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66条记录
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和评价不同生育期和贮藏时间的饲用谷子品质

草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生育期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谷子调制干草的最佳生育期及贮藏时间,以‘大白谷’饲用谷子为材料,比较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期,60、120、180 d共3个贮藏时间的干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生育期对干物质(DM)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对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有极显著影响(P <0.01);贮藏时间对DM、CP、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WSC、EE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生育期和贮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DM和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2)随着贮藏时间延长,CP、酸性洗涤纤维(ADF)、WSC和EE含量降低,NDF含量增加;然而,随着生育期推进,CP、ADF和WSC含量降低,NDF含量增加,EE含量先降低后增加。3)使用隶属函数法对饲用谷子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灌浆期和乳熟期贮藏60 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蜡熟期贮藏120 d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在内蒙古地区,饲用谷子应在蜡熟期收获调制干草品质最佳,但干草捆的贮藏时间应控制在4个月以内,以保证其营养品质。

关键词: 谷子 生育期 贮藏时间 干草品质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GFP荧光标记比较大丽轮枝菌对抗/感马铃薯品种的侵染过程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马铃薯黄萎病菌的系统侵染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用于观察大丽轮枝菌侵染马铃薯过程的培养皿滤纸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带有GFP标记的大丽轮枝菌对不同抗性水平马铃薯根系侵染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根系在浓度为10~7个·mL-1的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液中浸泡处理2 h后,分生孢子可附着在抗/感马铃薯根系的根毛上,单个视野中感病品种根系上分生孢子附着平均数量为65个,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根系上附着的分生孢子数量(23个);接种12 hpi,根系上附着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但抗/感品种根系表面孢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接种3 dpi后,菌丝体能够突破根系表皮,进入细胞间隙,但感病品种根系中菌丝的扩展速度更快,并在7 d后到达根系的维管束内部;而抗病品种则在接种9 dpi,在维管束内才能够观察到绿色荧光信号;接种10 dpi,感病品种根系中可见新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而抗病品种中未见有分生孢子的形成。接种30 dpi,感病品种地上部茎杆中定殖的病原菌量是抗病品种的5倍以上;同时,感病品种叶柄中的病原菌数量也显著高于抗病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大丽轮枝菌 侵染过程 抗性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的阿鲁科尔沁旗人工饲草面积及生产经济变化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目的]人工饲草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及时准确地获取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分析人工饲草生产的长期变化趋势,为饲草产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云平台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依据玉米、苜蓿、燕麦3种饲草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物候差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2000—2020年3种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了逐年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人工饲草的种植面积、产量、价格在2015—202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20年3种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区域位于研究区西部、南部的退化草地和沙地,以及河谷等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在3种人工饲草中,苜蓿种植发展最为迅速,在2010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快速增长;燕麦的种植起步较晚并且种植面积最小;青贮玉米的产量虽然在稳步增加,但是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全旗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并没有增加。[结论]阿鲁科尔沁旗人工饲草的种植在2010年开始快速发展,在2015年形成规模化种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人工饲草的种植能够改良退化草地和沙地,但是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苜蓿和燕麦的产量增长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青贮玉米产量的增长是因为单产的增长。人工饲草的种植虽然快速增加,但是饲草缺口仍然不能得到满足。

关键词: 人工饲草 作物识别 生产变化 Google Earth engine TM影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褪黑素诱导下Hippo信号通路调控山羊绒生长mRNA和lnc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绒山羊皮肤中受Hippo信号通路调控的绒生长候选基因集,本研究选取6只罕山白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褪黑素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以自然年为试验周期,每月采集皮肤样本进行RNA测序,使用Bowtie、TopHat、Cufflinks、Cuffmerge、Cuffdiff、Cuffcompare、CPAT和CPC软件分析DE-mRNA和DE-lncRNA,联合PCA分析它们对次级毛囊生长周期的应答,利用WGCNA挖掘调控山羊绒生长的基因模块,GSEA分析候选基因集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组间DE-mRNA 2 024个和DE-lncRNA 329个,它们应答了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的生长周期。2)获得有生物学意义的对照组7个和试验组9个基因模块。3)深入分析富集到平衡哺乳动物皮肤生长分化、毛囊形态发生的Hippo信号通路基因模块,揭示了外源褪黑素诱导下调控山羊绒生长候选基因集191个mRNA和49个lncRNA的共表达调控网络关系。4)发现候选基因集与皮肤发育生物学过程(|NES|>1且FDR<25%)、Hippo信号通路(|NES|>1且FDR<25%)、Wnt信号通路(|NES|>1且FDR<25%)和细胞周期(|NES|>1且FDR<25%)显著关联。综上,确定了调控山羊绒生长的关键通路Hippo信号通路,在组学水平从基因集角度解析了调控山羊绒生长的mRNA和lncRNA的共表达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外源褪黑素促山羊绒生长的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绒山羊皮肤 褪黑素 RNA测序 Hippo信号通路 候选基因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种质资源抗倒伏及生物学性状的差异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燕麦抗倒伏种质资源,对111份国内外燕麦种质材料的12个性状及倒伏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对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9,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主穗粒重(49.22%)、主穗粒数(41.76%)、纤维素含量(36.67%)、抗折力(35.28%)、抗刺穿力(26.06%)、主穗小穗数(25.98%)、茎基部第二节间壁厚(25.79%)、百粒重(24.92%)、茎基部第二节间长(22.86%)、主穗长(19.65%)、茎基部第二节间茎粗(16.06%)、株高(13.69%);倒伏指数与株高、茎基部第二节间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抗折力、抗刺穿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株高对燕麦倒伏指数影响最大。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1.724%,其中前三个主成分分别为主穗因子、茎秆机械强度因子和株高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第I类种质群抗倒伏能力较强,可作为抗倒伏燕麦育种的亲本。

关键词: 燕麦 抗倒伏 生物学性状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WAS分析的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候选基因挖掘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为高产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方法]以 251 份马铃薯核心种质为材料,于 2018-2019 年在马铃薯主产区 4个试验点共 8 个环境下对其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进行表型鉴定;提取 251 份马铃薯种质的 DNA,并采用高通量 Illu-minaHiSeqTM 对DNA进行测序及处理,获得高质量 SNP 标记,在此基础上,结合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对显著关联的 SNP位点所在区域的候选基因通过 NR、Swiss-port、KEGG、GO 等 4 个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结果]2018-2019 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环境和基因型互作下,251 份马铃薯种质间主茎数与单株结薯数有广泛的表型变异.共获得 1 209 969 个高质量 SNP位点,其中与主茎数显著关联的 SNP位点有 7 个,共挖掘到 19 个候选基因,其中在 3 个以上环境重叠的候选基因有 9 个,其可能编码半乳糖醛酸转移酶、转录因子 MYB、赤霉素 3-β-双加氧酶及细胞色素P450;与单株结薯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有 13 个,共挖掘到 33 个候选基因,去掉 2 年间重叠的4 个候选基因,实际共关联到 29 个候选基因,其中在 3 个以上环境下重叠的候选基因有 11 个,其可能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生长素响应因子 IAA13、转录因子 WRKY、b HLH113 及 MADS-box.[结论]在 2 年 8 个环境下共鉴定出 20 个与马铃薯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显著相关的 SNP位点,挖掘到 48 个候选基因.

关键词: 马铃薯育种 主茎数 单株结薯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挖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中性粒细胞PGE2的分泌及其合成酶COX-2和mPGES-1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中性粒细胞过程中炎症介质PGE2 分泌的变化及机制,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中性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进行感染,采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COX-2、mPGES-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PGE2 的分泌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CON)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组感染奶牛中性粒细胞中COX-2、mPGES-1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细胞上清中PGE2 的分泌量在感染后第 3 小时无明显变化(P>0.05),但在第 6 小时和第 9小时分泌量明显上升(P<0.05,P<0.01),在第 12 小时和第 24 小时分泌量极显著升高(P<0.001).为进一步证明COX-2和mPGES-1是否对PGE2 的分泌产生影响,本试验加入COX-2抑制剂CAY10404和mPGES-1抑制剂MF63,使用ELISA和RT-PCR 检测细胞上清中PGE2 的分泌和细胞中PGE2 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感染后第12小时和第24小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A113)组相比,加入CAY10404、MF63和同时加入CAY10404、MF63 抑制剂时细胞上清和细胞中PGE2 的分泌及其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果表明:在 24 h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中性粒细胞过程中COX-2 和mPGES-1 合成酶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炎症介质PGE2 的分泌都是随着细菌感染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且PGE2 的合成和表达受COX-2 和mPGES-1 合成酶的影响.本试验证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提高奶牛中性粒细胞COX-2 和mPGES-1 合成酶的表达进而促进炎症介质PGE2 的分泌.

关键词: 奶牛中性粒细胞 金黄色葡萄球菌 前列腺素E2 环氧合酶2 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小米淀粉颗粒结构评价小米粥适口性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小米淀粉颗粒结构与小米粥适口性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选取10个品种的小米煮制小米粥,首先以小米粥的适口性作为区分依据,分析相应小米淀粉的颗粒结构特点;然后依据相关性评价小米淀粉颗粒结构对小米粥适口性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小米粥适口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小米淀粉小粒占比多、极小粒占比少、累积吸附孔体积小,则糊化终止温度更低、糊化更快,小米粥适口性好.小米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凝胶硬度以及糊化温度范围与小米粥的各项适口性得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凝胶黏性、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回复性以及初始糊化温度与小米粥的各项适口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小米淀粉颗粒结构主要通过影响关键理化性质从而间接影响小米粥的适口性,其中,小米淀粉的小粒比例与糊化终止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糊化温度范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粒比例与糊化终止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大粒比例与小米淀粉的水分结合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小米粥适口性预测模型参数由小米淀粉的凝胶黏聚性、直链淀粉含量、极小粒占比、糊化温度范围以及累积吸附表面积组成,预测得分与综合评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998(P<0.01).上述结果可为我国适宜蒸煮加工小米的优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米淀粉 小米粥 颗粒结构 适口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2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概况、未来趋势及建议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2年我国羊肉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所下降,肉羊产业技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获得突破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我国羊肉产量将继续增加,市场需求会更加旺盛。但我国肉羊产业仍存在育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与执行脱节等核心问题。对此,建议继续推进育种和屠宰加工技术创新,优化产业支持政策,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 肉羊 产业 技术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丰产稳产适应性分析及应用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生产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数据支撑.[方法]利用蒙啤麦5号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基因型分组法以及适应性参数法分析其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并结合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研究产量要素间相关关系.[结果]在生产示范中,蒙啤麦5号平均产量4 395.2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19.5%,增产点率达87.5%;在两年区域试验中,高稳系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适应性参数小于1,千粒重为53.8 g,饱满粒93.45%,发芽率为98%,麦芽浸出物80%,库尔巴哈值40.5%,糖化力435 WK,a-氨基酸153 mg/100g;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粒数(0.667)对产量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效穗数(0.543)及千粒重(-0.41),单株粒数及有效穗数对蒙啤麦5号产量形成具有正向效应,而千粒重对产量形成具有负向效应.[结论]蒙啤麦5号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啤酒大麦标准,适宜在内蒙古中东西部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春麦区推广种植,生产应用中应尽量增加基本苗,但要注意栽培密度以防倒伏,在分蘖期及时施肥浇水促进有效分蘖增多.

关键词: 大麦 蒙啤麦5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