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笔者通过梳理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休闲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分析江苏省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对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征、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良好的自然生态、雄厚的农业基础、发达的社会经济、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已成为江苏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机会.江苏省休闲农业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创意阶段3个阶段,应着力解决好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难、缺乏规划引领、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江苏省休闲农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品牌培育水平、类型模式丰富多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针对江苏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推介、加快创意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江苏省 发展现状 特征 新业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南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maSOS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是植物耐盐的关键因子之一,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析印度南瓜SOS1基因的序列特征和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隆获得印度南瓜SOS1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maSOS1,GenBank登录号:NW019272028.序列分析表明,CmaSOS1基因的cDNA全长3 940 bp,包含一个3 429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 142个氨基酸.CmaSOS1基因含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全长46 314 bp.CmaSOS1蛋白的分子量为126.7 kDa,理论等电点为5.92,包含12个跨膜结构区域,具有一个NaHExchanger superfamily结构域和一个CAPED superfamily结构域;CmaSOS1蛋白属于疏水性稳定蛋白,二级结构元件多为无规卷曲和α-螺旋.CmaSOS1蛋白与葫芦科的中国南瓜、西葫芦、甜瓜、黄瓜和苦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同源性较高,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8%、98%、90%、89%和89%.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maSOS1基因在印度南瓜的根和叶中表达量较高,在茎、花、果实中的表达量较低;该基因受NaCl和聚乙二醇(PEG)诱导后均呈上调表达,推测CmaSOS1基因可能在印度南瓜抵御盐分胁迫和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CmSOS1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印度南瓜 CmaSOS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血清1、3、5、7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种特异性基因ApxⅣ和血清1、3、5、7型的特异Cps基因设计5对引物,通过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血清1、3、5、7型的五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显示,对血清1~15型参考菌株均扩增出相应的预期目的条带,对6种引起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对各血清型细菌纯培物的敏感性皆为103 CFU/mL;对1、5型感染样品的敏感性为104 CFU/g,对3、7型感染样品的敏感性为103 CFU/g.可在4.5 h左右直接从病猪肺脏中得到检测结果.方法的建立为相关临床病例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1,3,5和7型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PbSP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芸薹根肿菌PbSP1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丰富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的科学认知.[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动态变化和异源表达对芸薹根肿菌分泌蛋白PbSP1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测序分析发现,PbSP1的序列与已经公布的芸薹根肿菌e3菌株的参考基因组对应基因序列一致,且不存在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bSP1氨基酸序列的氨基端存在一段信号肽序列,同时序列中存在4个Kazal结构域.通过酵母蔗糖酶分泌实验进一步发现,PbSP1编码的信号肽序列具有活性.通过不同阶段表达特征分析发现,PbSP1在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其中在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期表达最为活跃.通过亚细胞定位实验发现PbSP1定位在细胞质内.[结论]PbSP1可以被芸薹根肿菌分泌到胞外,并在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关键词: 根肿病 芸薹根肿菌 分泌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静电纺明胶/壳聚糖可食用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新型可食用食品抗菌包装材料,本研究以明胶、壳聚糖天然物质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明胶/壳聚糖=6∶1、8∶1、10∶1的可食纳米抗菌膜.并对抗菌膜进行表征及抑菌特性进行分析.对静电纺丝共混液的黏度进行流变分析,得出明胶与壳聚糖的比例为6∶1时共混液的黏度最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的结果显示,不同配比的明胶壳聚糖抗菌膜的结构未发生化学改变,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的结果显示,明胶与壳聚糖的比例为6∶1时的热力学性能显著优于其他两种配比的抗菌膜.对三个配比的抗菌膜进行平板抑菌、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结果显示三种配比的抗菌膜均有抑菌活性,以明胶与壳聚糖的比例为6∶1处理组的抑菌效果最明显.经过以上实验得出,当明胶:壳聚糖的比例为6∶1时,抗菌膜的稳定性和抗菌活性最优,可以作为优良的抗菌包装材料.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明胶 抑菌 壳聚糖 包装材料 纳米纤维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香酚对水产品中普罗威登斯菌的抑制作用

食品与机械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从自然腐败变质的香辣蟹中分离鉴定的一株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为对象,研究丁香酚对其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丁香酚对普罗威登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最小抑菌浓度剂量的丁香酚处理条件下,普罗威登斯菌菌体严重变形,出现大量的褶皱,胞内物质流出,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 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酶活分别降低了33.01%,19.81%.表明丁香酚可以通过破坏普罗威登斯菌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引起细菌胞内物质泄露,以及细菌正常新陈代谢失调等作用,从而抑制普罗威登斯菌正常生长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关键词: 丁香酚 普罗威登斯菌 抑菌活性 水产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不同藜麦品种幼苗生长及CqNHX1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藜麦品种并为苗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参考,以3个不同的藜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盐胁迫下用测量法测定其相关生长指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电导法测定相对离子渗透率,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了耐盐基因CqNHX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SQ1株高降幅较小,生物量有所增加,相对离子渗透率几乎不变,且CqNHX1a和CqNHX1b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说明SQ1在高盐环境下能正常生长;SQ34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生物量保持不变,而CqNHX1a和CqNHX1b表达量均显著升高;QQ61的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下降,相对离子渗透率极显著升高,CqNHX1a和CqNHX1b呈下调表达,说明该品种耐盐性较弱.藜麦品种间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耐盐性强弱为:SQ1> SQ34> QQ61,SQ1作为高耐盐品种,可在盐碱地进一步推广种植.

关键词: 藜麦 盐胁迫 幼苗生长 CqNHX1基因表达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地膜对土壤温湿度、杂草抑制及芋头生长发育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沙芋为试验材料,设置PPC生物降解膜(A1)、PCO2生物降解膜(A2)、普通黑膜(A3)、普通白膜(A4)和露地(CK) 5个处理,研究2种生物降解膜降解过程及其对土壤温度、湿度、杂草抑制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1、A2平均降解周期分别为155、184 d.A1和A2较CK均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土壤日均温度较CK分别提高1.85和3.52℃,但增温效应低于普通薄膜A3和A4.各处理对土壤湿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A3、A4、A2、A1、CK.A2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最好(A3除外),其杂草抑制率在7月31日、8月29日分别为85.29%和64.29%.A1、A2对芋头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的促进作用低于A3、A4,但较CK显著提高芋头株高.与CK相比, 2种可降解生物膜均显著提高单株鲜芋产量15%以上,但增产效果均显著低于普通薄膜A3、A4.综合2种生物降解膜降解速率、土壤增温保墒、产量表现等,建议A2用于该地区芋头地膜覆盖栽培.

关键词: 芋头 生物降解膜 降解特性 土壤温湿度 杂草抑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3型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链球菌3型(Ss3)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对疑似Ss进行培养、染色、生化试验、猪链球菌PCR鉴定、血清分型PCR鉴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型)PCR鉴定,并对小鼠和仔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JSHZ菌株、GD7菌株、H30菌株)均呈革兰氏阳性,Ss PCR鉴定显示为阳性,血清分型PCR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Ss3,序列型(ST)分别属于ST27型(JSHZ菌株)、ST1004型(GD7菌株)和ST 117型(H30菌株);3株分离菌的生化特性与猪链球菌相符;3株分离菌经腹腔注射均可致死Balb/C小鼠,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2.0×107 CFU/ml、3.5×107 CFU/ml和2.5×108 CFU/ml.选择3株分离菌中毒力较强的JSHZ菌株进行仔猪致病性试验,感染仔猪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红肿、跛行,体温多数升高至40.5~41.8℃,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等症状;高剂量(每头仔猪注射JSHZ菌数6.0×109 CFU)处理可致仔猪出现食欲废绝、神经症状,甚至濒死,并在其脑组织中分离到Ss3.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s3的防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链球菌3型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量下花期渍水胁迫对油菜籽粒充实过程的定量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研究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受渍害影响的程度,以宁油22(常规品种,C1)和宁杂1818(杂交品种,C2)为试验材料,以2017-2019年两季油菜不同施肥量(N0和N1)以及花期渍水持续时间(0 d、3 d、6 d和9 d)桶栽与池栽试验为基础,以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花期不同渍水持续时间胁迫对油菜籽粒充实过程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桶栽和池栽条件下,不同施肥、渍水持续时间处理对油菜籽粒充实的影响具有共同趋势,籽粒快速增长期一般在开花后10~25 d,但不同品种、施肥、渍水持续时间处理间存在差异;用渍害影响因子(WIF)和Logistic方程参数a定量了不同品种、施肥与渍水持续时间对油菜籽粒充实过程的影响,两者均能识别不同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大小,渍水持续6 d和9 d的WIF最大,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品种、施肥、渍水持续时间处理下油菜单角果增质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过程.同时,建立了不同施肥条件下花后渍水时油菜籽粒充实速率统一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单角果质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4~0.0190 g,RMSE均为0.026 g,相关系数为0.970~0.976(P<0.001),表明效果较好.

关键词: 油菜 施肥量 渍水持续时间 籽粒充实过程 渍害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