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牧结合综合开发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1986年,为配合星火计划——山区资源开发,我们以岢岚县王家岔乡楼房底村和马跑泉乡南沟村为试验基点,进行了农牧结合综合开发试验,目的是为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和科技扶贫探索有效的途径。一、基本情况楼房底,南沟两村位于岢岚县东部土石山区,海拔1,500—1,600米,年平均气温4.5℃—5.5℃,无霜期100—115天,年降雨500毫米左右,在晋西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情况见表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黍稷品种资源中的高抗黑穗病品种
《作物杂志 》 1990
摘要:黑穗病是黍稷的主要病害,一般发病率10%左右,严重的40%,减产严重。选育高抗黑穗病品种是黍稷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七五”期间黍稷品种资源抗黑穗病鉴定,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人工以0.5%接种量按种,共鉴定4224份品种资源,筛选出4份高抗黑穗病品种,现介绍如下,以供生产和科研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地膜覆盖棉花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超微地膜(0.0035±0.0005mm)由运城市塑料一厂于1989年1月研制成功,同年我们在棉花生产上进行了与微膜作对比的应用试验。试验分水、旱地各两组,水地设在棉花研究所农场和临猗县,旱地设在临猗县和万荣县,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同时还在大面积应用超微地膜的棉田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超微地膜和微膜同样具有增温保水,增强光合作用,优化棉田生态环境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棉花全苗早发,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对不同覆盖度的试验还证明,合理的覆盖度,应当是覆盖作用大,增产最多,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花序分化发育的解剖观察
《中国油料 》 1990
摘要:对蓖麻不同熟性类型品种的主花序分化发育过程以及主花序分化与分枝发育间的关系作了解剖分析。将蓖麻花序分化过程划分为生长锥伸长膨大、花梗分化、小花分化、花粉粒和子房形成、花粉粒充实完成等五个时期。描述了各期解剖形态特征,划定了持续时段。提出把叶余数作为花序分化发育进程的间接标准用于生产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皮裸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对《中国燕麦品种资源目录》中的1200多份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皮燕麦品种的平均主穗小穗数、主穗粒重和千粒重比裸燕麦品种的高。山西、内蒙的裸燕麦品种具有大穗、大粒、多花多实特点。与国外引进的皮燕麦品种相比,中国皮燕麦品种主穗小穗数和粒数多,但千粒重低。选出20份综合产量性状或某一性状上表现突出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环境与汾河水库输沙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和预测
《生态学杂志 》 1990
摘要:汾河水库1960年开始拦洪,设计总库容量为7.2×10~7m~3。它担负着太原市的防洪、工业用水和1.0×10~5ha 的农田灌溉。水库上游包括宁武、静乐、岚县、娄烦四县,总流域面积为5268km~2。年平均降水量450—500mm,其中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建库前,多年平均输沙量达2.105×10~7m~3,年侵蚀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的抗药性问题(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二、螨类的抗药性螨类和昆虫的药剂防治及其抗药性发生的机理等,既有很多的共性,同时又有它的特殊性。螨类发生抗性最早的报道,可能是1937年Compton等关于螨类对硒素剂发生抗性的事例。日本最早的报道是1958年柑桔红蜘蛛对八甲磷的抗性。我国在60年代初陆续报道了棉红蜘蛛、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桔全爪螨对三氯杀螨砜的抗性。随着新杀螨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国外有关螨类抗药性问题的报道愈来愈多,螨类的抗性问题,也成为生产上十分头痛的问题。 (一)螨类容易产生抗性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