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质炭对羊粪堆肥过程氮素损失的减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高温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有效控制技术,以2种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稻壳生物质炭为堆肥添加剂,与羊粪、食用菌渣混合,进行了43 d的堆肥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羊粪与食用菌渣质量比9:1混合体作为预备物料,在预备物料上分别添加450、650℃热解的生物质炭(占预备物料质量百分比15%)为B1、B2处理,在预备物料上添加未热解的稻壳(与生物质炭等体积)为CK处理.监测了堆肥体的温度、NH3挥发、N2O排放、pH值等参数变化动态,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生物质炭在堆肥中的保氮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1、B2处理促进了堆肥初期的温度快速上升,堆肥体初次升温至55℃所需时间分别较CK缩短了2、6 d,B2处理的促升温、增温效应优于B1处理;堆肥43 d后,CK、B1与B2处理的NH3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78.12、117.22、94.16 mg/kg,N2O排放累积量分别为13.9、26.3、23.6 mg/kg,氮素损失率分别为47.8%、34.1%,30.5%;与对照组相比B1、B2处理增加了堆肥体N2O排放,降低了堆肥体NH3挥发,整个堆肥过程中N2O排放累积量远小于NH3挥发累积量,添加生物质炭对堆肥过程氮素损失表现为正向的减控作用,B1、B2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较CK处理降低了28.66%、36.19%,B1、B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堆温快速上升、氮素损失控制等指标,B2处理对羊粪堆肥过程保氮效果优于B1处理;堆肥工程中应用生物质炭减控氮素损失及提高堆肥质量,优选热解温度650℃制备的生物质炭.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热解 温度 堆肥 氮素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精油纳米包埋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肉品保鲜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水分活度高,在运输贮藏及销售过程中极易被氧化和腐败变质.因此,肉品保鲜成为食品工业的一大挑战.植物精油作为天然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功效,在肉品保鲜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因其水溶性和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在肉品保鲜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精油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及作为肉品保鲜剂所面临的问题、纳米包埋植物精油的方法及对食源性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纳米包埋植物精油的开发和应用进行展望,为探究新型肉品保鲜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纳米包埋技术 肉品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表观遗传机制对转C4型PEPC基因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干旱胁迫下表观遗传机制对高表达玉米(Zea mays)C4型PEPC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转C4型PEPC水稻(PC)和野生型水稻Kitaake(WT)为试材,采用10%(m/v)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通过单独和联合施用PEG6000、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和可变剪接抑制剂大环内酯类(PB)进行种子发芽实验,测定种子活力、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活性以及PEPC、糖信号相关基因和部分剪接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0.25μmol·L–1 PB处理对2种供试水稻在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使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PB也抑制糖信号-蔗糖非发酵1(SNF1)相关蛋白激酶(SnRKs)家族和剪接因子丝氨酸/精氨酸富集蛋白家族(SR proteins)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α-淀粉酶的活性,但对PC的抑制作用小于WT。5μmol·L–1 5azaC处理对干旱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效果与可变剪接抑制剂相反。5μmol·L–15azaC联合PEG6000干旱处理部分减缓了干旱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使供试材料发芽率升高,表明DNA甲基化和可变剪接机制参与了水稻芽期干旱耐性,其中对PC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可变剪接 DNA甲基化 干旱逆境 萌发 PEPC基因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膜包装对娃娃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适用于娃娃菜采后贮藏保鲜的包装材料.方法采用4种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薄膜(10,20,30,40μm)包装娃娃菜,以市场销售的原包装薄膜为对照,测定在常温(23±2)℃下贮藏28 d的品质变化,之后以筛选出的薄膜材料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其对娃娃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其他薄膜包装相比,厚度为30μm的聚乙烯薄膜包装材料对娃娃菜的保鲜效果最好,其可溶性糖、蛋白含量分别为13.49 mg/g,3.79 mg/g,MDA的质量摩尔浓度为1.51μmol/g.与对照组相比,厚度为30μm的薄膜包装能够有效抑制娃娃菜表面菌落总数的生长,延迟腐烂现象的发生,维持其组织较高的抗坏血酸、总酚、可溶性糖、总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主成分法综合评价的结果也显示,厚度为30μm的薄膜包装对减缓娃娃菜品质劣变的效果更理想.结论厚度为30μm的聚乙烯薄膜包装能更好地维持采后娃娃菜的贮藏品质,适宜用作采后娃娃菜的包装贮运材料.

关键词: 娃娃菜 薄膜包装 贮藏品质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B 4789.10-2016的银白色葡萄球菌鉴定方法的改进

中国食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鉴定银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rgenteus)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GB 4789.10-2016第一法与PCR鉴定方法(目的基因为nuc1或NRPS)同时对19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和6株银白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鉴定,比较两者结果.结果表明,GB 4789.10-2016和nuc1-PCR方法将银白色葡萄球菌错误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NRPS-PCR方法可以区分两者.研究表明:在GB 4789.10-2016的基础上,结合NRPS-PCR建立一套检验流程,可鉴定并区分金黄色葡萄菌和银白色葡萄菌.

关键词: 银白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GB4789.10-2016 耐热核酸酶基因nuc1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叶片衰老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叶片衰老及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上海青为实验材料,分别在0,5,10,15,20,25,30℃下贮藏,对上海青叶片的感官品质、色差、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叶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20,25,30℃相比,在10℃和15℃下贮藏可减缓上海青叶片L*值、b*值、MDA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以及|a*|值、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和叶酸含量的降低;与10℃和15℃贮藏条件相比,在0℃和5℃下贮藏可显著抑制上海青叶片L*值、b*值、MDA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以及|a*|值、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和叶酸含量的降低,减缓上海青叶片的黄化衰老进程,从而维持上海青良好的外观品质.在贮藏温度为20,25,30℃时,上海青的最大贮藏期不超过4 d;贮藏温度为10℃和15℃时,最大贮藏期分别不超过9 d和7 d;贮藏温度为0℃和5℃时,最大贮藏期分别不超过40 d和15 d.结论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尤其是在0℃下贮藏可最大限度地减缓采后上海青叶片的衰老进程,可维持其较高的活性成分,并抑制其组织中亚硝酸盐的积累,显著延长上海青的贮藏期.

关键词: 上海青 叶片 贮藏温度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魏可葡萄气生根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气生根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老蔓上发育形成的一种特殊根系类型,发育程度较低,具有分化潜力.通过技术手段诱导魏可葡萄当年生结果枝茎节处萌发气生根,以同一结果母枝未处理茎节为对照进行根系转录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诱导气生根发育过程中有3 989个基因表达量上升,2 830个基因表达量下调.采用GO功能分类,可将注释的基因划分为40个功能类别,包括催化活性、结合和代谢过程等.部分根系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在内的所有植物激素都参与了调控过程,结合生长素下游相应基因分析,内切葡聚糖酶基因、PRE基因和高亲和力硝酸盐转运体基因在气生根发育过程中显著上调表达,表明降解茎节处表皮细胞壁、利用硝酸盐在茎节处富集刺激根芽萌发是气生根生长发育调控机理之一.

关键词: 葡萄 气生根 根系 转录组测序 生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了获得麦秸全量还田下优化的水稻氮肥管理措施,以期为秸秆还田利用和减量高效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培试验,施氮量设置常量施氮(A1,270 kg/hm2)和减量施氮(A2,240 kg/hm2),氮运筹设置高比例基氮肥(B1,基肥∶分蘖肥∶穗肥=5∶2∶3)和高比例分蘖氮肥(B2,基肥∶分蘖肥∶穗肥=2∶5∶3),以不施氮(CK,0 kg/hm2)为对照,对不同氮水平及氮运筹处理水稻关键生育期植株高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结果]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后期株高显著低于常量施氮处理,2种施氮量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2∶5∶3)株高均有所升高.孕穗期至成熟期,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量低于常量施氮处理.从抽穗期至成熟期,减量施氮处理水稻叶片生物量及其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低于常量施氮处理,2种施氮量下高比例分蘖氮肥处理叶片所占比例均较高;减量施氮处理茎秆生物量较常量施氮有所下降,2种施氮量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茎秆生物量所占比例均降低;减量施氮处理叶鞘生物量及分配比例较常量施氮下降,其中抽穗期叶鞘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穗部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则为减量施氮处理高于常量施氮处理,减量施氮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穗部生物量降低.[结论]综上可知,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常量施氮时水稻中后期可获得较高的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总体上增加叶片、茎秆和叶鞘的生物量及分配比例.常量施氮下提高分蘖氮肥比例利于水稻营养器官的物质生产和累积,而减量施氮则有利于水稻穗部的物质积累和分配.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 水稻 生育时期 干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灌沼液对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茶园土壤施用沼液效果,为提高江苏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畜禽粪便发酵得到的沼液,按照0(对照)、51、102和153 t/ha梯度用量结合喷灌在江苏常州市露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良种茶场中施用,分析不同沼液施用量下茶园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含量及春茶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茶园土壤pH逐渐降低但仍在茶树生长适宜的pH范围(4.5~6.0)内,有效态的钾、钙、镁、锰、锌和铝等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未有显著变化(P>0.05,下同).在153 t/ha沼液施用量下,春茶发芽密度、百芽重和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下同),分别较对照提升77.78%、8.79%和93.40%;施用沼液后,茶叶全氮含量显著升高,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53 t/ha沼液施用量下显著升高,茶叶茶多酚总量下降10.49%~14.65%,酚氨比显著下降.施用沼液对春茶中大量元素磷、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含量未有显著影响(除锰含量显著下降外).同时,沼液施用后土壤和春茶中的镉、铬、铜、铅等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在茶园中施用沼液,能提升春茶产量和品质,同时保证土壤和茶叶重金属含量安全;但由于单独施用沼液会造成土壤中钾亏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通过沼液和钾肥配施以补充钾元素.

关键词: 茶园 沼液 喷灌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多胺的代谢与生理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小分子含氮碱,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并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目前,植物中的多胺合成代谢途径已基本揭示,多个代谢途径中编码相关酶的基因也已克隆.本文综述了植物多胺代谢途径的异同点及演化过程,重点阐述了多胺的生理功能、多胺与激素的关系以及多胺在抗性中的作用,希望给未来的生物合成和基因组育种提供帮助.

关键词: 植物 多胺 代谢途径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