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地膜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88
摘要:本研究表明,地膜花生和露地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荚果体积增长和荚果产量形成过程,均可用S曲线数学模型(logistic分布)来描述:①地膜花生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增长速率转折点出现在出苗后76—82天期间,而露地花生为出苗后69—70天.在其转折点前后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②地膜花生单株荚果总体积增长速率转折点为结荚期后25天,露地花生为28天.在转折点前后是其荚果体积增长的高峰期.③地膜花生单株荚果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在饱果期后28天达到转折点;露地花生为18天达到转折点.转折点前后是其单株荚果总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


γ射线和热水复合处理青椒试验
《食品科学 》 1988
摘要:青椒以绿嫩果供食,贮藏中除防止萎蔫和腐烂外,还要防止后熟变红。采用塑料封闭帐气调贮藏可以防止青椒的后熟变红,但由于帐内的高湿环境,使其腐烂更加严重。用塑料膜单果包装(半封闭)沟藏,也有一定抑制后熟作用,但果柄腐烂仍然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我们于1987年应用热水和γ射线复合处理青椒,结果表明:热水和辐射0.8KGY复合处理青椒,不仅能抑制其后熟作用,而且有效地控制其表面霉菌的生长。


高寒山区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 1988
摘要:1985年在海拔1500米的下川乡覆膜小麦102亩,平均亩产397.3公斤,比对照增产216.3公斤。1986年覆膜2269亩,平均


辽春6号春小麦温光反应的特殊性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摘要:自从1920年和1935年光周期学说和春化理论问世后至今,小麦一直被视为低温长日型植物。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春化阶段虽然要求不同的低温范限和低温量,但低温效应是其共同点。而在光照阶段,对日长的要求都在长日范围之内。但是,有的小麦品种并非如此。 辽春6号小麦是个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穗


高寒区万亩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1988
摘要:沁水县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脉之间,海拔500~2300米,年平均气温6.5℃,年降雨量516~756.4毫米,无霜期115~195天。为了开发高寒麦区,提高小麦产量,从1984~1987年,我们在贫困山区的沁水县,进行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连续三年获得大幅度增产。1985年覆盖102亩,平均亩产397.3公斤,比对照田亩产


三个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研究初报
《华北农学报 》 1988
摘要:本文报道了从三个不同途径发现的3个大豆雄性不育系,并做了初步的利用研究.其实际应用主要受其雌性可育性程度和天然传粉媒介物两个因素的影响.半显性不育系的发现为大豆雄性不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山西省不同土壤样本类型农化性状特点与施肥效应初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88
摘要: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50个土壤样本进行分级划类,并对不同土壤样本类型进行了肥力评价,阐述了不同土壤样本类型的农化性状特点和地理分布与氮磷肥效及经济施肥量的关系。


对科研仪器设备折旧提存问题的探讨
《科研管理 》 1988
摘要:本文从改革角度出发,阐明了当前科研单位仪器设备实行折旧提存的必要性和过去长期没有提存折旧的原因,并提出一套关于科研单位仪器设备折旧提存具体实施办法的建议。


向日葵出苗阶段耐盐性的测定
《中国油料 》 1988
摘要:向日葵耐盐性较强,在一般盐渍化土壤中能比较正常地生长,并具有生物排盐、改良盐碱地的作用。利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大有可为。其耐盐力的强弱在各生育阶段间有差异,发芽出苗阶段的耐盐力较弱,生产上存在着难以全苗的问题。一旦抓住苗并保全苗,后期就能发挥较强的耐盐力而获得较好的收成。因而,研究如何提高出苗率,对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介绍向日葵出苗阶段的耐盐力,为研究提高出苗率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