂雌、雄蜂寿命,寿命延长皆在10 d以上,且与对照相比,出蜂量及寄生率也显著提高。在26℃时,该蜂寄生率可达72.67%;在18℃,雌、雄蜂寿命分别可达42 d和24 d。其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0.9℃,有效积温273.49日·度。高温(高于32℃)和低温(低于18℃)下,该蜂寄生率下降明显。综合各个参数,在26℃~30℃繁殖该蜂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可作为室内繁蜂的适宜温度。研究结果对霍氏啮小蜂繁育及利用其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食蚧蚜小蜂与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联合控害影响因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与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分别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内寄生与外寄生天敌,为了明确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两种蜂联合防治橡副珠蜡蚧效果的影响,作者在室内进行了3因子5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寄主龄期、寄生蜂比例、温度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和蓝色长盾金小蜂联合控害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各因子影响两蜂对蚧虫总寄生率的主次水平为寄生蜂比例>温度>寄主龄期;最优处理组合为橡副珠蜡蚧若蚧:成蚧=1:1,温度27℃,单独接蚜小蜂。本研究旨在为两蜂的室外联合释放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构建符合海南省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的发展短板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确定海南省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从物流设施、技术水平、物流运营、要素保障、经济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构建了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测算后发现,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5个二级指标中,物流设施和物流运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促进了海南省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改善.要素保障能力在2014年之前稳步增长,但2015年之后又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提高;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因素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因此,海南省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信息建设、优化生鲜电商物流发展环境、提高生鲜电商物流产出水平等几个方面来促进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光固化活性研究
《高分子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光固化活性及其在UV光固化体系中的应用。通过对比桐油基漆酚类似物在室温(28℃)、加热(80℃)、UV光(2.5kW)等条件下的固化情况,探究其固化活性,并研究了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添加对UV光固化体系的影响,考察了光引发剂、功能性单体以及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添加量对UV光固化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桐油基漆酚类似物单独不能固化成膜,PI-819为最优光引发剂,多官能度单体有利于提高成膜的拉伸强度,而单官能度单体有助于提高断裂伸长率,单体HEMA∶HDDA的最优比例范围为10∶10~14∶6之间,桐油基漆酚类似物的最优添加量范围为5~10%,另外添加了10%漆酚类似物的成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凝胶率为99.5%,拉伸强度高达20.52MPa,断裂伸长率为6.87%,并且成膜表面比较光滑、平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艾纳香药材质量评价
《中草药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不同产区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方法 建立4个不同产区34批艾纳香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根据前期提取分离出的艾纳香单体成分指认了其中5个色谱峰并测定样品中含量,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hierarchical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及药材综合质量评分寻找不同产区艾纳香药材中的差异.结果 化学指纹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各批艾纳香样品相似度在0.433~0.977,4个产区艾纳香样品在化学组分和含量上存在差异.4个产区的艾纳香药材基本上可以分为4类,每个产区大部分样品各自分布于不同的象限,不同产区之间有交叉样品,样品之间的离散程度较大,每个产区的样品本身质量就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海南和广西样品.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图确定了5个产区差异性指标成分,综合质量评分中3份海南琼中产样品评分排在前3位.测定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中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圣草酚、3,3',5---羟基-4',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和sakuranrtin均以贵州产整体含量较高,艾纳香素以海南产整体含量较高.结论 结合HPLC指纹图谱、HCA、PCA及多指标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价艾纳香药材质量,为艾纳香药材质量控制和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RAV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RAV家族基因在杧果中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特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杧果RAV家族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研究杧果胶孢炭疽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该家族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从杧果基因组中鉴定出6个RAV基因家族成员,其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AP2和B3超家族保守域结构,命名为MiRAV1~MiRAV6。MiRAV1和MiRAV5为不稳定亲水碱性蛋白质,MiRAV2和MiRAV3为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质,MiRAV4为稳定亲水酸性蛋白质,MiRAV6为稳定亲水碱性蛋白质。杧果RAV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是6个MiRAVs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系统进化树结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在杧果与拟南芥、烟草、苹果、菠萝和毛果杨中,RAV家族基因具有多样性,在进化上结构具有保守性。qRT-PCR结果显示,胶孢炭疽菌侵染过程中,杧果RA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MiRAV1~MiRAV6的相对表达量在3 h时均显著下调,MiRAV1、MiRAV2、MiRAV3和MiRAV6的相对表达量在6 h时均显著上调,MiRAV1、MiRAV5和MiRAV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2 h、24 h、48 h、72 h时均显著上调。以上发现将为研究杧果RAV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成胶乳和人造胶乳外科手套发展概况
《高分子通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外科手套用于无菌手术室的操作,是使用量较大的乳胶手套品种之一。天然胶乳外科手套拥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而应用历史悠久,但天然胶乳含有过性敏蛋白质,部分医护人员对天然胶乳外科手套产生过敏症,推动了无蛋白质过敏风险的合成胶乳外科手套和以合成橡胶通过乳化工艺转化而得的人造胶乳外科手套的发展。以羧基丁腈胶乳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丁腈检查手套,成为克服天然乳胶医用检查手套过敏症的替代品,但存在穿戴舒适性不足而不宜作为外科手套的原材料。本文对氯丁胶乳外科手套和异戊二烯胶乳外科手套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天然胶乳 合成胶乳 人造胶乳 外科手套 过敏症 穿戴舒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